第7章 理想與現實(1 / 1)

晚上,劉霂坐在房內的食案前,食案上擺放著九枚銅錢,是的這就是陳伯今日所獲的報酬。 “公子,這家掌櫃的不僅做的皮貨生意,頭牯市的牛羊馬匹也有涉及,生意很多,每日的進出貨物數量巨大,我每日可得九錢。這是今日的酬勞。” 劉霂把錢又推到了陳伯的麵前,“陳伯這個你收好,還有以後的都有你來管賬。” “這個,公子…我……” 劉霂打斷了陳伯的話,“就是你來管,陳伯你不要推辭,咱們三人阿虎還小,你不把事管起來,難道讓我親自管嗎?” “是,公子,老仆明白。”陳伯沒有再推辭。 “另外,陳伯,我和折虎明天想和你一起去討活的地方看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我們兩個做的活計。” “那明日讓阿虎和我一起去吧,公子身體還沒有恢複好,再靜養些日子,不急於這一時。” “我的身體沒什麼事,閒著反而好的慢。” “公子,其實有我和阿虎就可以了,您不必親自去做。” “陳伯,難道忘記昨日我們所說的話了。” 翌日,劉霂帶著折虎來到了陳伯討活的地方。這是一個很大的院落,長排的房子之間有大片的場地,大量的貨物一排排整齊的擺放在空場地中,反而使人感覺有些擁擠。 見過掌櫃,不巧的是人家這裡現在隻聘裝卸貨物的人,並且一眼就看中了折虎,對我則沒說什麼; “年輕人,你在我這做吧,一日七錢怎樣,對了,每天還管兩頓飽飯;”掌櫃熱心的問著折虎。 “掌櫃的我也想試一下,您看行嗎?”劉霂上前問道。 陳伯剛想說話,那掌櫃的先扭過頭來,似乎剛發現還有一個人,打量劉霂一下說道:“這位小公子,我們這是貨棧,不是書館,你還是看看彆的吧。” 接著又扭過頭去看著折虎繼續說道:“年輕人,你可以出去打聽一下,沒人會比我出的酬勞再高了,不著急,你再好好想想。” 劉霂心裡這個鬱悶啊。 “不就是看著他比我壯一些、高一些嘛,還有什麼呀,不識貨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劉霂心想。 走出貨棧,劉霂和折虎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漫無目地的到處看。 一直到了傍晚,劉霂也問了七八家聘人的貨棧、商鋪,居然沒有一家願意用他的,倒是有兩家看中了他身旁的折虎。劉霂很是無語! 晚上陳伯也回來了,今天的遭遇讓自認為,自己還不錯的劉霂心中備受打擊,心情很是失落,也許注意到了公子的表情,也許折虎已經把今天的遭遇告訴了陳伯,三人吃飯時誰也沒有說話,隻有陳伯一直給劉霂的碗裡加菜。 半天無話,正準備睡下時,碰……碰……,有人敲門。折虎看了劉霂一眼,劉霂輕點了一下頭; 打開房門,是客棧老板站在門外,手中還拿著什麼東西,“敢問小哥,你家公子可曾睡下?” “不曾,掌櫃請進。”還未等折虎開口,劉霂在裡麵率先說道。劉霂這幾天住在這裡發現這家人很是善良,對自己能照顧的地方就會儘力照顧。 尤其是他女兒,有時劉霂早回來時,她還會偷偷塞給他一些紅棗等吃食,讓劉霂很是感動。 劉霂覺得這家人很不錯,夜晚敲門肯定是有等不到明天的事。 這店家走進房內對著劉霂說道:“夜深打擾公子休息了。” “無妨,老人家有何事,但說就是。”劉霂說道 “剛剛收到前線軍中兒子寄來的家信,老朽家中無人識字,看公子寬袍大袖文人打扮,定是識文斷字的;本欲明日再打擾公子,可家中婦人心中甚是想念兒子,這才夜深登門打擾公子給幫忙一閱。老朽感激。” 說著將一封信和一包東西放在食案上,“這是家中樹上所結的棗子,一點心意。” “我等居往在此,多蒙照顧,還未來得及感謝;此舉手之勞,老人家何必如此客氣。”劉霂起身行禮說道。 “應當的”。店家頷首回禮 劉霂打開信件看到,大致意思就是他家兩個兒子在軍中都好,已經跟隨大軍回到了關中,現正在潼關駐紮。 此次托解甲同鄉捎來家書一封,以報平安,並問家中父母身體是否安康,妻子是否安好,小妹可曾許配人家; 另,此次托同鄉帶軍中所發軍餉五百錢,三百錢用以補貼家用,剩餘留做小妹日後嫁妝。 劉霂將信中意思一一念給老者聽,當念到二子都好時,劉霂發現老人的身體明顯放鬆了下來;深夜來此請人念信,除了他家婦人的意思外,他也恐怕是等不得天明了。 “兒行千裡,最放不下心的恐怕就是父母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劉霂心中想道。 送走了老人,劉霂把食案上的東西打開,分與二人吃,劉霂覺得自己也不像白天時那麼不堪;這不就起到作用了嘛。 看著食案上紅紅的棗子,劉霂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可以替彆人代寫家書啊,現在寫字識字還都是世家大族或是有錢人家,老百姓都為了一日兩餐奔波勞碌呢,大部分都不會寫字,甚至都不識字;” “街亭這地方本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大部分都是異鄉人,我要是在繁華地段擺個攤,那寫信的人肯定少不了啊” 想到這裡,劉霂心中舒服了很多,“說乾明天就乾,打工沒人要我,就自己創業當老板。” 想著,劉霂自己也拿了一個棗子放進了嘴裡,“真甜。” “公子,這棗子你恐怕早就吃過了吧,昨日我見店家女兒偷偷給你手裡塞了好多哦。”折虎那憨憨的臉上略帶著壞笑的說道。 劉霂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陳伯一眼,隻見陳伯也在看著他,隻是那表情卻特彆耐人尋味。 弄的劉霂臉都快紅了,“怎麼就忘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200瓦的大燈泡跟著呢,忘了背著他點了;” 轉天,劉霂就開始實施自己的想法,他先是讓折虎向店家去借一個書案和蒲團,自己則去陳伯那拿些錢買了筆墨。 這時的紙雖然已經發明出來,但價格昂貴還沒普及,尤其是在市井之中,往來傳信還是以竹簡為主。 “公子,店家沒有書案,給了一個食案,我看和書案大小差不多,將就用吧。”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