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況奉直率軍向赤狼山以東反撲的彙報,劉元和吃了一驚,未免被截斷後路,想讓過江攻打高洞縣的劉藩軍撤過黑水江,守衛延新縣。
吳壹急忙阻止他。
我軍在赤狼山以東沒有突破況奉直防線,雙方交戰時間不短,對彼此的章法及兵力皆有所了解,在我方兵力占優的情況下,況奉直就能輕易突破我軍防線?
之前孟先孚等人能從石塘縣突圍,那是因為包圍圈兵力分散,對突圍方向判斷失誤,兵力運用不當造成。現在的赤狼山以東就是麵對麵作戰,大家都有縱深,哪有那麼容易被突破?
再說,就算被突破,甚至延新縣丟失,過江兵馬也不會被困死。
彆看扶風郡城附近號稱扶風兵鎮,不過一個空架子,主力早已調入青山兵鎮,也就是現在的閩喉兵鎮過江作戰,在我軍麵前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就算過江大橋易手,攻打高洞縣的兵馬往北轉移,會合威脅水玉縣的我軍就是,兩軍合力,處於劣勢的彭著升、方略根本無可奈何,行動自如,可以安然撤往上野郡東,你慌什麼!
攻打高洞縣的我軍暫時不動,還可以牽製現在的扶風兵鎮,要是貿然撤退,豈不是放了方略過江,與況奉直兩麵夾擊,在咱們的地盤上攪風攪雨,雖不懼,看著膈應。
劉元和漲紅了臉,不過他有一點好,找不到足夠理由反駁時,麵不麵子的不在乎,立馬認同吳壹的安排。
這也是吳壹有底氣和氣勢的原因,他覺得劉元和在某些方麵,和可能是他們劉家先祖的劉邦有點像,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就交給有這方麵能力的人去辦。能指揮的時候就指揮,不能指揮的時候,咱不瞎指揮。
當然,有時候喝多了,類似劉邦的小人嘴臉也會表現出來,糜仲歸順雄鷹嶺,應該就有這種嘴臉的幾分功勞。不過嘛,對吳壹或者吳家來說,糜仲帶著劉家姐弟離開是好事,樂見其成。
連番調動人員及兵馬應變,清全郡城穩如泰山,楊藩軍的襲擊雖突然,經過不斷作戰,卻沒有實現戰前規劃的任何一個戰略目標,止步在清全郡城的防禦麵前。
楊梓規、孟都子再一次感受到了大藩將領帶來的強大壓迫之感,都是身經百戰的赫赫之將,沒有幾個是關三刀這種脾氣比能力大的飯桶之流。
當然,也不是一無所獲,郡城以西的廣大地區落入楊藩手中,從浦州郡撤出來的郡縣官吏又有了用武之地,立馬進入接手、治理的狀態,安排賦稅,忙的不亦說乎。
經過這段時間交手,雖然楊藩軍攻勢猛烈,但在吳壹心中,扶風郡新藩才是真正的威脅,他將抗衡楊藩的重任交給畢亭,親自在東麵盯著閩喉郡城方向與藺千陣,準備迎接狂風暴雨般的反擊,與楊藩配合,東西並進。
等了幾天,不僅沒有反擊,郡城與藺部平靜似水,藺千陣甚至率部往東南方向緩緩後撤,隻有況奉直一部在赤狼山一線打的火熱,他有點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