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建功是一回事,任職又是另一碼事,雖然將離係目前因實力不足稍顯落後,申長胥係卻沒有落下,你得服氣。
“羅副總兵他們會合過來,完全改變了我們當初對幫派之眾的看法。”況奉直與孟先孚並排而立,他當然清楚上野郡對孟的複雜意義,也知道馬、胡之間說不清的恩恩怨怨,“當年,胡、馬兩家共分邱慶隆的地盤後,胡將軍以丹揚郡為基石,往南擴張,打下整個上寧府南部大片疆域,兵涉永嘉郡,成為大藩。上野郡是孟將軍獨自領兵攻下的堅城,名動數府,成為胡將軍座下風頭最盛的大將,奠定了將軍上寧府名將的地位。”
“風雲變幻,各府藩鎮不斷生滅,上野郡數易其主,似乎每一個攻下上野郡的將領,都會受到關注,獲得榮譽。”一晃十年過去,胡強早已是塚中枯骨,孟先孚心裡暗自歎息。
“我20歲出頭跟著胡將軍,南征北戰,輾轉在各府郡之間,兩家分邱後,胡將軍成為鎮主,才算穩定下來。攻破上野郡,既是我曾經軍事生涯的巔峰,也是胡鎮走向滅亡的開始。
“那個時候,不僅我意氣風發,胡將軍更是有氣吞山河之勢,將目標轉向了東部的揚江府,目的是打通出海處,完成三軍的建設,以雄視天下,小小的陳杉成為第一個目標。
“誰也沒有想到,我領兵出征後,馬驍駿聯合揚江府的巫弘鈞、柴啟恩,或許還有其他府郡的藩鎮參與其中,策動了覆滅整個胡鎮的叛亂,剛安定下來的上寧府南大亂。
“當時,巫、柴、陳三方死死咬住我的主力,無法回援,當我軍損失慘重撤出來的時候,敗局已定,胡將軍兵敗身亡,強大的胡鎮被瓜分,一下子拆出了數個小藩。
“我欲東山再起,為胡將軍報仇,宋八斤拋出橄欖枝時,後勤斷絕的我隻能率領殘師屈從。宋八斤心裡忌憚,對我防多於用,他之所以拋出橄欖枝,是怕窮途末路之下的我率殘師與他拚命,使他失去扶風郡。
“他又哪裡知道,那個時候的孟先孚所部沒有糧餉,兵士平均不足五發子彈,炮彈少的可憐,更沒有裝甲、空中力量,根本沒有攻打他的能力,否則,我會考慮自立,豈會歸順一個匪盜出身之徒。
“上寧府內亂,吳壹趁機出兵,連敗孟藩、馬藩,虎口奪食,火中取栗,攻破上野郡,為劉元和拿下了三府間的重鎮,拔掉了這個可以西進攻打劉藩的跳板和釘子,配合黑水江水域,鞏固了東部防線,成就了他劉藩第一將的威名。
“奔襲謀取上野郡失敗,馬驍駿急速退兵,轉而平掃上寧府南的自立小藩,被我率軍守住北線後,沒有再繼續南下,隻留下一個扶風郡為緩衝之地,成為地盤超越胡將軍的大藩。
“當初,那點戰力也能遏阻馬驍駿南下,雖有外部一些壓力為用,也足見馬藩外強中乾,不足為懼。這些年,馬藩有了很大發展,我軍也不是當年的宋八斤,防禦住馬藩的進攻,我有絕對信心。
“十年之後,回首往事,我已經明白了邱、胡為何崛起的那般迅速,卻又敗的如此突然。基礎不穩,人心不定,心思各異,難以久持,前車之鑒,雄鷹嶺與他們完全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熟悉的寇仇再次對陣,況奉直看向戰意高昂的孟先孚,這也是將他調過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之間有很難化解的仇恨,必然竭儘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