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柏瑞無法理解,我這樣前進不是送死嗎?但剛大敗的他不敢質問上司,怏怏掛了電話,急忙聯係馬楚,請他讓俞詠忻收回這個愚蠢的命令。
俞詠忻愚不愚蠢我不知道,你是真有點蠢。
馬楚直接問他,雄鷹嶺與你們對峙,騷擾、阻擊你們前進的有多少兵馬?據你判斷,昨夜圍攻你們大概有多少?不說兵力比你們多,不會比你們少太多這個判斷問題不大吧?不然你們怎會被圍大敗?
既然投入大部分兵力在南線與你們決戰,相應的,北線肯定放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兵力同時對兩線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隻會安排少量兵力負責警戒馬沛元部。
你們大敗出現在昨夜,如果你是雄鷹嶺前線主將,想想看,一夜過去,這個時候該乾什麼,采取什麼行動?
馬柏瑞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來。
如果是他,大軍肯定不會持續追擊潰逃的南線兵馬,隻留部分扼守主道,其餘則連續作戰,分東西兩條線全力北進,再集中兵力進攻北線馬沛元,爭取一戰全部擊潰,瓦解兩條行軍線的戰略威脅,尤其雄鷹嶺可能已經製定了完善戰役計劃的情況下。
他已經忘了的馬沛元危險了!
俞詠忻、馬楚要告訴他的都是這個意思。
馬楚讓他遵照俞詠忻的命令,以最快速度聯係、集結潰散兵馬,他們會全力空投裝備彈藥支援,全速向東南進軍,不用過問馬沛元,趁敵軍與馬沛元部激戰勝負未定、南部兵力空虛之時,以最快速度往南推進,他們會抽調並空降部分兵馬跟進,爭取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直接打開山脈出口。
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就要與董澤祥部搶時間,而且需要馬沛元堅持的越久越好,所以,給馬柏瑞下達命令後,俞詠忻又想法子聯係馬沛元,希望北線能全力配合這次行動,就是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
遭到圍攻又聯係不上馬柏瑞,察覺不對的馬沛元正準備率軍往西突圍,正在這個關鍵時刻,經過輾轉,俞詠忻終於聯係上了他,下達了讓他堅守拖住敵軍主力的死命令。
誰也沒有想到,本來還有希望保住大部分兵力的馬沛元部,正是俞詠忻的這個命令,差點將他們送入絕路。
馬柏瑞剛開始還是很積極,希望南進順利,將功折罪,挽回麵子,同時實現出山脈的戰略意圖。轉身前進中,逐漸會聚兵馬走了半日,見那些營地的武器彈藥都被敵人搜刮乾淨,他思索再三,停了下來。
一則,收攏來的殘兵敗將完全被打怕了,戰鬥意誌低迷,他不覺得以這樣的兵士及意誌力,可以向雄鷹嶺發動進攻,能不能防禦都得兩說。
二則,他之前在南線,不僅準備充足,還有北線南下的夾擊之軍鼓舞士氣,所以與敵軍鏖戰到此日下午,可當援軍未至、陷入前後夾擊之時,很快全線崩潰,幾個小時就完蛋。如果馬沛元遭受同樣的攻擊,能堅持幾個小時?萬一馬沛元和他們敗的一樣快,甚至更快,他帶著兵馬前進,不是一頭撞入全勝後士氣高昂的雄鷹嶺兵馬手裡,這和送死有什麼區彆?
得知這個混蛋竟然在半途停了下來,俞詠忻氣得暴跳如雷,再次聯係他,如果不能急行軍前進,配合戰役行動,完成戰略目標,戰後就撤了吖的職。這絕對是氣暈的表現,敢直接說撤馬家人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