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3446 字 11個月前

,最快更新韓四當官最新章節!

“韓老爺,您這話說我心坎裡去了。實不相瞞,我父子三人千裡迢迢來京可不是為做現而今這點買賣,就是為了讓我家‘溫永盛’老窖名揚京城。要是京城的王公大臣個個說我家的酒好,您說我今後還用擔心酒賣不掉嗎?”

“所以說得想想辦法。”

“韓老爺有何良策?”溫有餘急切地問。

韓秀峰笑道:“溫掌櫃,依我之見這種事四處求人不如隻求一人,要是有位翰林老爺喜歡你家的酒,喝完之後詩興大發,寫一首諸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樣的詩句,你家的酒想不名揚天下也不成!”

溫有餘苦著臉道:“韓老爺,不怕您笑話,這我早想到了,可翰林老爺身份多尊貴,我想巴結也巴結不上,就算巴結上人家也不一定願意幫我家的酒吟詩作賦。”

“以前巴結不上不等於現在巴結不上,”韓秀峰不想再跟他繞圈子,直言不諱地說:“溫掌櫃,實不相瞞,我們重慶府在京官員不多,會館也就很難維持,要是你溫家願意慷慨解囊出資修繕,包括翰林院吉老爺在內的重慶在京官員乃至我們整個重慶士林都會領你溫家這份情,屆時彆說幫你作一首詩,作十首八首也不是不可能。”

在去年重慶會館的團拜宴上,溫有餘見過吉老爺,曉得吉老爺滿腹經綸,曉得對吉老爺而言作一首詩真不在話下。見韓秀峰如此認真,溫有餘有些心動:“韓老爺,修繕會館要花多少銀錢?”

“會館年久失修,怎麼著也得兩千兩。不過溫掌櫃儘管放心,我接下來還要一一拜訪在京城做木材、藥材、桐油、綢緞蜀繡、白蠟和茶葉買賣的幾位四川同鄉,相信他們都願意慷慨解囊,一家出兩三百也就夠了。”

韓秀峰笑了笑,接著道:“再就是我跟吉老爺、錢老爺、王老爺他們說好了,幾位要是願意慷慨解囊,會館修繕好之後既是我重慶府的試館,也將是我們四川在京商人的商館。你們今後議事、宴客、婚喪嫁娶全可以去會館操辦,老家來人也不用再住客棧,隻要沒趕上舉子應試全可以去住。”

從外地來京城的主要是“仕”和“商”,各地來京應試的舉子和進京辦事的官員有同鄉京官關照,商人們卻隻能相互關照,抱團取暖。

正陽門和宣武門外就有七所商館,分彆是“書行”的文昌館、“玉器行”的長春館、“顏料行”的顏料會館、“藥行”的藥行會館、“銀號”的正乙祠、“廣行”的仙城會館和惜字會館。全是由同鄉或同行集資修建,在京的諸多問題,如食宿、聯絡、集會、酬酢、慶典、救濟、殯葬……都可以在那裡尋求幫助。

四川的在京官員不多,商人更少。

彆說行館,迄今連個商館也沒有。

溫有餘很羨慕江浙、湖廣、安徽和山西等地的在京商人,很羨慕人家有會館。尤其跟人家談買賣的時候,他隻能在這個破舊的小院兒或去外麵的酒館茶館,而人家卻可以坐在會館裡談,找中人一句話的事,銀錢周轉不過來也是一句話的事,而且有排麵。

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趁熱打鐵地說:“如果溫掌櫃願意,大可牽頭把四川在京商人同鄉會倡立起來,有了同鄉會今後相互之間也就能有個照應。”

“韓老爺,您是說我們四川也倡立個商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