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3461 字 10個月前

“宋三是指張綸、胡令儀和範仲淹三位宋代先賢,差點忘了,將淮南二十場連成一片的串場河便是沿範公堤而鑿。”

想到即將去做的這個巡檢,不但要管轄下兩百五十多個村莊還要查緝私鹽,韓秀峰不動聲色問:“劉老爺,海安鎮離哪幾個鹽場最近?”

“海安與安豐、富安、角斜三個鹽場最近,其中安豐場和富安產鹽最多,你到任之後少不了與安豐、富安、角斜三場的鹽課司大使打交道。”

“鹽場大不大?”

“大。”

“有多大?”韓秀峰追問道。

劉老爺覺得有些好笑,但還是解釋道:“兩淮鹽運司鹽場東北臨海,南抵海門通州,西抵如皋泰州興化。單論淮南鹽場,從鹽場起至通州直隸廳的呂四,綿亙八百六十一裡。其中,與海安接壤的富安場就達九十五畝,安豐場三十九萬畝,海安東南的角斜場最小,隻有九萬畝。”

“一個富安場就九十五畝!”韓秀峰大吃一驚。

“原來沒這麼大,鬥轉星移,大海東移,滄海變桑田,變得越來越大了,海安鎮東的範公堤原本是用來抵擋海水倒灌的,現而今從範公堤到海邊要走一百多裡。”劉老爺喝完杯中酒,接著道:“鹽場不但有蕩田、兵田、學灘,一樣有民田。不光有灶戶灶丁,也有民戶和商戶。”

“這麼說鹽課司大使跟我這個巡檢一樣要管很大的地方,要管很多人。”

“比巡檢司管得地方更大,管得人更多!鹽場內有許多市鎮,其中富安、安豐比海安鎮更大更繁榮。”

“鹽課司衙門人多嗎?”韓秀峰好奇地問。

“鹽課司原本隻要經征折課,稽煎緝私,彈壓商灶。然而鹽場地域廣袤,大小事務亢繁,現而今不但要催辦鹽課之政令,日督總灶巡視各團,還跟地方官一樣要聽訟,要興教化,興水利,賑濟災荒等事,手下的人自然少不了。”

“有多少?”

“我在任時延請幕友三人,一人管文牘,一人管收發校對,一人管賬目及庶務。此外鹽課司署一般會設快、皂、隸三班衙役,設吏、鹽、糧、日行、承發、新淤六房。幕友胥吏衙役加起來雖沒一般的縣衙多,但也少不了多少……”

韓秀峰本以為海安巡檢司已經很不錯了,怎麼也沒想到與鹽課司比起來實在算不上什麼。鹽課司大使雖然隻是八品官,但比一般的州縣正堂還要霸道。

想到朝廷為啥要在海安設巡檢司,為啥把原來設在海安的兩淮巡緝廳裁汰掉,韓秀峰猛然意識到他這個即將扼守運鹽水路要衝的海安巡檢,就是盯那些鹽官和鹽場的那些個衙役胥吏的,防止他們假公肥私,夾帶私鹽。再想到上任之後想打聽鹽場的內情很難,韓秀峰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事無巨細地問了一下午,而劉老爺為了巴結他這個能跟郭大人說上話的九品芝麻官,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這頓酒一直吃到太陽落山才散席。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