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5029 字 10個月前

”郭大人,您在金榜題名之前讀的是聖賢書,金榜題名之後就入翰林院觀政,關心的是軍國大事,又不是學律的師爺,不知道這些再正常不過。何況道光二十三時任江蘇布政使奉旨鑄造的奮威振遠大將軍炮,現而今都沒幾個人記得,何況這一百多年的事!”

“這倒是,搞清來曆就好,至少卻了一樁心思。”郭沛霖笑了笑,隨即回頭道:“長生,記得跟楊先生說一聲,請楊先生擬一份折子連同這幾枚錢四百裡加急奏報京城。”

“遵命。”

看著潘二謹小慎微的樣子,韓秀峰赫然發現他這巡捕官做得還真像模像樣,想想又說道:“郭大人,我們運司衙門不但專管淮南、淮北引鹽造冊,兼管江都、甘泉、高郵、寶應、天長、泰興六州縣入垣解捆,也督察上述六州縣緝私事務。隻要是私鹽案都要管,沒移駐泰州前的那些老吏死的死,逃的逃,追到泰州的那些又不堪大用,我覺得您真得延聘一位既精通刑名又熟悉地方的師爺。”

郭沛霖不想再鬨出笑話,也覺得應該延聘一位刑名老夫子,下意識問:“有合適的嗎?”

“張之杲快不行了,這次恐怕熬不過去,說不定就這幾天的事,他當年來泰州上任時延聘的刑名師爺精通刑律成例,幫張之杲掌泰州刑名這些年幾乎沒出過差錯。至於人品,這我真不大清楚。”

“隻要精通刑名就行,又不用讓他乾彆的。”

“那我等會兒就讓他來拜見您。”

“讓他明天再來吧,我們先說正事。”

“好,先說鹽捕營,千總、把總、額外千總、額外把總這些武官全齊了,還都是您提攜校拔的,士卒全是之前跟您稟報過的那些暫時安置在角斜場的泰壩苦力。農活現在乾差不多了,我就等著您回來選個黃道吉日,差人喊他們來海安入營。”

“擇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吧。”

“明天也好,我等會兒就差人去角斜喊他們,讓他們明天一早去打穀場。”

“鄉勇呢?”郭沛霖追問道。

韓秀峰回頭看看韓宸,接著道:“郭大人,我這這麼想的,一下子招募四五百個鄉勇倒是不難,但招來就得管他們飯,甚至要多多少少給他們發點餉錢。不然跟鹽捕營一道操練,將來甚至要一道上陣殺敵,卻既不管飯也不給餉,用不著時間長,估計三五天就會有青壯鬨事。”

“接著說。”郭沛霖端著茶杯道。

“所以前段時間有青壯來投軍,我是一個也沒收,而是讓保甲局和保正甲長們出麵讓各村辦團練,派大頭和吉大吉二他們去各村領著那些青壯操練。保甲局這邊本就有一團鄉勇,曲塘、白米也各有一團,加上這段時間各村編練的,一共四百多。”

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我想著我們運司要麼不用兵,等輪到我們運司用兵,就意味著揚州不但沒能收複,賊匪甚至又要來犯泰州。鹽捕營兩百多兵和剛才說的四百多鄉勇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打算差人去薑堰、安豐、富安和角斜各編練一團,無論如何也要湊滿一千人。”

想到賊匪成千上萬,將來真要是輪到運司用兵,沒一千兵馬真不頂事,郭沛霖沉吟道:“不是湊滿一千,我看是隻能多不能少。”

韓宸起身拱手道:“那就招募編練,郭大人,安豐、富安和角斜三場交給下官,要是半年內編練不出三百悍勇,您拿下官是問!”

“裕之,不是本官信不過你,而是術業有專攻,編練鄉勇的事還是交給誌行吧。再說你的擔子也不輕,那些在各場各村操練的鄉勇雖說不用管飯給餉,但也不能一點也不賞,不然士氣從哪兒來,糧餉一定要接濟上,接下來有你忙的。”

“郭大人所言極是,論練兵誌行是行家,下官自愧不如。”韓宸再次拱拱手,微笑著坐下身。

郭沛霖微微點頭,又問道:“誌行,去各場辦團練不但好辦而且好說,為何要去薑堰辦?”

韓秀峰連忙解釋道:“薑堰有許多窯場,窯場上有許多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窯工,上次馳援揚州,堅守萬福橋,就曾招募過一百多個。相比從各處招募的青壯,那些窯工跟之前在泰壩上的討生活苦力一樣用命。”

頂點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