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5239 字 8個月前

“東翁這是哪裡話,這本就是學生的份內之事。”

看著崔浩得意的樣子,王千裡心想這道奏疏十有仈Jiǔ是彭大人讓他謄抄的,畢竟打發他來韓老爺這兒混飯吃,不能沒點見麵禮。不過想到那個最遲明天便能見著的石老爺,王千裡對崔浩謄抄的奏疏突然有些好奇,禁不住湊過去跟韓秀峰一道看了起來。

伏察永定河之為患,前因隻修堤防而不深加疏浚,河身日高,致成建瓴之勢,此所以為患者一也。又各汛官希圖開拔工料,故作險工,築堤加埽,由南挑而之北,則北成險工;由北挑而之南,則南又成險工。久之,水勢既成,人力不能堵禦。自盧溝橋下直至下口,儘作之字拐。處處皆成險工,處處皆虞潰決,此所以為患二也……

不看不知道,一看打心眼裡敬佩,再想到崔浩剛才說的那番話,王千裡不禁喃喃地說:“由南挑而之北,則北成險工;由北挑而之南,則南又成險工!四爺,石老爺所言極是,朝廷早該命一人負責各河段兩岸防洪防澇之事,要是再跟之前那樣各自為政,南岸隻管南岸,北岸隻管北岸,這河怎麼治!”

“是啊,幸虧有石老爺,幸虧彭大人讓石老爺連同南岸一道管,不然這河我還真不會直,就算使儘渾身解數也不一定能治好。”

崔浩不曉得韓秀峰跟石讚清認得,更不曉得韓秀峰跟石讚清還有些淵源,見韓秀峰竟尊稱同為同知的石讚清為石老爺,一時間竟愣住了。

……

與此同時,剛巡河回來的永定河北岸同知石讚清,正坐在道署二堂左側的花廳內,跟道台吳廷棟商量治河之事。

“第四十八號尾至五十三號頭,片石大堤坍塌,長七十五丈,頂寬五尺,底寬八尺,高二丈;第六十七號尾至七十二號頭,土堤坍塌,長八十九丈,頂寬達九尺,底寬一十七尺……這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上遊積雪日漸消融,再不趕緊修繕加固,後果不堪設想!”

“次臬兄,你有沒有命人估算過,修繕這幾段坍塌的大堤,需招募多少青壯,耗費多少錢糧?”

石讚清放下小冊子道:“我剛從河上回來,還沒來得及估算。”

吳廷棟下意識看了一眼他的雙腿上的泥巴,連忙拱手道:“讓次臬兄受累了,先用茶,修繕大堤所需讓工算房去算。”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談不上受累。”石讚清朝京城方向拱拱手,隨即話鋒一轉:“彥甫兄,算算日子,新任南岸同知也該到任了,你有沒有新任南岸同知的消息?”

提起這個吳廷棟就是一肚子鬱悶,示意長隨把石讚清帶來的小冊子趕緊送工算房去,然後放下茶杯苦笑道:“消息倒是有,不過這件事卻有些事與願違。”

“事與願違。”

“實不相瞞,我之所以奏請整飭河營,既是為防範長毛也是為治河,畢竟河營荒廢已久,彆說上陣打仗,甚至連築堤疏浚也乾不了。要是能把河營整飭一番,手下有一千五百多兵,你我還用為修繕大堤的人手從哪兒招募犯愁嗎?”

石讚清意識到眼前這位壓根兒沒打算把河營整飭成能上陣打仗的精兵,隻是想以整飭河營防範長毛為由收拾下那些吃空餉的丘八,等把那些丘八趕走了便能把朝廷撥付給河營的糧餉用來招募青壯修繕大堤。

想到朝廷竟他奏請的事當真了,竟派段大章的內侄韓四來練兵,石讚清不動聲色地問:“彥甫兄,這跟新任南岸同知又有何關係?”

“朝廷讓你兼管南北兩岸廳所轄河段的河務,南岸同知到任之後不就沒事乾了嗎,所以朝廷命新任南岸同知來統領河營,甚至寄予厚望,指望他把河營練成之後拱衛京畿。”

“這麼說河營不再築堤疏浚,就算南北岸被淹成一片**也與河營無乾?”

“朝廷不但不讓河營再築堤疏浚,還命我道署在半年內協濟河營米麵兩千擔,銀八千兩!”

“河營不是有糧餉嗎,為何要道署協濟?”

“朝廷撥的那點糧餉夠乾什麼,何況河營荒廢已久,刀槍早就鏽成廢鐵了,不但要添置號帽號褂,要打造刀槍等兵器,朝廷還讓購戰馬一百匹、打造鳥槍一百杆、抬槍五十杆、鑄劈山炮三十尊!”吳廷棟頓了頓,又無奈地說:“不但我道署要協濟,順天府一樣得協濟。次臬兄,我道署的家底兒彆人不曉得你是曉得的,淩汛將至,處處要用錢糧,讓我從哪兒給他騰挪那麼多錢糧?”

……

PS:隆重推薦白金大佬瑞根的新書《數風流人物》,曆史官場養成類,相信喜歡看韓四的兄弟姐妹都會喜歡,看完這章去收藏一下,給個書評章評,點個讚,哈哈哈。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