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6900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韓四當官最新章節!

琴兒雖然早曉得韓四做上了大官,她也由此變成了五品宜人,但從未像今天這般覺得自個兒真是個官太太。早上一進固安城,收到消息的固安縣太爺竟帶著夫人前來恭迎,甚至想邀請她和娃去驛館歇息,打算擺酒接風。

離娃他爹那麼近,她豈能在城裡停留,好在這些事不用她出麵,曉得她不願意在縣城耽誤的費二爺幫著婉拒了縣太爺的好意,沒想到縣太爺又執意相送。

淨道的衙役在前頭打著七棒鑼,喊著“軍民人等齊閃開”,隨行的衙役喊著“君子不重則不威”,她和幺妹兒乘坐的馬車就這麼跟著縣太爺的轎子後頭穿城而過,從縣城東門趕往河廳衙門所在的祖家場。

從來沒受過這麼大禮遇,從來沒如此風光過,再想到馬上就能見著日思夜想的娃他爹,琴兒是既激動又緊張,緊緊地摟著趴在窗邊偷看的兒子,緊張地問:“柱子,曉不曉得還有多遠?”

跟著馬車小跑的柱子一樣激動,扶著車廂道:“餘叔剛打聽過,前頭就是道署,過了道署就是都司署,過了都司署就是祖家場了,也就兩三裡。”

“二爺呢?”

“二爺就在前頭,二爺換轎了,縣太爺說城外的路不平,生怕他老人家這麼大年紀經不住顛簸,出城時特意差人幫他老人家雇了頂轎!”

縣太爺在前頭帶路,幺妹兒同樣從未如此風光過,禁不住笑道:“嫂子,這位縣太爺也太客氣了,就這麼點路還非要送,想想怪不好意思的。”

斜坐在車夫身邊的餘有福忍俊不禁地說:“幺妹兒,這不是客氣,這是縣官不如現管!要是擱巴縣,他才不會這麼客氣,因為你四哥管不著他。但在這兒就不一樣了,你四哥雖是河道的官,可隻要想管一樣能管著他!”

“餘叔,這麼說我四哥的官比縣太爺大?”

不等餘有福開口,柱子就咧嘴笑道:“咋又問這個,在家時不曉得跟你說過多少回,四哥是正五品同知老爺,縣太爺隻是正七品的官職,五品自然比七品大!”

餘有福去過京城,也曾隨韓四去過泰州,見過大世麵,不禁笑道:“柱子,一般的知縣是正七品,但京縣知縣可不是正七品,而是正六品。不過固安不算京縣,前頭那位縣太爺雖是從五品頂帶,但事實上做得還是正七品的官。”

琴兒腦子裡想的不是這些,想到幾年沒見,不曉得娃他爹的樣子變化大不大,禁不住又撫摸著兒子的頭叮囑道:“狗蛋兒,等會兒記得叫人,見著你爹一定要叫。”

從巴縣來直隸的這一路上,大人有一個算一個全折騰壞了,連身強力壯的柱子都因水土不服害了一場病,反倒是狗蛋一點事兒沒有,竟回頭道:“爹爹爹……”

“好啦好啦,又沒讓你這會兒叫,等見著你爹再叫!”看著兒子懂事的樣子,琴兒又情不自禁地摟著親了一口。

“娘,我還要吃糖葫蘆。”

“忘了二爺咋說的,糖不能多吃,吃多了牙不好。”

“我要吃嘛,我要……”

“彆鬨了,聽話。”四哥在信裡叮囑過,對娃不能太溺愛,琴兒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幺妹兒趕緊把柱子在城裡買的糖葫蘆藏了起來。

二人正忙著哄鬨著要吃糖葫蘆的狗蛋,縣太爺的儀仗突然停了下來,緊接著,隻聽見關班頭家的老三關小虎在前頭興高采烈地喊道:“嫂子,四哥來了,四哥來接我們了!”

“正是四哥,嫂子,四哥騎馬來的!”餘有福家的老二餘鐵鎖也激動地大呼小叫道。

琴兒欣喜若狂,急忙掀開簾子探頭望去,隻見一個看著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翻身下馬,把韁繩往縣衙的一個差役手裡一塞,朝剛下轎的縣太爺拱拱手,隱約聽見像是道了一聲謝,隨即拍拍迎上去的柱子肩膀,同柱子一道往馬車這邊跑來。

“琴兒,琴兒,我來了,我接你們了!”

“四哥,四哥……”

琴兒有千言萬語想對娃他爹說,可真正見著了卻激動得淚流滿麵,一句也說不出來。韓秀峰一樣熱淚盈眶,就這麼緊扶著車窗緊盯著日思夜想,想著想著都快想不起長什麼樣的發妻,哽咽地說:“來了就好了,來了就好。”

“狗蛋,這就是你爹,快喊爹啊!”幺妹兒緩過神,急忙把狗蛋抱出馬車。

小家夥在路上被娘和姑姑不知道教了多少次,可猛一見著韓秀峰這個之前從未見過的一個陌生人,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緊摟著姑姑的脖子,忽閃著大眼睛好奇地盯著看。

韓秀峰反應過來,心想這就是我兒子,趕緊伸手去抱,可小家夥依然死死摟著幺妹兒的脖子不鬆,隻能擦了把淚笑道:“狗蛋,我是你爹啊,狗蛋乖,讓爹抱抱。”

“狗蛋聽話!”琴兒也緩了神,急忙摸出糖葫蘆,遞出馬車道:“狗蛋乖,讓你爹抱就給你糖葫蘆吃。”

小家夥雖認生,但終究小,抵禦不住糖葫蘆的誘惑,猶豫了一下鬆開小手去接糖糊塗,韓秀峰趁機把他抱到懷裡,一邊親著一邊激動地說:“狗蛋,我真是你爹,我家狗蛋最乖最聽話了,趕緊叫一聲爹,以後不但天天都有糖葫蘆吃,爹還帶你去騎大馬!”

小家夥急著吃糖葫蘆,被親得很不耐煩,正使勁兒掙紮,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信裡千叮嚀萬囑咐不能事事都依著娃,說啥子慈母多敗兒,可見著了竟如此溺愛。”

韓秀峰緩過神,連忙回頭道:“二爺,對不住,剛才太激動,都忘了跟您老打招呼……”

“一家人不說兩句話。”費二爺微微一笑,旋即提議道:“誌行,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要不你先上車,等到了衙署我們再細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