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5245 字 10個月前

韓秀峰同樣不想繞圈子,急忙起身道:“大人恕罪,秀峰確實是秀峰放出去的,但純屬不得已而為之,曹大人萬萬當不得真!”

曹澍鐘本以為韓秀峰會取出一份皇上的諭旨,沒想到韓秀峰竟會這麼說,一時間竟愣住了。

韓秀峰隻能苦著臉解釋道:“實不相瞞,秀峰剛到慈雲山老家沒幾天,本地的幾位士紳就找上了門,打算幫秀峰辦團練。可巴縣乃至整個川東道最不缺的便是團練,秀峰用得著辦嗎,何況辦團練不能沒糧餉,這糧餉又從何而來?”

曹澍鐘越聽越糊塗,心想你不打算辦團練,那皇上為何命你回鄉幫辦團練,又為何讓你帶十名文武官員回來。

韓秀峰清了清嗓子,接著道:“秀峰在江蘇為過官,親身經曆江蘇自用兵以來籌餉萬分緊急,專賴畝捐,斷不敷用,剛開始隻是辦厘捐,據說現而今又開始辦絲茶捐、房捐、業捐甚至戶捐,地方凋敝,正款寥寥,全賴厘捐挹注。秀峰身為巴縣人,豈能讓明明沒遭兵禍的家鄉父老跟兩江的百姓一樣不堪重負!”

“是啊,要是一味地征糧加耗,讓百姓們沒了活路,真會官逼民反!”

“再就是以本省之人辦本省事,定會成為地方大吏之掣肘,地方上的軍務政務萬難起色。秀峰雖奉旨回鄉幫辦團練,但萬萬不敢乾涉地方政務軍務,且不說老家沒啥事,便是有啥事秀峰也隻能上與大人商酌,下與士紳籌劃。整飭甚至裁撤現有的鄉團、街團、坊團和廂團更是無從談起。”

韓秀峰說得全是肺腑之言,可曹澍鐘卻是越聽越狐疑,忍不住問:“誌行,既然你無意幫辦團練,甚至覺得巴縣乃至整個川東道都不缺團練,皇上為何命你回鄉幫辦團練,又為何命你從直隸飭調十名文武官員隨行?”

“桐梓不是有奸民犯上作亂嗎,皇上可能不大放心,便給了秀峰這個幫辦團練的差事,讓秀峰帶十名文武官員回來。”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大人不提秀峰查點忘了,”韓秀峰從袖子裡取出一份名冊,呈上道:“大人,這便是隨秀峰回鄉幫辦團練的文武官員名冊,直隸候補同知高雲峰祖籍貴州安南,聽說安南曾被賊匪攻占,不放心家裡,先帶兩名額外外委回去了,貴州那邊究竟啥情形,最多個把月就會有消息。”

一共帶回十個,其中三個一到走馬崗就去了貴州。

曹澍鐘覺得事情沒韓秀峰說得這麼簡單,看著名冊問:“彆的人呢?”

“全在外頭等大人召見,其中記名都司陳虎、千總葛二小不但在揚州殺過長毛,後來還曾去靜海陣前效過力。另外幾名把總和額外外委,也都曾在直隸屬剿過賊。皇上命他們隨秀峰回鄉幫辦團練,可老家實在無心再辦啥子團練,秀峰想將他們托付給大人,懇請大人收留。”

韓秀峰擺出一副什麼都不想管,打算留下人就回走馬鄉下接著丁憂的架勢。

曹澍鐘心裡更沒底了,放下名冊好奇地問:“誌行,聽說當年還有一人跟你一起去京城的,那人好像也做上了官,他為何沒回來?”

“大人是說袁大人吧,那小子傻人有傻福,官運比秀峰還要好,現而今不但做上了三等侍衛,皇上還給他賜了個‘冤大頭’的諢名。”

“入宮當值了?”

“嗯,跟著乾清門侍衛恩俊學習行走。”

韓秀峰說得輕描淡寫,曹澍鐘聽得心裡是七上八下,暗想天曉得你帶回來的是些什麼人,要是其中有一兩個跟那個大頭一樣也是宮裡的侍衛,真要是就這麼讓他們留下,豈不是“引狼入室”,豈不是嫌身邊沒朝廷的眼線嗎?

就在曹澍鐘越想越亂,正不曉得該如何對應之時,韓秀峰又輕描淡寫地說:“還有一件事忘了跟大人稟報,秀峰之所以在路上耽擱了近兩個月,一是因為賤內在回來的路上給秀峰生了一子,二是因為秀峰那會兒隻曉得桐梓鬨賊匪,不曉得那些賊匪有沒有竄入我四川,擔心老家安危,所以想方設法請朋友墊了幾萬兩銀子,購置了一百六十杆自來火鳥槍和三千斤火藥鉛子兒。”

“洋槍?”

“正是,正是洋人用的那種自來火鳥槍,打得很遠,很犀利。”

“那些洋槍呢?”

“正在秀峰家中,就等大人點驗。”

曹澍鐘心想你口口聲聲說不打算幫辦團練,巴縣乃至整個川東道都不缺團,可不但帶了十名文武官員回來,還帶了一百多杆洋槍,甚至已經派了三名文武官員去貴州打探賊情,這不是自相矛盾嘛!

曹澍鐘越想越覺得眼前這位看似溫良恭儉讓,其實深不可測,不敢輕易答應什麼,沉思了片刻起身道:“誌行,要不先陪老夫見見那幾位都司、千總、把總,彆的事我們明日再議。”

“也好,大人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