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峰上次回京之後不久,皇上就召僧格林沁回京“麵授機宜”。儘管皇上所授的機宜都有道理,但僧格林沁心裡依然很不是滋味兒。
沒想到這事過去沒幾天,韓秀峰竟又來了天津。
僧格林沁不想“麵授機宜”之事重演,乾脆上了道密折,奏請讓韓秀峰留在天津幫辦軍務。雖然皇上隻恩準了一半,隻同意韓秀峰留在軍中效一個月力,但至少不用擔心又像上次那樣被召回去。
為報上次的“一箭之仇”,他也沒讓韓秀峰閒著,宣完皇上的密諭就命韓秀峰督修海口兩岸炮台。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他有皇上的密諭,韓秀峰就這麼被拉了壯丁,在大沽口兩岸整整做了一個月監工。
見效力的期限已滿,南北兩岸的五座炮台也有了點樣子,便跟駐守南岸炮台的直隸提督史榮椿道彆,帶著隨行的幾個河營把總、外委星夜趕到通州大營,拜見這些天在通州練兵的僧格林沁。
跟著親兵來到帥帳前,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太對勁。
之前的那些八旗、綠營將校一個也沒見著,出入帥帳的不是蒙古官員就是他的那些幕友,並且神色一個比一個凝重。
正尋思裡頭商議的事應該跟軍務無關,一個幕友走出來,躬身道:“韓大人,王爺有請。”
“謝了。”韓秀峰拱手回了一禮,隨即整整官服,撩起簾子走進大帳拜見。
僧格林沁端坐在公案後麵,等韓秀峰行完禮,這才指著邊上的椅子道:“韓老弟無需多禮,坐下說話吧。”
“謝王爺賜座。”
“老弟急著求見本王,究竟有何事?”
“稟王爺,下官已在軍中效力了一個月,算算日子,也該回京複命了。”
僧格林沁反應過來,自言自語地說:“這就一個月了,這日子過得真快。”
“王爺軍務繁多,從早到晚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自然覺得這日子過得快。”韓秀峰拱拱手,接著道:“至於炮台上的事兒,下官來前該交代的已全跟史提台交代過。隻要錢糧和材料能支應得上,下官估摸著再有三個月便能完工。”
僧格林沁忙忘了日子,不等於忙忘了韓秀峰這個人,事實上還命專人盯著韓秀峰。想到剛剛過去的這個月,韓秀峰不但沒半點怨言,而且在修炮台這件事上堪稱用心,一些臨時決定的布置甚至可圈可點,不禁拱手道:“有勞老弟了,要不是無人可用,本王也不會出此下策,讓老弟風裡來雨裡去的受這個罪。”
“王爺這是說哪裡話,下官深受皇恩,本就應該為朝廷效力,為皇上分憂。”
“老弟所言極是,我等都是在為皇上辦差,都是在為皇上分憂,”僧格林沁朝京城方向拱拱手,隨即意味深長地問:“韓老弟,本王就想問一件事兒,老弟這次回京之後,皇上會不會跟上次一樣又召本王回京麵授機宜?”
“王爺真會說笑,下官豈敢妄自揣測聖意。”見僧格林沁把話挑明了,韓秀峰想了想,接著道:“不過以下官之見,皇上日理萬機,而且剛召見過王爺,應該不會這麼快又召見。”
“其實本王比老弟還要想念皇上。”
“王爺說得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誰不想念皇上?”
“可能不能覲見,終究得看聖意。”僧格林沁確認韓秀峰不會再上次一樣在皇上跟前說三道四,就這麼說了幾句不鹹不淡的場麵話,隨即換了個話題,若無其事地問:“韓老弟,這些天你有沒有收到過京裡的消息。”
“王爺,京裡咋了?”韓秀峰被問得一頭霧水。
“老弟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王爺,您可真把下官給問住了,下官真不知道京裡的啥子消息。”
“看來老弟是真不知道,”僧格林沁微微點點頭,順手拿起一份“宮門抄”,麵無表情地說:“實不相瞞,本王也是今兒早上剛聽說的。”
“敢問王爺,究竟啥消息?”
“老弟先瞧瞧這個。”
“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