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5901 字 10個月前

“稟娘娘,皇上剛頒了一道諭旨,鈺兒也抄來了。”

不等皇後開口,懿貴妃就不假思索地說:“念!”

任鈺兒急忙打開宮門抄,念道:“近因軍務緊要,需用車馬,紛紛征調,不免嘖有煩言。朕聞外間浮議,竟有於朕將巡幸木蘭舉行秋獮者,以致人心惶惑,互相播揚。朕為天下主,當此時勢艱難,豈暇乘時觀省?果有此舉,亦必明降諭旨,預行宣示,斷未有乘輿所蒞,不令天下聞知者。爾中外臣民,當可共諒。所有軍裝備用車馬,著欽派王大臣等傳諭各處,即行分彆發還,毋得儘行扣留守候,以息浮議,而定人心,欽此。”

“蘭兒妹妹,皇上是不是收回成命了?”皇後急切地問。

懿貴妃心想這哪裡是什麼收回成命,這分明是見文武大臣全不讚成巡狩的無奈之舉,可又不能說皇上的不是,隻能言不由衷地說:“姐姐,皇上壓根兒就沒打算在這個節骨眼上去口外巡狩,鬨成這樣全怪那個不識大體的僧格林沁。”

“這就好,這我就放心了。”

“鈺兒,外頭現在是什麼情形?”懿貴妃想想又忍不住問。

“鈺兒不敢說。”

“這兒又沒外人,但說無妨。”

任鈺兒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道:“稟娘娘,外頭亂成了一團,百姓生怕被洋人堵在城裡出不去,紛紛拖家帶口出逃。幾位巡防王大臣和五城察院見勸不住,乾脆把城門都給關了。”

皇後嘀咕道:“關上也好,不然人全跑光了,這京城還像京城嗎。”

“娘娘有所不知,這關城門倒是容易,可外頭的米麵糧油和煤等生活所需進不了,城裡百姓吃什麼喝什麼?見物價飛漲,周祖培等幾位大人沒辦法,隻能開了一道城門,反正能跑的這會兒全在跑,聽說有些被堵回去的百姓甚至鋌而走險翻牆出城。”

“通州那邊呢?”

“缺糧缺餉,再加上有不少是從天津海口南岸炮台收攏的潰兵,將士們士氣不旺。”任鈺兒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說:“鈺兒來前還聽說一個從天津傳來的消息。”

“什麼消息?”

“天津知府石讚清被洋人從衙門劫走了,他誓死不從,在洋人的軍營中以絕食相抗。他是有名的清官,天津百姓紛紛跑去跟洋人理論,也不曉得能不能活著出來。”任鈺兒收起宮門抄,接著道:“還有個消息也不曉得是真是假,反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怎麼個難以置信?”懿貴妃下意識問。

“有從天津跑回來的人說,從南岸炮台撤下的一些潰兵,打不過洋人也就罷了,竟四處搶掠,禍害地方。百姓們想去衙門提告,可衙門都被洋人給占了,連天津知府石讚清都被洋人給虜走了,竟跑去跟洋人告狀!”

“洋人怎麼說?”皇後忍不住問。

“洋人不但收了他們的狀子,還派兵去把那股兵匪給剿了,那些個目不識丁的百姓竟以為洋人是‘包青天’,不但感恩戴德,還貪圖洋人給的那點蠅頭小利給洋人辦事。”

“辦什麼事?”

“給洋人帶路,幫洋人轉運輜重,甚至幫洋人打探咱們的消息。”

“百姓懂什麼,全怨那幫丘八,真是禍國殃民!”

“娘娘所言極是,不過這消息是真是假一時半會間也搞不清。”

懿貴妃實在不想再聊這個話題,突然問道:“鈺兒,你那位義兄在忙什麼?”

“稟娘娘,他沒跟我說,我也不敢問。”

“虧你還持內務府令牌為朝廷辦過差呢,連這都不敢問。”懿貴妃冷哼了一聲,隨即緊鎖著眉頭說:“你不知道,本宮倒是知道一些。蠱惑皇上出京巡狩的事是僧格林沁鬨出來的,讓步軍統領衙門和順天府到處搜捕馬車,卻是你那位義兄和寶鋆乾的。可以說城裡人心惶惶,你那位義兄功不可沒!”

“娘娘明鑒,我四哥隻是個正三品的奉宸苑卿,寶鋆大人那可是頭品頂帶的內務府總管大臣,借我四哥幾個膽他也不敢吩咐步軍統領衙門和順天府辦這差事。”

“我看沒這麼簡單!”

“娘娘,我四哥冤枉啊,我不知道他究竟在忙什麼,就算真跟這事有牽連,他也是奉命行事,也是身不由己。”

“都做上了奉宸苑卿,怎就身不由己了?他真要是識大體、明事理,剛才那道聯銜諫阻皇上巡狩的折子上怎就沒他的名字?”

“娘娘有所不知,我四哥雖做上了三品京堂,可終究是捐納出身。儘管皇上後來賜他舉人出身,可還是被那些科舉入仕的大人們瞧不起,聯銜上疏這種事人家才不會捎上他呢。”

“彆解釋了,你那位義兄是個什麼樣的人,本宮心裡跟明鏡似的。”懿貴妃越想越窩火,又冷冷地說:“說了你彆不高興,他跟在皇上身邊當差的大頭沒什麼兩樣,看似對皇上一片忠心,其實還沒你這個女子識大體、明事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