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這個預測的機構是emaScore。
emaScore是1979年由埃德—明茨創辦, 現在是美國非常有名的票房預測機構。
雖然現在還沒有後世的大數據技術,但emaScore對單片票房的預測很多都是精準的。
這篇文章是在《娛樂周刊》上麵發表的,雙方是多年的合作夥伴,
emaScore相關的電影文章目前都是在《娛樂周刊》這裡發表。
這篇分析與眾不同,一經發表, 雖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誇張, 但也引起了不少媒體的注意, 不少影評人和機構紛紛出來反駁這個觀點。
你來我往的,為《泰坦尼克號》的熱度又添了一把火。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emaScore做出來的預測準確的令人驚訝。
但事實上,隻要仔細翻看他們這些年所做出來的評級,大家就可以發現從1990年開始,一年比一年寬鬆。
十幾年前,對於B級的評選還挺嚴格,但現在大多數隻要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都是B級。
難道這幾年好萊塢電影都是佳作嗎?
很顯然,完全不是這樣的。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emaScore調查代表隊的那些人真的有在認真工作嗎?真的有認真收集觀眾的意見嗎?
我知道這樣說, 很是冒犯, 但越來越寬鬆的評級,如今已是事實, 不是嗎?
而這次《泰坦尼克號》的評級是A+,對於這個結果, 雖然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但我不是很認同。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幾年拿到A+的評級都是一些什麼樣的電影, 《阿甘正傳》,《獅子王》,《好人寥寥》……
而現在的《泰坦尼克號》……
為了公正客觀,我實際去電影院看過《泰坦尼克號》。
首映的時候去過,上上周末去過, 上周末也去過。
到現在為止,一共去電影院看過三次。
我想,萊昂納多和費莉西蒂這兩位主演的粉絲恐怕目前也就這個數字吧?
所以,對於這部電影,我認為我還是有資格談論的。
《泰坦尼克號》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簡單到甚至直接可以用“單薄”一詞來形容……
死亡與愛情,男女反轉版的灰姑娘與王子,然後就是現在網絡上麵很多朋友在談論的視覺盛宴。
卡梅隆這位大導演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煽情,那就是賺取觀眾的眼淚。
至於內涵,我很抱歉,在這部電影當中,我沒有完全看到。
如果沒有那艘沉沒的巨輪作為悲劇背景,《泰坦尼克號》也不過是一部相當程式化的愛情電影。
這種電影在好萊塢隨處可見。
而這樣的電影如果最後的票房能來到三億美元,製片方福克斯與派拉蒙其實可以開香檳慶祝了。
至於四、五億美元的票房……
我想,emaScore這次的預測實在太不現實,過於樂觀了。
雖然美夢的確讓人心情愉悅,但我們也要睜開眼睛來麵對現實,不是嗎?”
……
“什麼叫做美夢,這個叫巴爾韋德的家夥寫出來的東西真可讓人討厭,《泰坦尼克號》絕對不會隻有三億票房。”
莉莉絲癟癟嘴,信手一揚,報紙輕飄飄的落到桌上。
正麵朝上,露出來正是《洛杉磯時報》,當中一大版麵就是莉莉絲剛剛看的報道。
標題《盲目樂觀的emaScore》。
費莉西蒂瞟了一眼,隨後望向莉莉絲,輕笑一聲:“既然都這麼討厭了,乾嘛還要看這些東西?”
“忍不住嘛,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每天的興趣就是看票房了。”
莉莉絲敲著桌子,笑嘻嘻的說道:“費莉,昨天485萬美元,這周目前一共1979萬美元,還剩下周末兩天。
周末大家都休息了,是最漲票房的時候,這周極大概率突破也會3000萬美元,所以,周冠還是你們的。”
“嗯,我也覺得周冠肯定是我們的。”費莉西蒂咽下白粥,點了點頭。
“你彆光顧著說話,碗裡的粥快涼了。”
“我喜歡吃涼的東西。”莉莉絲聳聳肩。
不過,她嘴上雖然這樣說,但身體還是很誠實的拿起了勺子。
“什麼沒有內涵,沒有深度,沒有構思,都是美元堆砌起來的,玩的都是老一套的煽情套路……
我發現這些人說來說去的都是這些,2億美元的投資,這句話出現的頻率真是驚人地高。
我覺得他們這些人就是在找茬,大製作,大製作又怎麼了!好看就是好看!
這些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果《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是2千萬美元拍出來的,那它就是一部傑作,但現在是2億美元拍出來……
所以,不行!不行!完全不行!
費莉,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怎麼還有這樣的條件限製!”
見莉莉絲氣呼呼的樣子,費莉西蒂搖頭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