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來,先把藥喝了吧。”蘇麻喇姑把藥端了進來。
孝莊喝完,“福臨呢?”
她現在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她的福臨,是她不好,是她一心想得太多,沒有顧及到福臨的感受,一件件、一樁樁的事讓福臨和自己的矛盾越來越大,分歧越來越深,這些全都壓在福臨身上,才會讓他因著一個女人的消亡也失去了求生意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太後娘娘,您聽奴婢一句勸,”蘇麻喇姑自小就是在她身邊伺候的,一心為了她著想,對她是忠心耿耿,所以兩人私下裡,也沒有什麼不可說的,
“皇上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況且,因著多爾袞,皇上本身對您心裡也有個結,皇後是您的親侄女沒錯,但是兩個人本來就是劍拔弩張的,她還犯下了那麼大的錯,皇上才生氣說了那話,實際上,他對您的孝心,對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親近,您都是知道的。”蘇麻喇姑邊說邊看著太後的表情,害怕太後心裡還在不舒坦。
“皇上說要廢後,也不是說了一次兩次了,但這次看樣子,是真的認真的,不管怎樣都是要做成的,太後娘娘,您又拗不過他,何苦再生間隙呢?”
孝莊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竟然回到了福臨要廢掉孟古青的時候,一切都還來得及,想到當時蘇麻也是這麼勸過自己的,可是當時她隻想著自己哥哥會多傷心,蒙古的關係會怎麼樣,也因為福臨的頂撞讓她覺得孩子大了就不聽話了,就叛逆了,便根本沒有聽蘇麻的勸導。
然後便是他們再次爭吵,福臨直接讓內閣去找了曆代廢後事宜,然後沒過兩天就在朝堂上下了廢後的旨意。
她聽到後生了一場大病,福臨召親王郡王等宗室與大臣們的福晉入宮侍疾,而就在那時候,福臨碰到了那個女人,想到這,孝莊心裡下了決定,不管她是不是福臨的真愛,這次絕容不得她進宮。
“蘇麻啊,你說得對,一直以來,是我被那些事蒙住了雙眼,那些有什麼重要的?隻有福臨,才是最重要的。”孝莊緩緩舒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是托夢還是神仙顯靈,或許是幻境吧,讓她見到了那神奇的光景,看到後麵恐怕連整個天下都不再是愛新覺羅家的了,大清朝都保不住了,博爾濟吉特氏又能成什麼樣呢。
蘇麻喇姑見太後相通的,心裡也不禁長舒一口氣,“太後娘娘要不先歇歇。”
“蘇麻,你去把福臨叫來,我想見見他。”想見見我的孩子,已經這麼久了,久到我都忘了我的孩兒長得什麼模樣。孝莊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自己的兒子。
“好,奴婢這就去,太後您先彆急,這兩天都沒休息好,您不顧著自個兒的身子,也要顧一下皇上會擔心呀。”蘇麻喇姑笑著說道,在孝莊身後放好靠墊,扶著孝莊靠著,才提步向養心殿走去。
順治正召集了議政大臣和翰林院、禮部的人在養心殿討論著科舉的改革,對於順治所說的認為文經策論不足以認定一個人適不適合當官,也應該看重各個部門官員所要負責處理的事務能力這話,在場的漢人官員們心裡是不願意的,但由於知道啟用漢人現在全要依仗著順治,所以不知怎麼開口。
而滿族官員們一聽心思就都動起來了,本身去年科舉,漢人中舉人數比滿人多,大大挫傷了滿旗子弟的自尊,所以現在聽皇上這一說,心裡覺得這完全就是為了他們滿人而改革啊,肯定是皇上也發現了這些個漢人都是些虛偽無實的家夥,還是咱們滿旗人可靠啊。
於是漢人官員們麵色猶豫著不開口,滿旗官員們紛紛說皇上慧眼如炬,這個改革相當好,非常好,特彆好,是建立在如今官員選拔任用上的一次重大明智的革新。
議政大臣們雖然沒有開口,但是心裡也想著這對於滿旗子弟來說或許是個新的機會,謀劃著自家有學習不好,也可以有機會入朝為官了。
順治聽到這話,顯然挺高興,原先他也擔心,將科舉的內容和方式改變會不會引起大家的反對,沒想到竟然都是讚同的聲音。
“既然如此,那禮部和翰林院的人便儘快就此事拿一個議程來,還要聯係各部及城鄉官員,分彆將需要會的知識和能力都報上來,大家再進行整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找到擅長之人,在國子監進行教學,”順治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
“當然科舉初試朕認為科舉初試可以不用改變,這也能起到一個篩選作用嘛,如果連啟蒙的書籍都學不好,那其他更複雜的應該學不到哪去。”
“皇上聖明。”
蘇麻喇姑來時,正見到各位大臣出來,吳良輔見著蘇麻喇姑來了,立馬上前,“蘇嬤嬤來了,可是太後娘娘醒了?”
蘇麻喇姑點了點頭,“太後娘娘醒了就想見皇上,皇上這邊還在忙嗎?”
“蘇嬤嬤彆急,奴才這就去通傳一聲。”蘇麻喇姑是太後身邊的人,還是看著當今皇上長大的,吳良輔自然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