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萬人馬的確在返程的路上就收到了朝廷飛馬送來的緊急命令。
原本將軍心存疑慮,帶兵走得磨磨蹭蹭的。因為雖然內閣告訴他,隻要蕭風給他的命令不是與造反有關的,就都可聽從。
但他也知道內閣派自己來的兩大目的,一是援救南京城,二是盯著蕭風,以防萬一。
第一個目的已經失效了,他趕到南京城時,看見明軍正在打掃戰場,城內百姓都在張燈結彩,歡慶勝利。
但第二個目的還沒有失效啊,而且還被蕭風一語道破,讓他不但尷尬,而且心驚膽戰。
他本以為蕭風會一怒之下報複自己,把自己和這十萬人馬派到沿海去打下一波倭寇,光明正大地消耗這支軍隊。
但沒想到蕭風卻讓他原路返回,去援助宣大防線。這雖然跟造反沒啥關係,但他心裡還是沒底。
結果剛走到山東地界,朝廷飛馬傳旨,讓他帶兵火速北歸,去支援宣大防線。
將軍大驚,立刻命令軍隊以二點五倍速快進,誰再敢磨磨蹭蹭的,軍法從事!
此時在朝堂之上,丁汝夔正在指著兵科給事中的鼻子破口大罵,兵科給事中垂頭喪氣,一聲都不敢出。
嘉靖也麵沉似水,時不時地睜開眼睛看看徐階。徐階思來想去,覺得自己一直沉默也不是辦法,隻好硬著頭皮開口。
“丁大人,事已至此,發怒也是無用。
此事當日大家也是經過充分討論,集體決策的,並不是哪個人的主意。大家都是為了朝廷著想。
好在宣大一線傳回來的消息尚好,仇鸞總督不但妥善安排了來投靠的蒙古人,也把防線構築得很是堅固。”
丁汝夔冷笑道:“徐首輔此時誇獎仇鸞把防線構築得堅固了。當日不是還曾授意廉政院去查宣大城防修繕工程之事嗎?”
徐階老臉一紅:“豈有此事?那是禦史提出來的,老夫隻是代表內閣,給廉政院下的政令而已。再說了,最後不也沒查嗎?”
丁汝夔不依不饒:“那城防工程是天賜營造主營的,當初為何要查此事,大家心知肚明。
至於最後沒查,那還不是萬歲英明,說邊將修城,也是分內中事。讓戶部和兵部核查預算就行了。
廉政院也不能什麼都查,否則弄得人人心驚膽戰,該乾的事兒也沒人敢乾了,徐首輔才作罷的吧。”
徐階心說話雖然是萬歲說的,但這壓根就是蕭風的話,當誰不知道呢?
但此時他身處弱勢,自然不敢掰扯這事兒,隻是微笑不語,以示大度。
聽著眾人吵嚷半天,嘉靖終於開口了。
“胡宗憲的大捷折子已經到了,內閣和兵部議一議,論功擬賞吧。
眼下江南大捷,最關鍵的就是宣大防線,大家不可爭吵離心,當勠力同心,共守國運。
蕭風遠在江南,鞭長莫及,朝廷收回北方兵權並無不當。然蕭風對兩處防線知之甚深,仍可按蕭風的部署行事。”
這就是嘉靖出麵,為上次的集體決策開脫了一下,總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讓內閣來背。
而且實話實說,徐階的考慮,絕對是一個合格的首輔應該有的,這一點不但嘉靖清楚,蕭風也清楚。
所以蕭風對朝廷的舉動,與其說是憤怒,還不如說是無奈。
徐階的思想有局限性,可他仍然是這個時段最適合的首輔人選。若是高拱或張居正上去,目前未必能做得更好。
何況,蕭風很清楚,這個首輔是不能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隻要有人為難他,嘉靖就仍然會支持他。
任何一個權臣,當朝堂中已經沒有對手可以匹敵的時候,皇帝就不得不親自下場,當他的對手了。
隻要宣大防線不失,這件事兒就翻篇兒過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蕭風和嘉靖之間都會當這件事兒沒發生過。
就像陸炳,一直都當禁軍血洗梅龍鎮的那個晚上,沒有人專門尋找救治自己這件事,從沒發生過一樣。
可其實此時宣大防線上,仇鸞並不像朝堂眾人想象的那麼輕鬆,他都已經三天沒碰過火姑娘了。
這三天裡,蒙古和羅刹聯軍潮水般地衝擊著宣大防線。幸虧宣大防線多年經營,堅固無比。
那個羅刹指揮官極其狡猾,而且羅刹人火槍犀利。比起以往俺答汗率領韃靼人進攻宣大防線來,這次的聯軍進攻更凶猛,花樣也更多。
他們隻用部分兵力牽製主城,大隊人馬對著城池中的邊城猛攻。邊城的城牆遠不如主城的高厚,相對更薄弱。
雖然邊城失陷,並不會直接危及主城的安危。但從邊城突破,可以殺死很多主城外的平民,還可以對主城形成合圍之勢。
羅刹人帶了幾門火炮,口徑不大,因為太大了不好帶。還有路上製作的攻城錘,用來轟擊邊城的城牆。
好在天賜營造的質量十分過硬,不但有當年談新仁時代的糯米三合土構築的大量城牆,每座城中還都預備著國坊新出的“新三合土”,作為修補之用。
這種新三合土讓羅刹人大為吃驚,他們千辛萬苦地將城牆打出缺口,後邊把新的三合土和好,拿著碎石頭一抹,一天功夫,就堅硬無比。
羅刹人集中火槍,火力壓製,讓蒙古人衝鋒攻城。但宣大防線裡也有三千條火槍,雖然不如羅刹人的多,但畢竟是防守一方,也並不示弱。
真正的戰鬥,仍然是肉搏戰。蒙古人幾次衝進邊城裡,都被明軍打了出去。
邊城和主城之間的運兵通道上,騎兵和步兵縱橫來去,川流不息。
這是蒙古自成吉思汗時代以來,第一次傾儘整個草原之力,對大明發起的一次猛攻。加上羅刹人,達到了二十萬人的規模。
對於蒙古騎兵,二十萬是個什麼概念?當年也先大戰土木堡,將明軍三十萬大軍擊敗,生擒戰神,也不過隻有六萬軍隊。
甚至還有的史料上說,其實也先隻有兩萬主力騎兵,剩下的都是湊數的。俺答汗殺到京城又殺出去,也隻用了三萬騎兵。
而這一次,漠北蒙古和羅刹聯軍,從北往南,像滾雪球一樣,收複了所有臣服的部落,碾壓所有不肯臣服的部落,越滾越大。
這個龐大無比的騎兵雪球,終於一頭撞在了堅固的宣大防線上,掀起了漫天的腥風血雨。
林彤很清楚,這種情況下,絕不可能出城迎戰。哪怕宣大防線裡也有一大半是騎兵。
和蒙古人在草原上比騎兵,對方人數又占優,那必須要靠大量的火槍才有可能。可對方的陣營中,火槍更多。
死守吧,隻要是守城戰,騎兵的威力就會被抵消,雙方就要靠消耗人命來對決。而這種時候,守城的永遠比攻城的死得少!
攻城戰進入到第四天時,宣大防線的人手開始緊張了,但好在補給部隊帶回來了幾十車的霹靂彈。
霹靂彈要比火槍和子彈都好造,因為沒有煉鋼的瓶頸,隻要大量地生產火藥,加上個鐵皮或是木頭的外殼就可以了。
缺點是威力不如火槍的大,在平時的戰鬥中殺傷力有限。但在守城戰中,這東西卻能起到奇效。
當雨點般的霹靂彈從城牆上扔下去時,規模化爆炸產生的氣浪,將城牆下的蒙古人炸得東倒西歪。
就算沒死,也一時半會爬不起來,就成了亂箭下的活靶子。
守城的大炮炮彈打光了,守軍和百姓就去撿來一筐一筐的石頭子,填塞進大炮裡,對著下麵轟。
石頭子的殺傷力雖然小,距離也短,但殺傷麵積很大,對密集攻城的敵人很有效果,一門火炮能防守住一大片區域。
聯軍的優勢是人數多,且單兵戰鬥力強。明軍的優勢是身後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尤其是火藥,幾乎是無限量供應,支撐著守軍奢侈的使用方式。
但在第五天時,還是有一處邊城被攻破了,敵人控製了城牆,向下衝鋒,企圖打開城門。
但仇鸞當年剛到宣大時的保命絕招還在。眼看城頭守不住了,士兵們推下巨石,將城門從裡麵堵得嚴嚴實實,變成了一座石門。
從牆頭衝進來的蒙古人氣急敗壞,他們想靠人把巨石搬開,卻根本就做不到。外麵的攻城槌把城門都快撞爛了,但後麵的巨石卻撞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