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鬼神不容(2 / 2)

大明測字天師 萬裡秋風 10722 字 6個月前

按錦衣衛們的說法,他們最後撿到紙張雖然隻有百來張,但主要灑在了主街和旁邊的巷子裡。

那個時辰宵禁已經結束,城門雖然還沒開,但主街上已經有行人了,錦衣衛沒法保證有多少人拿到了紙張。

嘉靖放下紙張,臉色鐵青地看著陸炳:“你怎麼看?你覺得這是真的嗎?”

陸炳猶豫很久:“臣,不信蕭風會欺君。不過此事確實極為蹊蹺。那具死屍,已經驗過了,正是嚴效忠。

可看他的屍體,確實已經死了至少兩天了,不知道他是怎麼進的城,身上的劍傷卻是新的!”

嘉靖看著陸炳:“他真是嚴效忠嗎?不會是有人冒名頂替的?”

陸炳點點頭:“確實是嚴效忠,嚴世藩被斬首後,他也來過京城,在嚴世藩被斬首的地方磕過頭。

另外,我剛才讓陸繹帶著嚴紹庭去辨認了,他也說沒錯。

何況嚴效忠從小就病骨支離,彆人要冒充也很難。

我已經派錦衣衛去詢問寄養嚴效忠的嚴家親屬了,那親屬家在直隸,想來很快就有回信的。”

嘉靖不說話了,這首詩的意思其實很淺顯易懂,但內容卻讓人驚駭莫名。

嚴效忠明確的說,自己已經死了,是為了儘孝而死。“不忍罪父沉苦海,五更魂斷豐都門。”

然後說父親之死罪有應得,確實是犯了罪過。“才高不守人間道,東樓傾塌自有因。”

但緊接著嚴效忠說,父親雖然罪有應得,卻是被人借刀殺人了,借刀殺人的人比父親更厲害。

而借的那口刀,其實就是嘉靖。“奈何天外有天在,以主為刀斬仇人。”

接下來言辭更加激烈,直接指責蕭風狐假虎威,戲耍嘉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處處欺君。

而他主要舉的例子就是蕭風差點整死嚴世藩,逼得嚴世藩老娘隊友祭天的那一戰:夏言後人案。

在這件案子中,蕭風設計了一場大戲,讓所有人各司其職,共同幫他為小冬脫罪,順便陷害嚴世藩。

先是讓胭脂姐妹互換身份,然後讓老道偷玉佩,讓曾造辦刻玉佩上的字,以假亂真。

“胭脂豹成將軍妾,胭脂虎死歸山林。千手如來偷玉佩,巧匠刻字亂假真。”

然後讓安青月假扮胭脂姐妹先去詔獄,胭脂豹則到刑部和戰飛雲一起演戲。

張遠揭穿胭脂豹喜歡俞大猷,蕭風就先讓蠱女給張遠下毒,又讓張無心把蠱女殺人滅口。

詔獄先達安青月,刑部演戲戰飛雲。苗疆蠱女毒張遠,殺人滅口張無心。”

這一段其實是有點問題的,因為那時候苗疆還在蕭芹的掌控之下,按理說蠱女不會聽蕭風的。

可現在這事兒死無對證,以蕭風的能力,誰也不敢說他就不能控製苗疆的個彆人,幫他做事。

如果這些事兒都是真事兒,那麼這就不隻是欺君了,簡直是團夥欺君,都欺到嘉靖的臉上了。

後麵的話是解釋自己知道這些事兒的原因。這些事兒顯然都是天大的秘密,不是當事人是不會知道的。

但其實若隻有前麵這些事兒還好,畢竟當年嚴世藩也曾超水平發揮,合理推測出蕭風的整個布局。

除了老道是怎麼醒的,玉佩是怎麼變新的,這兩樣沒推測出來外,其他推測與詩中如出一轍,所以不能排除這些都是他告訴兒子的。

可最要命的那一句,就是嚴世藩也不可能知道,否則他當時就不會敗了,靠這一招就能反敗為勝。

“千手如來本姓夏,獲罪首輔是同根。光陰不過幾十載,身世尚可問宗門。”

我不用證明小冬是不是夏言後人了,老道都是夏家人,小冬的身世還用猜嗎?

不承認是吧?老道你是夏家人,這事兒不過也就是幾十年前的事兒,很多知道當年之事的人都還活著呢。

之前沒人知道這事兒時,誰的腦洞也開不到這麼大,自然也不會有人能想到去調查老道是不是夏家人。

這就像無緣無故的,誰也不會去領著孩子做親子鑒定一樣。都一定是先有了懷疑才去做的。

既然沒人懷疑和調查,那這個秘密自然不會暴露。遇到隔壁老王還會教孩子要懂禮貌呢。

“叫王叔,對,叫王叔,你傻呀,叫啥爹呀,我才是你爹。這孩子隨我小時候,傻乎乎的。”

可一旦產生了懷疑,甚至有了明確的懷疑目標,要想查證一件事,那真相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

錦衣衛想要從夏家宗族,調查清楚老道的身世,證明老道是當年被趕走的夏言弟弟,簡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當年嚴世藩一定是不知道的,否則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反敗為勝,擊敗蕭風,重回巔峰。

嚴世藩不知道,嚴效忠就不應該知道,這是自然之理。可嚴效忠偏偏知道了。

因為他已經死了,他想效仿沉香劈山救母,效仿目蓮下地獄救親人,是閻王告訴他這些事的。

“生罪自有聖主斷,死孽還需閻羅分。沉香劈山救聖母,目蓮入地托至親。”

閻王不但告訴了他一切真相,還借給了他生人之氣,讓他暫時還陽,到京城來告狀!

為什麼閻王要這麼做呢?因為仇恨。倉頡造字本就已經讓鬼神十分惱怒了,現在蕭風還用來測字,擾亂天機!

所以鬼神要幫嚴效忠,說是幫孝子,其實說白了就是要順水推舟,扶持個炮灰去打擊自己不方便出麵打擊的對手。

“倉頡造字驚天地,蕭風測字泣鬼神。

鬼神難管人間事,遂借孝子入凡塵。

地府借我生人氣,京城泣血苦冤申。”

而最後一句話,是最關鍵的。嚴效忠應該也知道自己的話太過於匪夷所思,就算嘉靖信鬼神,也未必會全信。

嚴效忠畢竟是嚴世藩的兒子,很可能繼承了嚴世藩的惡毒與天才,那麼,他編出這麼一個看起來極有道理的故事,也不是不可能的呀!

所以嚴紹忠的最後一句話是在發願:若是上天可憐我忠君孝親,肯幫我報仇,就請讓萬歲的仙子石顯靈吧!

老三樣是一起看完這張紙的,當然,陸炳看得肯定更早一些,但他還是認真地陪著嘉靖又看了一遍。

然後,老三樣一起把目光轉向了仙字石。這塊仙字石自從常安公主醒過來之後,就被嘉靖搬進了精舍裡。

嘉靖站起身來,走到仙字石的旁邊。這塊一人多高的石頭上,遍布著空洞和縫隙。

那些空洞曲曲折折,看上去遠比石頭本身的大小更加幽深,就像通往不為人知的世界一樣。

三個人圍在石頭旁邊,看來看去的,但此時晨曦方吐,精舍又在屋內,光線太暗了,什麼也看不見。

黃錦招呼一聲,叫進來四個小太監,圍著仙子石周圍,每人舉起兩根粗大的蠟燭,把周圍照得雪亮。

再向仙子石內看去時,果然在一個最大的空洞內,發現了一條魚!還在裡麵微微扭動!

眾人悚然而驚,這仙字石放進嘉靖的謹身精舍內已經挺長時間了,誰也想不到裡麵會有一條魚!

畢竟嘉靖就算愛看這個仙字石,也不會有興趣趴在石頭上一個窟窿一個窟窿地看啊!

這條魚是什麼時候進去的呢?三個人麵麵相覷,但當務之急,肯定還是先將魚弄出來。

那個空洞雖然比較大,但也很深,而且也沒大到能伸手進去的程度。

於是陸炳讓人拿來一根細鐵條,在頂端弄了個鉤子,嘗試著伸進去,想把那魚勾出來。

空洞幽深,鐵條不好掌握,陸炳把那條魚捅得遍體鱗傷,最後終於勾住了嘴,拖了出來。

也許那條魚最後是主動張嘴咬住的鐵條,不求彆的,隻想要一個痛快,再捅下去真的受不了了。

魚落在地上後,蹦躂了幾下,看起來十分虛弱,不像在仙字石裡那麼精神了。

然後黃錦愣了一下,輕聲道:“萬歲,這……這是一條海魚啊。奴才在禦膳房見過的。”

嘉靖不是海洋生物學家,平時也不怎麼關心自己盤子裡的魚原籍哪裡,於是看向陸炳。

陸炳經常出差,自然比這兩位家裡蹲要博學很多,他肯定了黃錦的判斷。

“不錯,這確實是一條海魚,名為秋刀魚。秋刀魚的滋味,甚是鮮美,七裡飄香,隻是這條魚怎麼看著有些古怪?”

「點催更吧,點吧,點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