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兄弟相殘(2 / 2)

大明測字天師 萬裡秋風 10569 字 5個月前

嘉靖看著蕭風的臉色,心裡一沉,但臉上還是強笑著說道。

“你我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你實話實說,咱們一起想辦法就是,總不至於……”

“‘親’字上為‘亠’,這是‘文’字頭,此事乃因文字而起。

‘親’字下方為‘示’和‘兒’,‘示兒’之文字,乃是先輩留給兒孫的遺書啊。”

嘉靖沉吟道:“‘示兒’之文字,遺書,莫非是朕的遺詔引起了兩人的紛爭嗎?

會不會是朕沒有立太子,而是以遺詔的方式宣布皇位的繼承人,引發的亂局呢?如此朕儘快確立太子就是了!”

這番話是誰也沒法接話的了,蕭風和黃錦隻能低頭不語,嘉靖歎了口氣。

“師弟,你還沒告訴我,這不合的紛爭,究竟到什麼程度。載坖到底會對載圳做什麼呀?”

蕭風許久不語,最後才用一隻手將右邊的‘見’字擋住。

然後用另一隻手,將左邊“親”字最上麵的‘文’字頭‘亠’擋住,看著嘉靖,滿眼悲傷。

嘉靖狐疑地看著這個被擋住了頭的“親”字,然後猛然發現,自己寫的這個字,隻剩下了一個“殺”字!

嘉靖手中的拂塵一下掉到了地下,整個人像蒼老了幾十歲,呆呆的看著蕭風。

許久之後,嘉靖才顫抖著開口:“師弟,我該怎麼做?”

蕭風搖搖頭:“師兄,事關天子之位,天書能測出來的內容有限。我隻能測出大概,卻不知如何避免。”

嘉靖鎮定一下,把拂塵撿了起來,就像重新撿起了自己的信心一樣,口氣也變得很威嚴。

“既然師弟測出會發生這種事,朕自然就可以避免。隻要朕還活著,就絕不會讓他們兄弟反目。”

嘉靖說得很有信心,這信心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他幾十年掌控朝局的經驗,是他對自己超高智商的自信。

但蕭風下一句話就把嘉靖的自信打得粉碎,臉都要被打腫了。

“師兄,‘親’字左‘親’右‘見’,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是你親眼所見,並非你飛升之後。”

嘉靖差點咬了舌頭,但他知道師弟的測字一向神準,這讓他頓時變得不自信了。

“不可能啊,難道說連朕都阻止不了他們兄弟反目?這怎麼可能呢?”

蕭風也在隱隱的擔心,畢竟巧巧是要嫁給景王的。若是這小子最後出點什麼事兒,那巧巧怎麼辦?

要麼現在反悔?可自己都答應景王了,差不多整個京城也都知道了,好像也不太行。

蕭風歎了口氣:“師兄,現在想這些也沒用。兩位王爺也是我的弟子,景王將來還是我的女婿。

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事兒,我一定會協助師兄處理好的,大不了讓他們離得遠點就是了。”

聽到蕭風的保證,嘉靖稍微放心了一些。然後他就想到,若是自己能飛升,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自己得道成仙,這兩個家夥就算發生點什麼事兒,自己自然明察秋毫,而且誰敢亂來,自己吹口氣就擺平了。

“師弟,如今草原一統,苗疆歸流,倭寇儘滅,關外平和,聯邦成立,四海賓服。大明國運可稱昌盛了吧。

隻是為何我感覺修道並沒有精進太多,也遲遲見不到飛升的跡象呢?不知師弟有何看法?”

嘉靖今天本來就是以商量婚事為借口,找蕭風來西苑討論修道話題的。舊事重提讓蕭風測字,本來隻是鋪墊一下。

原本想著裕王選了皇位,景王選了巧巧,再怎麼測也測不出兄弟反目來了,就可以趁機愉快地轉到正題了。

想不到鋪墊鋪出了這樣的結果,原本的兄弟反目,反而升級成兄弟相殘了,這讓嘉靖心情十分沉重。

但隨即想到一切都可以通過飛升解決,他也不顧話題轉得生硬了,強行並線到飛升之路上。

蕭風略一沉吟:“師兄,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老君告訴師兄,以大明國運為輔助來修道,肯定沒錯。

師兄現在還感覺不到修道精進,想來是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國運尚且不夠,第二是師兄心有塊壘。”

嘉靖一愣:“國運到這程度了,還不夠?這番文治武功,朕自覺已經可以成為千古一帝了吧!”

蕭風搖頭道:“師兄,時代不同了。當年秦始皇一掃六合,占據長城之內,就已經是千秋功業了。

為什麼?因為當時人們隻知中原之地,中原之外皆為不毛不化之地,視若無物。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當年這些化外之地,如今都已進入大明國土,成為了大明國運的一部分。”

嘉靖連連點頭:“對呀對呀,所以大明國運應該增強了很多才對,得道飛升應該水到渠成啊!”

蕭風搖搖頭:“師兄,人們常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的意思你真的明白嗎?”

嘉靖不太開心,師弟呀,你是不是真當我是個隻知道修道的昏君了?我也是個合格的皇帝好不好!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道德經》中的話。小鮮是指小魚小蝦,嫩極難烹,擾動易碎。

火候不能太猛,動作不能太猛,調料不能太重,鍋鏟要少攪動,要順其自然,方得至味。

老子之意是教導後世為君王者,當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朕一直是按照這個方式來治理國家的啊!”

蕭風點點頭:“師兄所言不差,自古以來,這句話都是這樣解讀的,隻是卻無人知曉還有另一層意思。”

嘉靖頓時兩眼放光,他知道蕭風的很多知識來自於仙界,比起人間常見的說法頗有新意。

“哦?這話還有彆的意思嗎?你倒是說說看。”

蕭風點頭道:“這句話既然出自《道德經》,自然是老子之意。後人解的並不算差。

可《道德經》中還有一章,‘小國寡民’,這個師兄自然是知道的。”

嘉靖連連點頭,表示這不是廢話嗎。我要是連《道德經》都不能倒背如流,那還修什麼道,飛什麼升啊!

《道德經》在道家的地位,極其特殊,既是至高經典,也是入門寶典。

道家的最低門檻,就是《道德經》,而道家的至高境界,還是《道德經》。這聽起來很複雜,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最高即為最低,最大即為最小,最多即為最少,最強則為最弱,最快則為最慢,這個道理聽起來很玄。

但其實很多人在不同的時候,都曾親身體會過這其中的道理,隻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深入琢磨罷了。

比如旋轉的螺旋槳,在到達極快的速度時,看起來反而像是靜止了,還不如慢的時候快。

東西小到極點,比如細菌和病毒,人們看不見。而東西大到極點,比如地球,人們一樣看不見。

東西少到極點,比如聖人,人們就看不見。而東西多到極點,比如壞人,人們一樣也看不見。

當人人都是聖人時,人們自然看不見聖人,當人人都是壞人時,人們自然也看不見壞人……

這其中的道理,水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嘉靖自然是不會讓蕭風這麼水下去的,馬上表示自己都懂。

“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國家狀態,他也認為國家越小,人們才越能做到清靜無為,順其自然。”

蕭風笑了笑:“師兄,老子一麵說最理想的國家狀態是小國寡民,一麵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教君主如何治理大國。

你不覺得這有些奇怪嗎?既然小國寡民最好,那為何老子還要教人們如何治理大國呢?”

嘉靖一愣,赫然發現自己竟然從沒發現這個問題,曆代道門眾人,似乎也沒人想到這個問題。

“師弟,你這一說,確實有些奇怪。莫非你知道是什麼緣故嗎?”

「讀者說:這一章還行,投票加催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