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敏銳
賢弟連橫:
見信如唔,當日奉天一彆,倏然半月有餘,而今檣櫓灰飛煙滅,大功告成。
其間種種,信上不便詳談。
愚兄現居寧安縣,此乃舊時流放之處,滿目蒼涼,遂常懷悼古之幽情,奈何左右粗鄙,竟無知己共儘雅興。
美中不足,念及賢弟。
人生得意須儘歡,故此特派電報一封,萬望賢弟如約而至,論時勢,數英雄,品詩詞,賞美人,青梅煮酒,翹首以盼。
言儘於此,還望凡事從速。
謹頌夏安,效坤。
…………
江連橫讀完電報,臉上的神情與其說是欣喜,不如說是困惑。
張大詩人帶兵剿匪那天,他曾親自送行,就那麼兩三百人,結果卻腆臉打著“奉天陸軍第一師”的旗號出征。
原以為,這點人手到了前線,能保存實力,並摸清叛軍底細,就已經實屬難能可貴,怎麼就突然大功告成了?
誠然,剿匪事宜,沒法在明碼電報上說太多,但這份捷報還是令人倍感驚詫。
謊報軍情可是殺頭重罪,張效坤必定不敢胡說八道,就算稍有吹噓,也必定言之有據。
“嘶——”
江連橫不禁沉吟一聲,嘖嘖稱奇道:“有點兒意思啊!”
闖虎在旁邊抻脖巴望著,問:“東家,你要出差了?”
江連橫不置可否,轉而去問方言:“公司最近還有啥事兒要辦沒?”
“沒有了,剩下的都是些常規業務。”方言仔細查過日程安排道,“前幾天趁著聯合議會,該見的人都見了。”
江連橫點點頭,隨即起身道:“我去趟督軍署打聽打聽,你叫南風過來盯著,我下午就不回來了。”
方言應聲承命。
闖虎脫口而出地糾正道:“現在不是叫‘保安司令部’了麼?”
這話說的沒錯,三省聯合議會閉幕以後,原有的軍政衙署,全部改組為“東三省保安司令部”,隻是很多人還不習慣。
江連橫立馬皺眉道:“闖大明白,你還有彆的事兒麼?”
闖虎渾身一縮,連忙笑著擺擺手:“沒有了,沒有了,東家要是沒有彆的吩咐,那我也回去了。”
說罷,兩人相繼離開辦公室。
江連橫邊下樓梯邊問:“對了,虎子,影戲院的生意怎麼樣?”
“挺好啊,咱們的片源,是省城裡最快、最全的,隻要有新片子,咱們不上,彆人家也不敢上呀!”
江家影戲院的片源,始終由闖虎代管,江連橫突然過問,他便難免有點緊張。
“東家,你放心,我肯定不會因為寫作的事兒,耽誤了家裡的生意,要是有什麼問題,肯定就賴林七那小子。”
“他現在還打電影呢?”江連橫問。
“是啊,勸了也不聽,手藝都白瞎了,愧對祖師爺,可惜了他那副好嗓子,學誰像誰,全都浪費了,大材小用。”…。。
談及此處,闖虎不禁長籲短歎。
江連橫沒見過“無鳴鵑”的能耐,自然無法理解,更不覺得歎惋。
他隻知道,世道在變,許多老合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改變營生。
適者生存,無所謂可不可惜。
人人都像是被擺在了錯誤的位置上,就像李正始終認為,江連橫不該待在城裡;闖虎也始終認為,林七不該去打電影。
“還說彆人呢!”江連橫冷哼道,“你個佛爺,不也去寫小說了麼!”
闖虎立馬狡辯:“我這是愛好,兩不耽誤,咱這身手藝可沒落下。”
“人家也未必落下。”江連橫走到大門口,轉過身來,“打小兒學的能耐,就像遊泳走道一樣,沒那麼容易忘。”
“但願吧!”闖虎問,“東家,怎麼突然想起問這事兒了?”
“改明兒抽空把放電影的機器帶家裡去,你嫂子整天不出門,給她解解悶兒。”
“嗐,就這事兒啊,好辦好辦。”
闖虎滿口應承,江連橫點點頭,隨即鑽入車廂,朝著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緩緩駛去。
…………
當晚,江家大宅又是一頓豐盛的酒菜。
不是大聚會,餐廳裡隻有江連橫夫婦、一雙兒女、許如清、花姐和東風幾人。
胡小妍端坐在輪椅上,一手拿著空盤,一手拿著筷子,在每樣菜裡夾幾口,夾了滿滿兩大盤,隨後放進木質餐盒裡。
“宋媽——”
她輕聲喚道:“去門口叫兩個人,把這菜給小北和西風送過去。”
宋媽進來應了一聲,接著便提起餐盒,快步走出房門。
江連橫看在眼裡,不禁搖頭道:“也不嫌麻煩,讓西風去館子裡要倆菜得了。”
“那不是樣兒少麼,在醫院裡又不能要一桌席,送飯挺好,吃的樣兒多。”胡小妍道,“你接著說你的,我聽著呢!”
“哦,張效坤剿匪這事兒,的確辦成了。”
江連橫呷了口酒,嘖嘖稱奇道:“下午我問了督軍署的老蔡,說張效坤在哈埠那邊搭上了吳大舌頭,要了兩門山炮,從哈埠往東邊兒推,連破九站,把老張高興壞了。”
“他哪來那麼多人?”
“嗬嗬,你說這個我就想起來,怪不得他說我外行。”
“咋了?”
“老張給了他剿匪的番號,他從奉天出發,一站一停,下車就開始招兵買馬,還特地花錢請了不少‘托兒’,聲勢整得挺大,等到哈埠的時候,原來那兩三百人,就已經變成一千多人了。”
“這麼厲害?”胡小妍也有點意外,“那軍餉呢?”
“誰知道他是怎麼忽悠的,反正軍餉還沒撥呢,他那邊就已經拉起一個團了。”
江連橫不禁喜上眉梢。
他完全有理由興高采烈,結義大哥混得風生水起,日後就算不拉江家一把,也總不至於平添一個冤家。…。。
“人的名兒,樹的影兒,這事兒說來就巧了。”江連橫解釋道,“他年輕那會兒,在咱們這修鐵路,正好那幫胡匪當中,有不少人都曾經在他手底下當過差,而且多半都是山東老鄉,不願意打,就順勢詔安收編了。”
“他人緣兒還挺好。”
“那肯定的,張大哥還是夠義氣,不然的話,當初也混不成毛子手底下的工頭兒啊!”
張效坤名聲在外,貪財好色不假,但絕不是守財奴似的小家子氣。
凡事總有根由,當年千金散儘,終換來今日一呼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