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柳羽大兄私下裡說他的母親也是門派中人。
她所屬的門派是天下間唯一的女子門派:離恨宮。
據說這個門派裡全是女人,凡是有男人進入都會被殺。
因此,他雖然是師母的孩子,卻不能進入離恨宮與母親生活。
可作為女兒的景寧雖然能夠生活在母親的身邊卻失去了大部分的父愛。
都說女兒像父親,可景寧卻完美地遺傳了母親的美貌。
比之柳羽的略帶女性化的英俊,景寧的美麗裡卻帶著男性的英武。
私下裡李毅曾和柳羽和景寧開玩笑說兩人生錯了性彆。
雖然景寧長相比較英武,但是性格上卻完全遺傳了泰極子。
她是那種溫婉和順舉止柔和的女子。
柳羽也曾說過自己的妹妹是《女訓》裡標榜的典範,她的性格是世間女子的標杆。
而景寧對於自己父親新收的這個小徒弟也很關心。
由於常年生活在離恨宮,因此難得有和她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可以相處。
因此她會很高興地給他講自己在離恨宮的生活,也會為他做各種好吃的點心,甚至會拉著他一起看夜空裡星星,講述她聽過的神話故事。
雖然這一切李毅都在師傅那裡學習過 ,但是他卻很樂意當一個忠實的聽眾,一個開心的食客,一個忠實的玩伴。
不知何時起李毅感覺有一絲絲說不清道明東西會在不經意間湧上心頭。
他不知其何處所起,也不知其何時會滅。
但是這種淡淡的東西卻猶如蠶絲一般縈繞在他心頭不滅不減。
這種東西帶給他的是比蜂蜜還要甜百倍的感覺,是比贏師傅還要歡喜百倍的感覺。
於是李毅開始迷戀這種感覺,可他有時又會恐懼這種感覺。
因為他擔心師傅和是師娘知道後厭棄他,他擔心柳羽大兄會與他割袍斷義。
他最最擔心地是景寧知道後他們之間會產生隔閡,再也找不到這種感覺。
雖然矛盾,但是他每天依舊將自己的情緒隱藏好,然後歡天喜地地跟在景寧的身邊。
師傅說過 ,快樂的時光之所以快樂是因為它短暫。
師母和景寧每次來山裡最多也就會呆個十天半個月。
之後便要等下一年。
五年間,他和景寧相處加起來的時光也不超過三個月。
但是李毅覺得在自己的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就是這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不過隨著他的年齡漸長,他和景寧之間相處已經不像以前那麼親密無間了。
甚至柳羽都向他抱怨過景寧和他這個哥哥之間已經開始變得生疏了。
李毅甚至聽師傅抱怨過女大避父之類的話。
三個月前師母和景寧走了之後,師傅突然交代李毅半年之後他要和柳羽一同出山曆練。
對於在山中生活了五年的人,他對外麵的世界已經無比的向往。
雖然在山中的五年裡他衣食無憂,還有師傅悉心教導,但是作為少年人一顆躁動的心卻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師傅說的:人不輕狂妄少年。
為了讓自己在山外能有生存的本錢,近段時間師傅泰極子突然加大了對自己武藝的訓練。
這其中就包括自己選擇的主要兵器:雙槍
這兩支槍一支是由師傅泰極子為他打造,另外一支是由他自己打造。
這兩支槍一支長約六尺,前端一尺為冷鋼四方槍尖,槍尾為三棱寒鐵槍纂,槍杆為上好的白蠟杆。
另一支長約六尺半,前端一尺為千錘鋼八麵漢劍形製,槍尾為寶塔形鍛鋼槍纂,槍杆為一根空心可拆卸的空心鋼管。
六尺的那根是李毅自己打造的,泰極子給它命名為:紅袖招。
六尺半的那根是泰極子親手打造的,其中涉及到達製作工藝讓李毅歎為觀止。
特彆是那根可以擰緊和拆卸的空心鋼管,李毅完全不明白泰極子是如何做出來的。
這根稍微長些的槍被泰極子命名為:定風波。
按照泰極子的教導,李毅平時以定風波為自己的主要兵器,當遇到無法戰勝的敵人時就可以使用雙槍應敵。
李毅因為這五年間已經學習了很長時間的長槍,因此他本以為雙槍應該會很容易掌握。
但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耳光。
單獨使用定風波或者紅袖招他都遊刃有餘,但是一旦他使出雙槍就會徹底打亂他的陣腳。
在苦思了三天後,李毅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首先這兩杆槍應為長度不同,導致在使用的時候他必須要注意。
特彆是在使出花槍的時候,當槍在手中翻飛時不同的長度會很容易造成他判斷失誤導致誤傷自己。
第二點就是兩柄槍的重量不同,這也是李毅很不適用的原因。
不同的重量導致在舞動槍時反饋到的力道不同,很容造成自己身體不平衡。
最後一點就是他的左手靈活度不如右手,適用雙槍時左手總是有些阻滯感。
發現這些問題後,李毅開始進行相對應的訓練。
在泰極子的指導以及自己的努力下,不到兩個月他就徹底適應了這兩柄槍。
剩下的兩個多月,泰極子開始指導他關於雙槍的套路以及應對不同兵器戰法。
在出山前的十天前,泰極子以不同的兵器與李毅對攻。
結果讓泰極子很是滿意,李毅已經徹底將雙槍的戰法全部掌握。
雲槍、刺槍、花槍、壓槍甚至回馬槍他都能夠轉換的圓潤嫻熟。
當他將雙槍舞動起來時,兩柄槍就如兩條閃著寒芒的靈蛇一般靈動迅猛水潑不進。
對於李毅的槍法泰極子隻用了短短一句話來評價:吾徒雖年少 ,然槍法不遜子龍孟起。
聽到師傅的表揚讓李毅很是自得,於是他隨口便問師傅他與二師兄和三師兄相比如何。
聽完李毅的問題,泰極子笑而不語。
不過,李毅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於是也不在追問。
但是他之後的訓練變得更加刻苦更加努力。
轉眼半年時間已過,到了李毅和柳羽一起出山的時候。
在出發之前李毅跪拜了泰極子,看著眼前的徒兒泰極子滿眼都是欣慰和愛憐。
他將李毅輕輕地攙扶起,李毅記得很清楚當初他拜師的時候泰極子都沒有攙扶過他。
“徒兒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為師希望你能夠闖出你的未來。”
李毅含淚再次給泰極子跪拜,鄭重地三叩首。
當李毅和柳羽兩人背負好行囊走出竹屋時,泰極子再次躺回了自己的竹椅。
“千秋龜鑒示興亡,仁義從來為國寶。”
竹屋裡傳出了泰極子悠遠的詩句。
李毅卻並未回頭,但是他已經將這句詩牢牢地刻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