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有時候遇到倒黴的事情時可能會接二連三見連綿不斷。
就比如現在的穆青雲。最近這兩三日內他已經遇到了兩次刺殺,雖然都有驚無險地逃過一劫但是卻還是讓他疲於應付。
所以現在已經疲憊不堪的穆青雲非常想趕快離開壽州城找一處安全的地方休息一下。
同時他也得考慮一下接下來他該處理淮南國的事情。相對來說張書亮卻要輕鬆不少,畢竟他現在唯一要做的便是帶領大家逃出壽州城,至於其他的事情他不用考慮太多。
並且由於他成功地活捉了鄭剛和林超也讓他的心情愉悅了不少。雖然剛才的那場大戰他也負了一些傷,但是對於他們取得的戰果來說這點小傷根本算不得什麼。
其實他作為壽州城城衛營的統領雖然在壽州城中地位不低,但是若是放到整個淮南軍中他的身份其實並不是很高。
所以他很少有機會指揮這種上千人的戰鬥,即便他是老淮南王的弟子。
而今天這一戰卻是他實打實的指揮了的。並且他今日指揮的這一場戰鬥即便是放到草原戰場上也算得上精彩。
特彆是他運用的聲東擊西的戰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世子殿下如今我們已經將他們的包圍圈徹底擊潰就連叛軍的兩個指揮者都已經被我們抓獲,我估計他們想要再次聚集兵力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辦法的。”由於這一場突圍戰打得實在太過順利導致現在張書亮覺得前途一片大好。
他此刻都有了帶著淮南軍回頭徹底將叛軍全部都剿滅的想法。
“張將軍萬萬不可!”穆青雲雖然已經疲憊不堪了但是他的腦袋卻依舊保持著清醒。
之前的突圍戰他坐鎮中軍所以對整個戰局觀察得非常清楚。從一開始包圍圈南邊的叛軍突然詭異追擊百姓再到他們被淮南軍衝擊時步步後退雖然看似慌亂,但他們損失的人手其實並不多並且他們的陣型也是散而不亂。
再看他所在的中軍處的戰鬥,雖然鄭剛和林超兩人各自帶著一大波的叛軍衝擊他們的中軍,可是在他們遇到淮南軍反擊的時候大批的叛軍卻是立刻停止衝鋒然後就地防禦。
而在發現抵擋不住淮南軍的時候他們也是立刻選擇後撤。最最讓穆青雲感覺到不妥的便是他們最後他們攻擊包圍圈的北側。
按照道理來說一個包圍圈如果四個方向之中有三個方向已經潰敗那麼最後的一個方向應該也會一觸即潰,甚至是不戰而逃。
可剛才他們在進攻北邊的叛軍時他們不僅鎮定地進行了防守甚至還故意外丟下了數十具屍體後他們才匆匆撤離。
都說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一切詭異的局麵都讓穆青雲隱隱感到不安。所以穆青雲覺得現如今最穩妥的辦法便是抓緊時間出城然後再徐徐圖之。
“殿下常言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張書亮由於剛才的一仗已經打出了信心因此他現在已經有些飄飄然了。
“張將軍現如今正值危急存亡之際,我們萬不可再出任何差錯,否則我們淮南國就將徹底滅國了。”經穆青雲這麼一說張書亮才意識到如今的淮南王室已經僅剩穆青雲和在外帶兵的穆青霄兩人。
而如果穆青雲也出了意外穆青霄估計會徹底發瘋的。
“世子殿下說的有道理是某將考慮不周。”隨後張書亮便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好穆青雲然後平定叛亂。
眼看著穆青雲等人朝北方而去潘賀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下令調集所有人立刻趕往玄武門!”隨後他立刻下令道。
“是!”就在他的話音剛落門外便傳來了一個聲音。
“我們也該換一換地方去看下一場好戲了!”一直坐在胡椅上不曾站起的費渡此時卻是緩緩開口道。
“是啊!這出戲已經唱到這裡也該下一位主角粉墨登場了!”梅不語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令人戰栗的邪笑。
靠近玄武門不遠的一處宅邸內李毅等人已經基本上將馮龍肚子裡知道的東西掏得差不多了。
根據馮龍的交代李毅等人也終於將淮南國這次叛亂的基本情況給搞清楚了。
首先此次對於淮南王一係的暗殺幕後的黑手乃是越王。其實他圖謀淮南國已經很長時間了,早在很多年前他就已經將一分部越國暗諜通過各種手段安插到了淮南國。
其中安插人數最多的一次便是淮南王迎娶淮南王側妃包文琴。而在這些人在淮南國掌握一定的權利之後,越王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同時他策劃此次行動的目的不單單是圖謀淮南國,他其實有著更大的野心那便是挑動大虞皇室和越國之間的矛盾讓兩者兵戎相向最終引發整個天下的亂局。
隻有這樣越王才有機會亂中取栗圖謀那億萬人夢寐以求的帝位。也正是因為有著這種巨大的野心他才會讓一直潛伏在察事廳的馮龍父子一起來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
特彆是他借助馮龍的途徑將原本由南司和察事廳招安的水匪們收攏到自己的麾下訓練成為叛軍。
如此一來便可證實叛軍其實乃是受察事廳調遣。即便是察事廳否認也不要緊,因為天下的諸藩絕對會相信這件事乃是皇室指示的,因為對於天下諸藩來說事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都需要一個可以開啟亂局的借口而已。
“實在是令人想不到這越王的野心竟然已經膨脹到了這程度。”當上陽先生聽完馮龍的所有敘述之後他不由被越王的野心給嚇到了。
聖人曾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他早已脫離朝堂但是他卻依舊心係天下心係百姓。
要知道如今的百姓已經過得苦不堪言,連年的災害已經將百姓們折騰得餓殍遍野死傷無數。
而一旦這亂局開啟,天下間百姓們將再無活路。念及此處上陽先生不由痛心疾首,同時他對妄圖挑起戰端的越王更是恨之入骨。
“其實這天下間有此野心的又何止越王一人啊!”穆君合抱著長劍靠在牆上苦笑著搖搖頭說道。
或許對於外人來說大虞皇朝的這些穆姓王侯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是在穆君合看來他們隻不過是一群貪婪無度自私自利的蛀蟲而已。
他們隻知道趴在百姓的身上瘋狂索取,然後自己過著紙醉金迷揮霍無度的生活。
而對於身下哭嚎無助的百姓們他們卻是視而不見,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泥腿子天生命賤,他們天生注定要被自己這些人奴役。
“是啊,他們這些人現在估計都在磨刀霍霍等著大虞皇朝的轟然倒塌然後再一擁而上去爭奪這大虞皇朝身上的血肉。”敬子正也是略帶憤慨和無助地說道。
原本一心想考取功名的他在經曆了北部邊塞的血戰之後他徹底大徹大悟明白了自己即便是真的科舉高中也不可能改變這世道了。
“在我還沒有長大的時候我曾很奇怪如此強大的大虞皇朝為何總是被我們草原部族所劫掠,你們無論是人口還是物資亦或者是武器裝備都遠勝我們,但是草原部族的人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後來我的一個大虞奴隸告訴我大虞皇朝之所以總是被草原部族所欺壓完全是因為大虞皇朝的當官的人書讀得太多了。”海尹的聲音突兀地響起讓所有人都將目光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一派胡言,聖人之言乃是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何曾教人作惡?”對於海尹的說法上陽先生卻是怒聲反駁道。
雖然他現在已經被逐出了儒家,但是他卻依舊秉承聖人遺誌一心為天下蒼生計。
“你們的聖人雖然沒有教過你們這些,但是他留下的書籍卻打開了你們的認知讓你們學會了與人比較,而有比較就會有落差有落差自然就會有改變的想法!”海尹見上陽先生怒氣衝衝地反駁自己,他卻並沒有絲毫的惱怒。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說的本來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