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眯起眼睛說道:“開路先鋒?
咱還真有些信不過你們大宋的軍隊。”
趙匡胤咬了咬牙沒有反駁。
朱元璋搖搖頭,沒有繼續貶低趙匡胤。
而是繼續說道:“其實咱之所以想從閩地北伐也不單單是為了蒲壽庚一人。”
劉邦抄著手問道:“那還有什麼原因?”
“你們可能不清楚,但咱可是知曉元時的事情。
張世傑敗亡後元廷雖是統一了天下。
但是南宋舊土上的百姓並不甘於被蒙古人欺淩。
故而南方的起義可謂是此起彼伏。(此起彼伏出自魯迅作品,讀者大大們不要較真哈)
而這些義軍中,閩地的起義又是最為猛烈的。
像黃華、陳吊眼、鐘明亮這些都是積極抗元之人。
雖然他們中有一些人可能動機並不純粹。
但總歸也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朱元璋說的這些人中,張世傑聽到了一個讓他感覺熟悉的名字。
陳吊眼。
他是閩地佘族人。
自蒙古人大舉南侵時他就積極組織當地青壯力量抵抗。
而後又協助文天祥、張世傑等人奮勇抗敵。
後蒲壽庚降元,陳吊眼還曾在張世傑麾下一同圍困泉州城。
隨著蒙古人增援泉州。
張世傑敗退到雷州附近。
就再也沒有聽過陳吊眼的名字了。
任小天這會也反應過來了。
崖山海戰後宋廷的確是徹底滅亡了不假。
但是並不代表中原大地所有人都放棄了抵抗。
無論是朱元璋提到的這些名字。
還是像川蜀的淩霄城軍民、粵地的歐南喜、浙地的楊鎮龍、贛地的劉六十等等等等。
他們的抵抗或強或弱,但都給元朝統治者帶去了極大的麻煩。
可以說元朝短短百年時間,沒有一年是徹底太平的。
因為他們對待漢民的殘酷手段導致各地無一不在反抗和起義。
最終百年後他們還是被起義軍出身的朱元璋徹底推翻了。
當然了。
即便是沒有朱元璋,那也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或是其他人。
他們的統治手段早就決定了他們的王朝無法長久。
李世民笑道:“看來咱們北伐之路上並不孤單呐。”
劉秀皺眉說道:“如此一來,這局勢倒是要重新判斷了。
咱們之前忽略了南宋遺民的反抗力量。”
劉秀和李世民都是從王朝亂世中走出來的。
自然不難明白農民義軍可以發揮出多麼大的力量。
他們欠缺的隻是一個有戰場智慧和戰略眼光的首領。
“小天,麻煩你把宋亡後各地起義的情況給朕說明一下。”
劉秀俯身看向輿圖,隨即對任小天說道。
任小天點了點頭。
把自己記得的元初農民起義的情況給劉秀等人說明了。
劉秀聽完微微頷首。
“如此朕倒是有個提議。
不知諸位是否讚同。”
秦始皇看向他說道:“你且說來。”
劉秀指著地圖說道:“諸位。
結合剛才小天說的。
朕以為倒不如咱們聯軍兵分三路共同北伐。
東路從閩地出發。
中路由粵地向北,穿越贛湘等地。
西路則是由粵地西進,經由川蜀之地北伐。”
劉啟皺眉道:“主意倒是不錯。
隻是這樣分兵下來,會不會被蒙古人逐個擊破?”
劉秀笑道:“景帝陛下多慮了。
蒙古人滿打滿算也不過數十萬軍隊。
即便算上宋金兩國的降軍也不過百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