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你說的這是明朝的國本之爭吧?
這事寡人怎麼記得是前後綿延十五年之久呢?
不像你說的隻有七年有餘啊?”
秦始皇似乎是察覺到任小天話中的紕漏,於是出聲質疑道。
任小天笑了笑說道:“始皇帝,其實咱們倆說的都沒錯。
朱常洛的確是曆經七年多才被封為了太子。
但是他當上太子之後也並非一勞永逸啊。
鄭貴妃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把他從太子的位置上趕下來。
因此還引發了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
秦始皇恍然的點了點頭。
劉徹蹙眉道:“朕記得大明的祖訓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群臣建議封朱常洛為太子,也的確是沒什麼問題的。”
劉秀嘿笑道:“朕可是記得朱元璋就破例過吧?
大明長孫朱雄英薨天後,按理說應當是其弟朱允熥繼位。
最後大位還不是落到了庶長子朱允炆頭上了?”
李元吉有些陰陽怪氣的說道:“劉秀,難道你沒聽過後世那句話嘛。
這就叫最終解釋權歸我所有。”
朱元璋聽到這兒臉都氣黑了。
任小天趕忙打圓場道:“常氏死後呂氏被晉升為太子正妃。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朱允炆也算的上是嫡子了。
何況朱允熥多年來被呂氏所打壓,性子有些壓抑懦弱。
我叔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選擇了更靠譜一點的朱允炆吧。
當時他也是沒看出朱允炆更加的不靠譜。
更何況誰讓我叔是開國太祖呢。
你說的那些祖訓,還不是他老人家定下的。”
李元吉撇了撇嘴沒有再說話。
劉啟問道:“這個梃擊案是怎麼一回事?”
“朱常洛當上太子之後,鄭貴妃自然是不肯甘心。
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辦法吹耳邊風讓朱翊鈞更換太子。
可是由於朱翊鈞生母李太後和群臣對朱常洛十分維護。
再加上朱常洛平日行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沒犯過什麼錯誤。
朱翊鈞想換太子也找不到由頭。
於是鄭貴妃決意自己下手了。
朱翊鈞萬曆四十三年,一名男子手持木棍闖入太子東宮。
將門官擊倒後意欲入宮行刺朱常洛。
幸得太子內侍韓本帶人將此人擒獲。
後在審訊下此人交代是受到鄭貴妃內侍龐保、劉成指使。
一時間後宮上下、朝野內外議論紛紛。”
朱元璋勃然大怒:“好惡毒的婦人!好狠的心!
身為後宮嬪妃妄圖乾涉皇家立儲之事不說。
居然還敢公然使人刺殺當朝太子!
如此歹毒的女子當受磔刑!”
其他人也紛紛感慨於鄭貴妃的惡毒。
倒是南北朝時期的幾位皇帝沒有多大的動容。
畢竟他們見過的糟爛事太多了,鄭貴妃這倒算不上什麼。
“梃擊案發生之後,鄭貴妃惶恐不已。
她連忙找到朱翊鈞,希望他能護得自己周全。
此時群臣激憤,矛頭不光是對準了鄭貴妃本人。
還試圖將外戚鄭國泰在朝中的勢力一並鏟除。
朱翊鈞也是萬般無奈,可架不住鄭貴妃苦苦哀求。
最終他讓鄭貴妃親自登門叩拜朱常洛,祈求他的原諒。
鄭貴妃為了活命隻能照做。
朱翊鈞還親自出麵勸慰朱常洛,明裡暗裡透露出不願殺鄭貴妃的意思。
朱常洛亦知但憑一人口供絕對扳不倒鄭貴妃。
加上他平時飽受壓迫,對鄭貴妃仍有恐懼之心。
於是順水推舟答應了朱翊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