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後來李隆基時期的姚崇、宋璟。
這些人都是被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
她在位時期也被後人稱為是“君子滿朝”。
我們後世偉人也曾經高度肯定過武則天。
說她又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她在位期間大力發展科舉製度。
儘管在隋朝時便有了科舉製度,但一直都隻是富裕表麵。
武則天是真的把科舉製度落到了實處。
無數寒門子弟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躋身官場。
這也間接的打擊了門閥世家對於朝堂的壟斷。
當然,後世有人說門閥亡於武則天還是過於誇張了。
真正讓門閥世家勢微乃至於徹底消亡的還是因為唐末藩鎮割據和黃巢起義。”
劉裕聽到這話倒是來了興趣。
天下苦九品中正製久矣。
科舉製在南北朝時期雖然隻是處於萌芽的狀態。
出身寒門的劉裕天然就對貴族缺乏信任感。
要不然他也不會實行“寒人掌機要”的政策了。
甚至可以說這一政策就是隋朝科舉製的來源之一。
劉裕聽到武則天大力提拔寒門士子,一時間覺得和她應該有不少共同語言。
任小天似乎是看出了劉裕的想法。
於是對她說道:“關於科舉的事情,一會你可以單獨跟她請教。
現在先讓我把她的事情說完。”
劉裕頷首表示同意。
“說完用人,再來說武周的經濟發展。
其實這方麵倒也無甚可說。
有李世民和李治兩代人留下的堅實基礎。
武則天隻需要繼續按部就班的發展就可以了。
縱觀武則天一朝,倒是也沒出現什麼太大的變動。
但有一點需要著重指出來。
武則天十分的推崇佛教。
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在各地建造廟宇。
這對朝廷的財政是一筆相當沉重的負擔。”
劉裕和苻堅都不自然的笑了笑。
因為他們二人也都是相當推崇佛教。
任小天後知後覺的說道:“哦,差點忘了。
你們倆也都是信佛教的吧?”
劉裕嘿嘿笑道:“信佛不是什麼罪過吧?”
任小天聳聳肩道:“信佛本身的確沒什麼問題。
可要是因為信佛大肆修建佛寺,那是不是一種罪過?
朝廷的錢並不是無窮的。
如果錢都用到了修建佛寺上,那國計民生可用的錢是不是就少了?
你們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時期都癡迷於修建佛寺。
甚至一度達到了互相攀比誰修的佛寺更多的程度。
我是真不明白你們這麼做的意義在哪兒。
難道你們不知道大力推崇佛教對國家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嗎?”
王猛本身並不信佛,加上他深度研讀過馬哲。
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吾覺得先生說的對極了。
佛教的僧侶不事生產,不納賦稅。
而且會侵占百姓的耕地。
不僅對百姓是一種傷害,也間接導致朝廷糧餉收入減少。
百姓見僧侶待遇如此,也會爭相效仿。
長此以往,國內怕是隻剩下僧侶了。
天王,借著這個機會臣想向您進言。
以後在大秦國內還是要逐步減少佛寺以及僧侶的數量。”
苻堅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他雖然信佛,但更是前秦的國君。
孰輕孰重他還是能分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