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雙層底?三層底!(2 / 2)

大國工業 華東之雄 4296 字 6個月前

“解放鞋怎麼做,咱們就怎麼做。”

鞋幫和鞋底的連接也是有講究的,解放鞋就是普通的膠鞋,直接把橡膠融合進去,和鞋幫粘在一起,但是,這隻是膠鞋的做法,一般的皮鞋,都是縫線工藝,把鞋底和鞋幫縫合在一起。

秦鋒要把膠鞋的工藝用在皮鞋上?

“爸,伱就看著吧。”秦鋒說著,把鞋幫放在了模具上,固定好,然後插入到下麵的模具。

“首先,咱們先注射進入橡膠。”秦鋒說著,開始轉動螺旋注射裝置。

“這就成了?”

“當然還沒有,接著還需要注射PU發泡層。”

“啥意思?兩層底?皮油是啥?結實嗎?軍隊穿的,要是出現質量問題,那可是大事!”

“放心吧。”

在現代製鞋工藝中,技術早就發展起來,簡簡單單的鞋底,也是分成三層的,最外麵的是橡膠層,堅固耐磨防滑抗撕裂,內層膠為發泡層,穿著柔軟舒適減震,這樣就叫做雙密度鞋底,同時,這些東西在注入之後,直接就和鞋幫粘連在一起,整套工藝就叫做雙密度連幫注射工藝。

這個可以手工操作,但是非常繁瑣,失敗率很高,還是得自動化的機器才行,秦鋒讓大學幫忙製造的就是這個東西。

鞋底不是三層嗎?最裡麵當然還有一層鞋墊,或者叫做皮膛底,防穿刺的芳綸材料,就是粘在它的下麵,和下麵的鞋子結合在一起的。

PU鞋底也是一種常見的材料,學名聚氨酯,是德國人在1937年發明的,在七十年代左右開始進入民用鞋市場,比橡膠更輕,更柔軟,強度高、耐油、耐磨和抗撕裂。

當然了,這東西也有缺陷,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發生化學變化,喪失原有的性能,所以需要用橡膠包裹,後世也有一些廠家隻用PU一種材料做鞋底,鞋子更加輕便,但是隻能穿一年。

秦鋒先注射完了橡膠層,又繼續注射聚氨酯材料,相比自動化機器設備,手工注射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注射多少,完全就是估摸著來。

“好,應該差不多了。”秦鋒也是試探著來,不過,畢竟有後世的基礎,他曾經參與過97式軍靴的研發,最初製作樣鞋的時候,用的就是這種手工工藝,所以,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這就成了?”秦建國在一旁很是驚訝。

“當然沒有,還得加熱,硫化,等等,一套工藝都下來,大概需要半天的時間。”秦鋒說著,啟動模具裡的電加熱。

這個也沒有溫度控製,也是自己估摸著來。

十幾分鐘之後。

秦鋒打開模具,把鞋子從裡麵拿出來。

鞋底很厚,上麵帶著大塊的麻將塊一樣的花紋,一看就防滑性能出眾,鞋底和鞋幫之間可以看到有橡膠層包裹,看上去很是結實,秦建國想要伸手去摸,被秦鋒給阻止了。

“彆著急,還沒有做好呢,下一道工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