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剛剛發明的時候,設計師都考慮如何用外部能源來幫助使用者成為大力士,比如說通用電氣公司的那個係統,可以將使用者的力量放大足足25倍。
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缺點,比如說它那高達700公斤的自重!彆看重量這麼大,續航時間照樣短得離譜,所以美軍在測試之後就放棄了,並沒有繼續開發下去,外骨骼技術發展也因此停滯,直至進入新千年,某些工程師突然就開竅了:為何非得有能源?難道就不能把這個累贅扔了嗎?
思路打開,技術很快就暢通無阻的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在17年的敘利亞戰場上,駐帕爾米拉的工兵就裝備了大毛的k2型外骨骼,處理未爆彈、地雷和自製爆炸物,創造了第一個在實戰中使用外骨骼的曆史。
秦鋒作為重生者,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路線上的前瞻性,老教授都不知道的東西,他知道!
此時看著魏繁盛那好奇的目光,秦鋒開口:“魏教授,螃蟹蝦、蜈蚣這類節肢動物,可以負載遠超自身體重的重量,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因為他們的外骨骼?這是仿生學專家的研究項目,而且,這些應該算是動力外骨骼的範疇吧?”
“不,老師,我重點要說的是負重,雖然搬運過程也有內部的肌肉來提供力量,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堅韌的外骨骼來負重!”秦鋒說著,從桌子旁邊站了起來,來到了旁邊,做了一個走路的分解動作。
“老師,您看我們走路的這個過程,在身上沒有負重的情況下,人的足底落地,腳踝和膝關節吸收地麵的衝擊力,下肢負責支撐起身體重量,髖部大腿肌肉發力擺動上身重心,然後用腳掌蹬地,這樣就能作周期前進。”
秦建國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兒子,文化人就是厲害,簡簡單單的一個走路,都有這麼多門道!
魏繁盛有些好奇:“然後呢?”
“在負重的狀態下,我們下肢的哥哥關節到達了承受能力的極限,就不得不彎曲。”秦鋒說完,看了一眼坐在那裡的趙嬌,然後彎腰下蹲:“來,趙嬌,爬到我的背上來!”
雖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但是鋒哥這是在搞科研,趙嬌當然願意為了科研獻身的,她沒有扭捏,大大方方地爬上了秦鋒的後背。
秦鋒背起趙嬌,在眾人的麵前來回走,同時介紹:“大家可以看到,當我背著負重的時候,通過下肢的擺動和關節的屈伸來提供前進的動力,走路的姿態和剛剛有所不同,一上一下,我的重心呈波浪的方式移動,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不少額外的能量。”
對秦鋒說的這些,趙嬌沒聽懂,她在這一刻,隻想到了豬八戒背媳婦。
但是其他人聽懂了,尤其是魏繁盛,睜大了眼睛,看著秦鋒來回走動。
“也就是說,這種無動力外骨骼的原理就是減少重心的上下擺動,節省負重走路時候消耗額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