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內外,神秘的撫琴女子,與風洛塵相對而立。他們撫琴吹簫,共譜一曲仙音。琴音混合著簫聲,彼此交相輝映。這一曲天籟之音,回蕩於風雪之中,直衝九天而去。
誰也沒有想到,這哀傷孤寂的曲調,風洛塵吹奏起來,卻並不顯得幽怨。他甚至還從幽怨的曲調中,吹出了一絲歡快之感。相同的曲調,不同的意境。一人撫琴,一人吹簫。今日這天籟一曲,可謂是世間絕響。
此地除了飛雪涼亭,本就空無一物。若有旁人在此,他們定會被這天籟一曲,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沉淪其中,久久不願醒來。畢竟人生在世,總會有快樂與傷悲。此曲之神妙,早已能攝人心魄。
「僅僅以簫聲琴音,便可入魂入心。就連他人情緒,亦可隨意左右。情緒反應雖是虛妄,但喜怒哀樂浮上心間,卻又如此的真實。嗬嗬,小妹的樂道造詣,倒是越發的精深了。」
「小妹自然樂道無雙,但老夫倒是沒有想到,這小子的樂道天賦,竟絲毫不在小妹之下。這一曲琴簫和鳴,可謂是世間絕響。看來紫玉簫認其為主,也並不是偶然啊。」
那位觀棋的銀衫老者,停下了對棋局的思索。他站起身來,並好奇的看向了風洛塵。看著這個後生晚輩,他的眼中也是浮現起了,一道讚賞之色。
聽著耳畔的仙音,這位神秘的銀衫老者,緩緩地閉上了雙眼。他並未
沉淪其中,他隻是想好好享受,這一曲的美妙。往昔的記憶,就此浮上心間。那些過往的酸甜苦辣,可是格外的令人回味。
幽怨的琴音,一直想試圖改變,簫聲的歡快意境。奈何簫聲之神妙,並不在琴音之下。琴音、簫聲雖交相輝映,但誰也奈何不了誰。撫琴女子與風洛塵,也就此展開了一場,彆開生麵的樂道比拚。
憂傷的琴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所謂餘音嫋嫋,可謂是不絕於縷。歡快的簫聲,似歡似喜、似樂似欣。所謂樂聲悠悠,可謂是悅耳動聽。此情此景,隻應天上有。凡塵俗世,能有幾回聞?
憂傷的琴音,時而蓋過歡快的簫聲。歡快的簫聲,也時而取代憂傷的琴音。二者彼此纏繞,一時之間也是難分高下。久而久之,風洛塵的臉上,流下了兩行清淚。至於那撫琴女子,她那原本冷漠的臉上,也是浮現起了一絲笑意。
風洛塵與撫琴女子,均是在不經意間,被對方的樂曲所感染。但僅僅須臾之間,他們便恢複了常態。他們將全部心神,投入到了演奏之中。對於自己的樂道造詣,他們均是無比的自信。所以今日這一番較量,自然都想技高一籌。
一炷香之後,此起彼伏琴音與簫聲,依舊是不分伯仲。撫琴女子的外貌,雖不過雙十年華。但她的真實年齡,可絕不似表麵那般簡單。她自負樂道無雙,又豈會允許自己,輸
給一個後生晚輩?
撫琴女子好勝心起,隻見她雙手十指,恍如穿花蝴蝶一般,在琴弦之上縱橫穿梭。隨著琴弦被不斷撥弄,古琴之上亦是生出了,道道無形的漣漪。
憂傷哀怨的琴音,瞬間就強大了數倍有餘。琴音恍如實質,就好似那無形音波,向著風洛塵席卷而去。這一場比拚,雖不是比武競技。但這樂道上的較量,一旦稍有差池,亦會有損心境。
撫琴女子雖攻勢猛烈,但風洛塵卻是毫不畏懼。遙想一年之前,他曾在西湖之畔,與蘇馨兒琴簫和鳴。當日的那場對決,與今日的這場比拚,可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日的蘇馨兒,以一曲《瀟湘夜雨》,使路人紛紛垂淚。風洛塵以簫聲相和,眾人這才破涕為笑。撫琴女子的樂道造詣,雖遠在蘇馨兒之上。但風洛塵對自己,也是有著絕對的信心。
撫琴女子全力出手,這憂傷哀怨的琴音,也是向前席卷而去。
迫於眼前壓力,風洛塵唯有避其鋒芒。他並未停止吹簫,隻是選擇了縱身而退。在琴音的衝擊下,他足足後退了十餘步,方才站穩身形。
風洛塵這一退,看似是落了下風。但這迂回避戰之法,實則是以退為進。他避開了最具鋒芒的琴音,更穩住了當下的局勢。他摒除雜念,並將全部心神,投入到了吹奏之中。
一曲歡笑之歌,回蕩於漫天飛雪之中。風洛塵凝神靜氣,他將這一曲
的美妙,給演繹的淋漓儘致。隨著不斷的吹奏,他也是向著涼亭,緩緩地走了過去。
琴音寂寥難堪,令人心生無奈。簫聲歡欣愉悅,代表無儘希望。隨著簫聲的響起,周遭的冰寒風雪,仿佛也有了溫度。暮雪千山雖隻影獨行,但獨行天涯亦滿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