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雖然為人貪婪無比,卻有幾分心機,不算太蠢。他在官府一口咬定自己奉林如海之命為林家管事,對林家的東西有處置權,林黛玉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什麼都不懂,她說的話自然不算數。
他是個官宦子弟,知府不敢對他用刑,隻能暫時關在牢裡。
胤禛本也沒打算一次就把賈璉收拾了,他不過是嫌這人在眼前晃的煩,請他去牢房醒醒脾。
趁著這段時間,胤禛康順這個帶頭的管事家裡給抄了,康順是有賣身契的家奴,罪名好找,抄起家來名正言順。
他從康順家地窖裡搜出了八千兩銀子,他一個管事月例不過三兩銀子,哪兒來那麼多家資,當然是貪墨。胤禛報與官府知道,直接定他與他媳婦流放之刑,家裡老小一律發賣。
胤禛從揚州請了三個賬房先生,把林府今年的賬本全都重新算一遍。賈璉從來揚州,管了兩個月林家家務,把林家外頭的那些田莊鋪麵全都賣了,賬麵似乎正常,但胤禛一瞧就知道有問題,待算清了帳,他要賈璉連本帶利吐出來。
再說林如海一案,原本康熙帝以為此案少說要查一個月,正打算直接回京,沒想到的是,林如海在牢中緩了一日,病情好轉,行動自如後,向欽差提供了許多證據。
原來林如海身為巡鹽禦史,在揚州紮根多年,早就查出了問題。民間販賣私鹽牟利者頗多,朝廷屢禁不止,林如海發現那些私鹽質地雪白,和官鹽沒有區彆,根本就是有朝廷命官將官鹽私賣。
他順藤摸瓜地查下去,偷偷收集證據,越查越發現其中利益關係樹大根深,不是他這三品鹽政能扳倒的。而他驚動了那群人,被禦史反汙一筆,又身患重疾,命不久矣。他死便死了,卻隻怕不能一次性扳倒那群人,反而危及女兒安全,這才一時沒敢聲張。
現在康熙帝命親信徹查此案,林如海才將證據擺了出來。有了罪證,欽差直接抓人審問,沒幾日便揪出了涉案官員十來人,而且還查到了誠郡王胤祉的福晉董鄂氏一族。
康熙不得不叫停,現在揪出的官員已經夠多了,也足夠能證明林如海和太子的清白。
林如海出獄之後洗浴一番,換上官服,來不及與女兒敘一番長短,便立刻去行宮麵聖了。
他身居巡鹽禦史的高位,自然不是個蠢人,知道自己此次被人陷害,不光是對方勢力大,還有一層原因便是他離京太久,官位太敏感,帝王已在懷疑他的忠心了。
一見康熙,林如海立即跪下磕頭請罪,歌功頌德一番,對皇帝的信任感激涕零,全然不提自己被彈劾後的孤立無援。
康熙見他識相,忙命他起來,賜座,道:“林愛卿何罪之有,這回案子能查清全虧了你,朕還要賞賜你呢,你說說,要什麼賞賜?”
林如海不敢起身,哭道:“罪臣雖未做哪些貪腐之事,卻沒能辦好差事,罪臣有罪!何況,能為陛下肝腦塗地是罪臣的福分,不敢討賞。隻是有一件事,這些日子以來存在罪臣心裡,不敢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