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朝堂之爭(2 / 2)

盛世風流 鶴影千山 4027 字 6個月前

說起這個景元皇帝,也算是位明君,上位十七年,在李仲和寧廣元的扶持下也算是把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條,繁榮昌盛。

隻是這繁榮背後危機四伏,對外,有大楚和大燕兩國虎視眈眈,北境還有羌胡時常犯境,指不定哪天就會爆發一場惡戰,而大衍建國後重文輕武,幾十年懈怠下來,軍力早已不如從前,已然是沒有實力去抵禦一場戰爭的。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與楚國爆發爭端,最後卻是依靠周原一個文人遊說才換來短暫的和平。

對內,日益壯大的世家大族顯然有與皇權分庭抗禮的勢頭。

“月前江南水患,朕已派人賑災,四十萬兩白銀撥下去,為何如今依舊流民不止。”

“陛下,這次江南水患涉及範圍過廣,江南三省均有波及,幾十萬兩白銀確實有些捉襟見肘。”

戶部尚書周權上前一步稟告道。

虞慶麵色陰沉:“那依愛卿的意思,還需要多少銀兩才能平患。”

周權思索片刻道:“至少還需白銀八十萬兩。”

“你放屁,周權老兒,你彆以為我不知道你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先前撥下去的四十萬兩白銀,就算不能平定水患,也足以緩和水患,可眼下流氓源源不斷,你那四十萬兩白銀究竟撥到哪裡去了。”

寧廣元怒罵一聲,他平日裡不僅和李仲不對付,和周權也極為不對付。

周權一臉委屈:“寧相,此話何意,你是想說我貪墨賑災銀兩,這滔天的罪名,下官可擔待不起。”

寧廣元猛地一甩長袖,冷哼道:“你哪裡是擔待不起,若是你沒有貪墨賑災銀兩,敢問銀兩都去哪了?”

周權不慌不忙回道:“自是去了災區。”

景元帝最是不喜朝堂爭吵,隨即將目光看向李仲,整個朝堂之上,他最是信任的人便是李仲。

李仲三朝老臣,為大衍鞠躬儘瘁。

李仲沉默片刻開口回道:“陛下,目前孰是孰非並非當務之急,當務之急是平患,否則照眼下的勢頭發展下去,恐生變故,百姓千求萬求隻求一口溫飽,若是吃不飽,隻怕……”

景元帝無奈搖頭,歎氣道:“罷了,那就依周愛卿的意思,再撥八十萬兩白銀,至於其中是否存在貪墨,待平患後再議。”

“退朝!”

景元帝剛起身準備離去,周權再次開口:“陛下,國庫存銀拮據,怕是拿不出八十萬兩。”

此話一出,朝堂震動,景元帝臉色瞬間鐵青:“自朕繼位以來,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意,經濟空前繁榮,區區八十萬兩,國庫都拿不出?

周權應道:“確實拿不出,這些年陛下勵精圖治,於民謀福,繼位之初罷免田賦三年,而後大修水利,開墾河道,每一項舉措都要用錢,這進的多,出的也多。”

“當然,這些並非陛下之過,陛下勵精圖治,乃是聖明之君,隻是朝堂之上有些陰險小人,為謀權勢,罔顧實際,再三獻策慫恿陛下,這才導致國庫耗空。”

“周權老兒,你這話是何意,指著鼻子罵我和李相?”

寧廣元怒火中燒,昨日剛被李言羞辱,今日又遭周權針對。

“陛下,臣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鑒,還請陛下明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