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兒,你是生病了嗎,為何手心如此多冷汗。”李言緊張地捧起寧沁雪的臉問道:“臉也是冰的。”
寧沁雪搖頭:“可能是太累了,先出村上馬車,我有事要跟你說。”
李言心中疑惑,等出村坐上馬車後,寧沁雪神色嚴肅問道:“你當真並不知曉太清觀?”
李言不知道寧沁雪為何會如此在意這個太清觀,但在他印象中,太清觀就是個普通道觀,難不成太清觀還真會道法,真有仙人坐鎮?
這不扯淡嘛!
“略有耳聞,本朝三大道觀之首,但也僅此而已啊,難不成這太清觀還有何特彆之處?”李言不以為然道。
寧沁雪依舊神色嚴肅,毫不猶豫點頭:“你說對了,太清觀就是有其特彆之處,當年九子奪嫡,陛下能成功奪得皇位,其中就有太清觀的功勞。”
當年九子奪嫡,九位皇子中,最得寵的並非當今的陛下,而是曾經的二皇子。
二皇子文治武功樣樣精通,並且為人寬厚仁慈,在朝中威望極高,不出意外的話,二皇子必定能繼承皇位,但偏偏意外還是來了。
九子奪嫡第一年,宮內突發橫禍,先是有嬪妃暴斃而亡,而後陸陸續續又有太監宮女慘死,死的一個比一個慘烈,但是任憑大理寺如何調查,始終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理寺辦事不力,宮內人人自危,之後便開始有傳言是妖邪作祟,於是在朝臣的建議下,太上皇請來太清觀開壇做法。
法壇之上太清觀觀主太清道人卜了一卦,根據卦象推演,太清道人秘密向太上皇遞了一道折子,折子遞上去第二天,二皇子突然橫死家中。
有傳言二皇子是被太上皇所殺,隻因太清道人在折子中指證二皇子是邪祟轉世,若不儘早除之,定會危害江山社稷。
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為了保全江山社稷,殺一個皇子毫不足惜。
二皇子死後,景元帝異軍突起,勢如破竹,先是掃清二皇子舊部,後又聯合南宮家族,一步一步掃除其他皇子,登臨大位。
聽完一場驚心動魄的奪嫡往事,李言細思極恐,二皇子慘死,明顯是被人給下了套,迷信害人啊。
“當年二皇子如果沒死,憑借二皇子的能力和威望,沒有任何一位皇子可以與其競爭,九子奪嫡的慘案也一定不會爆發。”寧沁雪感慨歎息道。
李言搖頭:“沒有如果,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要怨隻能怨他自己倒黴,生在這樣一個愚昧無知的時代,明明已經大權在握,卻被幾個坑蒙拐騙的牛鼻子老道給害了。”
“所以你懷疑指使太清觀的幕後黑手是景元帝?”
李言若有所思,但應該大抵如此了
由此可見,景元帝不僅能審時度勢,還陰險狡詐,知道明麵上鬥不過二皇子,就在背地裡耍陰招。
但是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景元帝能登臨帝位,不論是否光彩,其能力毋庸置疑。
也難怪景元帝總標榜自己是聖明之君,明顯是壞事做多了心虛找補。
寧沁雪沒有否認,在李言麵前她也沒什麼好遮掩的:“沒錯,自從陛下登基後,太清觀發展順風順水,前幾年還被陛下賜為本朝第一觀,其中因果緣由可想而知。”
“如今你與王仙一起了衝突,等於是得罪了太清觀,而太清觀所掌握的事太過隱晦,事關陛下聲譽,一旦泄露,陛下必定會被扣上一個不仁不義殺兄弑弟的罪名。”
“因此,如若有一天你和太清觀徹底交惡,你覺得陛下會幫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