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同的是,鰻魚會因為環境的不同,從而發生身體顏色的變化,使其看起來更像是野生鰻魚。
不過對於烤鰻魚來說,野生跟養殖的區彆並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烤鰻魚所需要的蒲燒醬汁。
那才是蒲燒鰻魚的靈魂。
在打黑工的那段歲月裡,李多魚也不知道調製過多少次蒲燒醬汁,配方早就深深刻進了腦海裡。
蒲燒醬汁的主要成分是味醂、清酒、砂糖和醬油。
砂糖跟醬油,這兩樣東西家裡肯定有,比較麻煩的是味醂和清酒這兩種調料。
味醂是島國的一種一種類似米酒的調味料,是用甜糯米加曲釀造而成。
在日料體係中,味醂跟國內的料酒地位差不多,同樣是用來去腥提鮮的,也是用途非常廣的調味酒。
好在味醂的釀製難度不大,隻要幾天就可以釀好了,且在沒有味醂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用本地的米酒加紅糖來平替。
而清酒也可以用本地黃酒平替,而老爹釀的青紅酒剛好是黃酒的一種。
整理好思路後,李多魚對著房間裡,正在給小圖圖喂米糊的陳慧英問道:“娘,家裡有沒有米酒跟紅糖啊。”
陳慧英回道:“紅糖有,米酒沒有。”
“好,我知道,我等會去供銷合作社買東西,有沒有什麼東西要買的。”
“沒有要買的。”
沒一會兒後,李多魚就把熬製醬汁所需的材料都買回來後,就開始直接熬醬汁。
蒲燒醬汁的配方是很簡單,可要想熬製出味道好的醬汁,就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底了。
哪怕李多魚對蒲燒醬汁很熟悉,可在原材料不同的情況下,也熬了五六遍蒲燒醬汁。
才調出一款滿意的醬汁,雖說不可能跟前世他在島國時的一模一樣,但整體風味至少有八成像。
蒲燒醬汁做好後。
下一步。
就是殺鰻魚和烤鰻魚了。
在島國那會,他們殺鰻魚前,會先用冰塊把鰻魚給冰暈過去,到時候就比較好殺。
可在擔擔島哪裡找冰塊。
李多魚直接一把抓住了一條差不多七兩的鰻魚,直接摔在了砧板上,隨後拿著刀背對著它的頭部,“邦邦”就是兩下。
隨著鰻魚身體不停扭曲翻滾,還沒一分鐘,鰻魚就放棄掙紮了
李多魚拿了根乾淨的鐵釘,直接將鰻魚頭釘在了砧板上。
菜刀對著鰻魚的腮部位置輕輕劃拉了下,破肚、剔骨一套殺魚的動作行雲流水。
不到一分鐘,一條鰻魚就被他處理得乾乾淨淨,而他曾經最快的速度則是二十秒。
處理完鰻魚後。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炭烤環節,烤鰻魚的時候,對火候的掌握十分重要。
其中鰻魚皮,是很關鍵的部位,烤得太過則會丟失Q彈脂感,烤得不夠則會產生腥味。
一般要烤到表皮微焦、滲出油脂最好,且在烤製過程中,還要反複刷四五次醬汁。
其實烤鰻魚也不是特彆難,跟國內的燒烤差不多,掌握好火候就可以了。
花費了大半天時間。
李多魚終於烤好了一條鰻魚,聞了下,炭火烤出來的,就是特彆的香。
李多魚先嘗試了一口,發現還真是好吃,野生鰻魚口感好像更好一點,肉質更緊實,更有彈性。
“阿娘,出來幫我吃個東西,看看味道怎麼樣。”
陳慧英背著小圖圖出來,見老四把廚房搞得一團後,略微生氣地說道:
“這麼愛做菜,乾脆到城裡當廚子算了。”
“先試下,我這個烤鰻魚味道怎麼樣?”
陳慧英看了眼那個烤鰻魚,微微皺起了眉頭,可還是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鰻魚肉到嘴巴裡。
下嘴的瞬間。
陳慧英整個人呆滯在原地,她從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整個人瞬間精神了。
“多魚,這道菜,你從哪裡學來的?”
李多魚咧嘴笑道:“從島國人那裡學來的。”
他確實從島國人手裡學來的,這點李多魚還真沒騙她。
陳慧英很是無語,以前這臭小子就一直喊著要到島國去當廚師,沒想上次出去考察,還真去學了。
“阿娘,這烤鰻魚好吃嗎?”
陳慧英點了點頭:“好吃,非常好吃。”
“好吃,你多吃點。”
可吃了一塊後,陳慧英卻放下了筷子:“我等大家晚上回來的時候,再一起吃。”
“鰻魚挺多的,你先吃完,我再烤啊。”
可無論李多魚怎麼說。
陳慧英還是舍不得吃。
李多魚見說不動她,也不再勸了,他們這一代人是苦慣了,從小到大溫飽都是個問題,更彆說吃美味的食物。
可哪怕有好吃的東西,往往也舍不得一個人吃,都要等大家回來一起吃。
這讓李多魚想起念初中那會,彆人送他們家一顆西瓜。
老李跟阿娘舍不得吃,藏在了櫃子裡,想等他跟曉英回來一起吃。
結果那顆西瓜被老鼠給偷咬了,等發現的時候,都已經爛掉了一半。
氣的阿娘那一整年,隻要一看到老鼠就追上去打,不抓到誓不罷休的那種。
李多魚抱著圖圖時。
這家夥相當的不安分,直接就朝著他的肩膀咬了起來,還做出了吸吮的動作。
看情況很想喝奶的樣子。
李多魚拿了根筷子,蘸了蘸烤魚上麵的汁水,放在了小圖圖的麵前。
這家夥聞到味道後,直接吸了起來。
“爸~爸~”
李多魚弄了一小塊比較爛,沒有刺的鰻魚肉,放在他的嘴巴裡。
小圖圖眼睛瞪得好大,一臉享受的表情。
“爸爸~好吃~”
當小圖圖說出好吃兩個字時,李多魚愣了下,這就是陪孩子長大的過程嗎?
之前他隻會喊爸爸和媽媽,現在居然會說好吃了,果然孩子每段時間的變化都好大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