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直接加入成為了漁民,有的想方設法進場打工,有的則開啟了“走線”之路。
而乾他們這一行的,現在最怕的,就是被分到這種‘免稅區’,因為不單任務重,財政還特彆的困難。
將青口碼頭建設成深水港及下沙村的缺電問題,他早早就向上級反應過了。
可反應上去後,就像石沉大海一樣,一點聲音也沒有。
後來,找了縣領導谘詢了情況,這才得知不單他們沒錢,他們的上級,財政也不夠花。
而在這個創彙時期,想要財政支持的話,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那就是想辦法搞到外彙。
所以,這次尚峰鎮的這次海帶出口和擔擔島的鰻魚出口,就顯得非常重要。
因為一旦出口成功的話,根本就不用他打報告,財政資源自然就傾斜到這邊來。
碰上這種好事,平常不怎麼參與這件事的縣領導們,七月七號這一天,一個個早早就來到了碼頭。
而他們一來的話,整個新聞稿的措辭就發生了改變,變成了漁業局和廉江縣的合作。
而從頭忙到尾的陳書林、高天翔等人,立馬成了邊緣人物。
這種“摘桃子”的事,陳書林早就已經習慣了,說不生氣,那肯定是騙人的,可沒有辦法啊。
倒是大船沒法停靠碼頭,讓他多少還是有點暗爽的。
最終領導們隻能安排漁政船過去,將‘貴賓’接到碼頭這邊來。
這次長崎漁業協會的會長沒有來,小島川夫社長也沒有來,帶隊的是鰻魚廠老板——小田紀夫。
可這位廠長看起來很著急的樣子,對那些海帶並不是很上心,隻是粗粗檢查了下,誇了幾句海帶品質不錯,就吩咐工人將海帶運到大船上。
運輸完後,已經是大中午了,吳局長和縣領導,本還想請小田紀夫一行人吃個午宴。
可沒想,對方相當看起來好像很著急的樣子。
“吳局長,咱們趕緊到擔擔島去看鰻魚吧。”
“都中午了,不一起吃個飯嗎?”
小田紀夫當場回絕了:“我們已經在船上吃過了,希望能早點看到李桑養殖的那些鰻魚。”
說完,就命令大船朝著擔擔島的方向開了過去,而擔擔島的碼頭更淺,他們那艘大船同樣隻能停在碼頭外麵。
吳局長屬實有點無奈,隻能讓人推掉了早就準備好的午宴。
一群領導們也隻能啃著饅頭,跟著這位鰻魚廠的老板,前往了擔擔島。
哪怕到現在,吳玉平都有些搞不懂這些島國人,越是高規格接待,他們就是越不給麵子。
反而對擔擔島那些鹹菜、青紅酒,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小吃喜歡的不得了。
吳局長想起李多魚說的一句話:島國人懂個屁美食,他們就是一群土包子,給他們吃最差的,最簡單的東西就行。
吳玉平擰著眉頭,按理來說,李多魚就隻去過一次島國,那次考察還是他帶隊的,可他怎麼那麼懂島國人啊,就跟他們肚子裡的蛔蟲一樣。
前往擔擔島的工作人員就更多了,除了地市領導們外,還有外彙管理份局、尚峰鎮信用社。
由於對方支付的貨幣肯定是日元,得經過他們結算後,才能換成國內能使用的貨幣。
縣水產研究所的張青雲所長和陳冬青科長也跟著一起上島。
“嗚~~”
大船的汽笛聲響徹天際,半個擔擔島都可以聽見,很多聽到聲音,看到大船的村民,全都跑到碼頭這邊來圍觀。
對出生在海邊的漁民來說,“大船”有種無法言說的誘惑力,隻要能看到大船就非常的興奮和激動。
早就在碼頭等待的李多魚一行人,看到大船來了後也都很興奮。
“來了,終於來了。”
張金沙感慨道:“咱們養的海帶總算出口了,這下應該就能拿到外彙券了。”
站在最前麵的這些人,全是村乾部和島上的萬元戶們。
由於擔擔島碼頭比較淺的緣故,大船並沒有進入擔擔島的碼頭,而是在三百米開外的水域,放下了船錨。
等大船停穩後。
李多魚開著釣魚船將島國一行人接到了島上,可沒想這群人目的非常明確,上島後,簡單握了握手,寒暄了幾句,就直奔他的鰻魚廠去了。
島國那邊的工作人員先是對鰻魚采樣,每個鰻魚池都抓了好幾條。
緊接著,用塑料瓶裝上了鰻魚池的水體,暫時先回到了那艘大船上。
而他們這個操作,把在場的所有領導、包括水產研究所的人都給看呆了。
漁業局的吳局長問道:“有沒有人知道,他們這是在做什麼?”
研究所的張青雲所長回道:“應該是檢測鰻魚的藥物殘留、寄生蟲跟養殖用水吧。”
吳局長皺眉道:
“出口鰻魚這麼嚴格嗎,那要是檢測不通過的話,他們還會不會收購?”
張青雲搖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雙方也是第一次合作,具體什麼要求也沒有明說。”
李多魚早就知道會來這麼一出,在島國待了那麼多年,對島國人清楚的很。
島國對自己生產的東西不一定很嚴格,可對進口的東西,卻非常的嚴苛和挑剔。
可以這樣說,前世走正規渠道出口到島國的鰻魚,絕對比他們本地養殖的還要好。
大概一個半小時後。
那些把樣本帶走的工作人員回來了,在小田紀夫耳邊說了一些話後。
小田紀夫驚訝看著李多魚,忍不住說道:
“李桑,你是怎麼把鰻魚養的這麼好的,我們在鰻魚身上,居然沒有檢測到藥物殘留和寄生蟲。”
李多魚隨口說道:“就這樣養而已。”
小田紀夫皺眉道:“今年氣候不是很好,我養的鰻魚大多都出現問題了,你養的鰻魚就沒有發病嗎?”
李多魚如實回道:“有,剛開始飼料不達標,死了不少鰻魚苗,前段時間,指環蟲病還爆發了。”
聽到李多魚的鰻魚也患上指環蟲病,小田紀夫非常地不解:
“可檢測的時候,並沒有在你的鰻魚身上發現指環蟲,也沒有發現藥物殘留,你是怎麼治好的?”
“我是用本地中草藥治好這種病的。”
聽到這話後,小田紀夫非常興奮,笑著對李多魚說道:“李桑,斯國一呦,能把你那個中醫藥方賣給我。”
聽島國人反而向李多魚購買藥方,在場不少領導都覺得倍有麵子,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李多魚直接當場拒絕了。
“不好意思,我這是個祖傳秘方,不能賣給外人的。”
聽到這話的小田紀夫,笑容當場消失了,而幾位縣領導見貴賓不開心後,當場把李多魚拉到一旁。
“李主任,你要以大局為重啊,個人得失和小民思想不能有啊”
縣領導還沒說完。
李多魚就斬釘截鐵道:“鰻魚可以賣,但是藥方不能賣。”
“你啊.你.”縣領導黑著臉:
“這次要是合作失敗了,我肯定找你算賬。”
而此時此刻的小田紀夫相當鬱悶,這次他之所以這麼著急看鰻魚,一上島就對李多魚的鰻魚進行檢查。
原因是今年氣候反常,很多鰻魚養殖戶都出問題了,達不到交付的標準。
現在能拯救他的,隻有李多魚這些鰻魚。
可他也很擔心,李多魚養殖的鰻魚患上各種寄生蟲。
可結果,相當出乎意料。
李多魚養殖的鰻魚,不單沒有寄生蟲,連藥物殘留都沒有時,讓他非常的震驚。
他養殖鰻魚十來年了,居然輸給了第一次養鰻魚的人,讓他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李桑,你一共有多少鰻魚。”
李多魚思考了會。
“大概八萬多尾這樣。”
小田紀夫說道:“李桑,你看這樣行不行,能不能把所有的鰻魚全都賣給我。”
現場領導怔住了,李多魚不肯把中藥方子賣給他,對方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加購更多的鰻魚?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