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友誼商店,由於臉太黑,被攔下了(2 / 2)

而像這樣的偏方,島上還有非常的多,廣場那四個愛打四色牌的老人知道的最多。

李多魚幫忙搬了幾筐海鰻後,就看到停車場那裡,來了一輛從縣城方向過來的班車。

遠遠看過去,發現小舅陳冬青帶著家裡人來到了碼頭這邊,正往李多魚的釣魚船走去。

李多魚簡單洗了個手後,也來到了釣魚船那邊。

舅媽果然打扮好才出門,身上還有股淡淡的香水味,一頭時下流行的大波浪,身上穿著一件帶皮草的外套。

這個年頭,可沒什麼動保組織,皮草和皮衣那絕對是有錢和身份的象征。

舅媽這套打扮跟青口碼頭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非要說的話,感覺更像是大城市裡的女人。

相比起來,曉英就普通多了,就一件藍灰色兩排紐扣的大領口外套,也就馬尾綁個蝴蝶結,放在這個年代,這就是爛大街的打扮,可曉英氣質擺在那裡,哪怕是最普通的打扮,感覺也比舅媽要好看很多。

舅媽見到他們後,立馬抱歉道:“不好意思啊,讓你們久等了,剛剛班車來晚了。”

一臉不爽的小舅,小聲嘀咕了起來:“哪裡是班車,明明就是你化妝”

小舅還沒說完,就感覺屁股非常痛,兩根手指狠狠擰著他屁股上左右不停地擰。

李多魚瞥了眼,眼皮不禁跳了跳,這招技能果然是女人通用的。

“不著急,我們也才剛到一會。”

李多魚真的很少跟這個舅媽接觸,也就上次跟小舅喝酒,送他回家時,接觸過一次。

雖然接觸雖然少,可對她卻挺了解的,這兩年小舅可沒少跟他抱怨過。

舅媽也是個中專生,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好的,目前在縣裡的糧站工作,也是個鐵飯碗。

現在兩人每個月加起來的工錢,都有一百多塊,因舅媽是糧站工作人員的緣故,他們家的日常花銷,幾乎是不用自己花錢的。

跟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位六歲左右的小女孩,一身公主的打扮,穿著蓬鬆的長裙子,腳上穿著一雙亮麵的小皮鞋。

見到李多魚後,小女孩咧嘴笑道:“多魚表哥好。”

李多魚見到雯雯後,本來還挺開心的,可這“表哥”兩字,讓他多少有點彆扭。

李多魚笑眯眯道:“雯雯,我大你這麼多,你應該直接叫叔叔好。”

陳雯雯一臉認真道:“我爹說了,你肯定會讓我叫你叔叔的,可這樣的話,輩分就亂了,那我叫我爹,是不是得變成阿公了。”

這話直接把李多魚給整不會了,瞥了眼笑到肚子疼的陳冬青,嫌棄道:“幼稚,居然教孩子這樣說話。”

“我樂意。”

曉英跟舅媽,兩人雖然沒有過接觸過,可兩個年紀相仿的女人在一起後,沒聊兩句,立馬就熟絡了起來。

上船後,李多魚開船離開了青口碼頭,不過在前往榕城時,他拐去了附近不遠的七星灣,特意看了兩眼。

正抽著煙的陳冬青,問道:“怎麼突然拐來七星灣啊,是不是還有人要上船?”

李多魚搖頭道:“沒有,隻是我前段時間跟鎮委合作,把這一整塊地都給租下來了,剛好有點順路,就過來看看。”

陳冬青有點驚訝:“你這多少錢租的,一整片都租下來了?”

“每畝每年二十塊,租了差不多一千畝吧。”

陳冬青微微皺眉:“這個價格不便宜啊,不過也不算虧,七星灣這裡可是個好地方,當初我們所也想在這裡搞個育苗基地的,可那會的尚峰鎮根本就不想出這塊地。”

李多魚笑了笑,那會鎮領導跟水哥是穿同一條褲子的,水哥,當年也看上了這塊地,想在這裡搞個海邊娛樂城,自然不肯給研究所。

陳冬青說道:“對了,有件事跟你,提前說一下,縣裡麵突然來了好幾份文件,給了張所長非常大的壓力,現在要求我們跟一家海欣公司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你那個蝦苗,本來程序都走完了,可硬生生給縣裡麵叫停了,先前的那些合作基地的補貼,也全部都得撤掉。”

陳冬青歎息了聲:“多魚,你跟陳書記他們,是不是跟縣裡領導有過節啊?”

李多魚聽完後,稍稍沉默了會,二嫂打工的那家鰻魚廠,好像就是海欣的。

看來自己的發展方向,好像跟這家公司重疊了。

李多魚笑了笑:“可能是我們太優秀了,讓某些人嫉妒了。”

“早就跟你講過了,不要太囂張,像你這樣老出風頭的,哪個領導會看你順眼。”

李多魚無奈道:“是上麵的領導,想讓我出風頭的,我能有什麼辦法,再說了,我想低調也沒法低調啊,我跟曉英明年,還要跟大領導他們去港島參加活動.”

陳冬青瞪大眼睛:“啊”

“什麼?”

“你跟曉英都去港島?”

李多魚點點頭:“應該是聯誼會吧,我是以年輕企業家的身份去的。”

“我去,老子先掐死你,你怎麼不帶上我啊。”

“要帶也帶我老婆,怎麼可能會帶你。”

船上,男人談的都生意,都女人聊的全都是日常,從衣服、再到孩子。

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榕城碼頭,榕城碼頭那裡更是熱鬨。

由於陳元素的大手筆,導致今年海鮮價格大跳水,魚販子是不怎麼開心,可買海鮮的本地人臉上全都是笑容。

他們一手拎著竹籃子,一手推著自行車,在一個個攤位前問價。

而李多魚停好釣魚船,交了管理費,便在碼頭附近叫了兩輛人力三輪車,前往了東街附近的華僑友誼商店。

商店門口圍了非常多人,有些是來看熱鬨的,有些是來賣東西的。

“魚丸,好吃的魚丸。”

李多魚聽到熟悉的敲碗聲,沒想,又見到了那個騎自行車賣魚丸的大爺。

而最讓李多魚驚訝的是,這年頭居然就已經有“代購”了。

有好幾個背著腰包的年輕人,看到他們後,一臉笑容地走了過來。

“老板,要不要到友誼商店買東西啊,手裡有沒有外彙券啊,沒有的話,我們可以帶你進去.”

李多魚不禁問道:“讓你們帶進去的話,怎麼收費啊。”

兩個年輕人說道:“外彙卷的話,是十比十五,我們再抽百分之十。”

李多魚眼睛瞪得老大:“你們這也太狠了吧,外彙賺一手,抽成還要賺一手。”

兩個年輕人笑道:“老板,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帶你進去是不一樣的,我們跟裡麵的服務員熟,你想買東西的話,是不用排隊的。”

李多魚不由歎息了聲,在這個年代,隻要你有門路,腦子夠靈活,真的是能賺到大錢的。

可李多魚看了他們一眼,這兩人十有八九是馬仔,真正賺錢的另有其人。

“我們有外彙券,自己進去就可以了。”

聽到他們有外彙券,兩個年輕人一臉嫌棄:“有券早說了,浪費我們時間。”

而他們一幫人進去友誼商店時,曉英、小舅和舅媽他們都出示了下外彙券,直接就進店裡了。

唯獨輪到李多魚時,當場被攔下了:“同誌,你停下,給我看下你的證件”(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