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外貿局的鈴聲響起來,然後就有一個工作人員出來跟門衛說道:
“廳裡麵太多人了,今天就先到這裡吧。”
聞言,門衛立馬就明白什麼意思了,直接伸手到李多魚麵前。
“今天號滿了,從這個地方開始,後麵的人不要再排了,等明天再過來。”
聽到這話後,後麵那幾個排隊的不樂意了,一個看起來用了發蠟,梳著大背頭的中年人,趕緊上去遞了包煙。
“通融一下,就讓我們幾個也進吧,我們來一趟榕城不容易的,吃飯住宿都要不少錢的。”
門衛看了眼他遞過來的煙,一臉的嫌棄,這裡是搞外貿的,結果連包進口煙都沒有。
“拿回去,我們也是按規矩辦事,把你們放進去了,到時候,領導會罵死我們的。”
中年大背頭雙手合十:“大哥,通融一下嗎?”
“不行,我要是放你進去了,後麵排隊的那些人放還是不放。”
門衛說完後,直接把門關了起來:“今天就排到這了,明天再過來。”
門關了後。
這些還在排隊的人罵罵咧咧起來。
“真是個狗東西,就是個看門的,還裝什麼裝。”
中年大叔把紅塔山給拆開了,也跟著罵道:“紅塔山都看不上,還真當自己是洋人了。”
拆完煙後,中年大叔遞給了李多魚一根:“小夥子,剛剛差點就排到你了,你怎麼不跟他說兩聲啊。”
李多魚接過煙:“你看我穿成這樣,說兩聲的話,他會放我進去嗎?”
“好像也是。”
中年大叔說完,直接給李多魚遞了張名片過去:“我叫張金寶,做服裝外貿的。”
李多魚尷尬笑了笑:“不好意思啊,我名片忘帶了,我叫李多魚,是做海鮮這一塊的。”
“明白,以前我也是這麼過來的。”張金寶笑眯眯著,可隱約感覺李多魚這個名字在哪裡聽過,可就是沒有印象。
“你這名字取得好啊,聽起來就挺海鮮的,不過,來外貿局這種地方,還是建議你把名片帶上,連這東西都沒有,那些外銷員鳥都不會鳥你。”
李多魚笑了笑,他還真是外帶了,李多魚壓根就沒打算找那些外銷員,而是打算直接來找薑科長的。
隻是李多魚沒想到,自己不動用關係的話,第一天連門都進不去。
李多魚也是不急,畢竟海蜇這玩意可以保存挺長時間的,剛好他還多帶了一些海蜇。
阿娘還在榕城這邊,剛好可以過去探望一下,順便給大哥他們送一點海蜇。
而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這個張金寶不單是個話癆還是個自來熟。
“多魚,你這個桶裡麵裝的是什麼東西啊?”
李多魚回:“是海蜇。”
聽到海蜇兩個字後,張金寶整個人愣住了,一臉驚愕看著他:“誰告訴你可以出口這玩意的。”
可能是覺得李多魚太菜鳥了,張金寶忍不住在他耳邊小聲說道:
“我偷偷告訴你啊,服裝貿易這一塊才是大頭,咱們國家三分一的外彙就是靠做衣服賺來的。”
聽到這話後,李多魚也挺驚訝的,看來這個叫張金寶的生意人,對外貿這一塊確實挺熟悉的。
他說的一點都沒錯,這個年代服裝外貿確實是外貿的支柱產業,好像是通過港島然後賣到世界各地去。
可相對的競爭也很大,小廠家根本就沒有半點機會。
李多魚笑著說道:“沒有,我就蠻試試,不行的話,那就算了。”
中年大叔歎氣了聲:“怎麼就不信我呢,你要說出口海蜇的話,那個外銷員立馬會喊下一個的。”
那些沒排上隊,罵罵咧咧的人,差不多都散了,李多魚也打算叫一輛三輪車,然後去看一下阿娘。
可這位叫張金寶的人,依舊非常的熱情:“多魚,你應該也是外地的吧,晚上一起住招待所吧,看你剛入行的樣子,到時候,我跟你講講一些做外貿的細節。”
這麼熱的天,李多魚原本還打算去住有空調的外貿酒店,可聽到這話後,突然有了點興致。
“你不會講到一半,然後就要收費吧。”
“我像是那種人。”
張金寶抽了口煙,感慨道:“像咱們這種小老板要是不抱團的話,是搞不過那些國營和華僑企業的。”
“晚上咱們就住附近那間招待所吧,離外貿局和郵電大樓都近,那裡有很多像咱們這種搞外貿的,到時候,我介紹些人給你認識。”
“那就謝謝張哥了。”
“都是自己人,不用那麼客氣。”
剛好,李多魚也想見識一下,這個年代的弄潮兒們。
這些現在還在住賓館,連外貿局的門都很難進去的小老板們,將來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是某個行業的大佬。
李多魚跟著這位外貿老前輩,在招待所那裡簡單做了個登記。
這家招待所可能離外貿局比較近的原故,價格都比其它招待所高了一倍。
且設施非常的老舊,仿佛是六七十年代的,且連個衝澡的地方都沒有。
要想洗澡的話,還得自己抱著臉盆帶兩百米外的一家共用澡堂,想上廁所的話,也得去公廁。
可這麼老舊的招待所裡,出入的都是西裝革履,抱著公文包的人,一個個嘴裡談的都是生意。
李多魚原本還想要個單人間,結果招待所老板,聽到這話後居然有點生氣:“我們這裡又不是外貿酒店,我們這最少也是四人間,愛住不住。”
李多魚嘴巴張得老大,你大爺的,你再說兩句,老子真就去住外貿酒店。
結果張金寶趕緊打圓場:“老板,年輕人不懂事,四人間就四人間,給我們兩把鑰匙,儘量安排兩個清楚點的,跟我們一起住啊。”
老板拿出了兩把鑰匙,並說道:“314房間,臉盆和熱水壺押金五塊錢,熱水壺到一樓自己去打。”
看到這個囂張的老板,李多魚還真想就在他隔壁開一家賓館,氣死他丫的。
但想想算了,能在這個地段開招待所的,百分百也是有關係的。
說不定深挖下去,還有可能撬到某位領導的蛋糕。
李多魚這次帶了一大一小兩桶海蜇,本想把其中一桶海蜇放在房間裡的。
可一想到,西湖門口搶相機那事,覺得這個年代的人心還是比較淳樸的,於是就一起帶上三輪車,前往了機械廠的宿舍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