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又平陝西。
洪武三年春,任大將軍,再敗擴廓帖木兒於定西。
次年赴北平練兵屯田。
洪武五年,以征虜大將軍率李文忠、馮勝等將征北元大軍,後因輕敵冒進,遭遇了北元大將王保保的伏擊,損兵甚眾。
這是徐達軍事生涯,唯一的一場敗績。
不過就算是如此,也掩蓋不了他的軍事光華。
就連明太祖朱元璋,都如此這般稱讚徐達:“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可以說,徐達不僅完成了嶽飛沒有完成的北伐,還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全能之才。
可能會有人問了,徐達是怎麼出來的。
其實真相很簡單,他就是朱元璋攜帶出來的人物。
王羽初來東漢末年,係統可是來了一波大製衡,共計製衡一百人出來,徐達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也正是因為徐達是攜帶人物,他的五維屬性現在還沒有到達自己的巔峰,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是現在的潁川漢軍,可以進行相比的。
徐達現在還是無名之輩,在黃巾軍中並不出名,這也是朱元璋特意安排的,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將這張王炸打出去。
還沒說,效果真是不錯。
整個漢軍之中的將領,對徐達都不甚了解,自然看不出他這個謀劃有多深。
要知道,為了完成這個看起來有些破綻的計劃,雲霽、朱元璋還有朱元璋麾下謀士朱升,都參與其中。
尤其是朱升,這可是一位白銀級彆的謀士。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寧人,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文學家,刻書家、政治家、道學家,明代開國謀臣,官至翰林學士。
自幼,朱升聰敏過人,學習刻苦,先後師從陳櫟、黃澤等當時名儒。
更是登江浙行省鄉貢進士第二名,因家中喪親守孝而未出仕。
後被元朝廷授池州路,儒學學正的職位,於兩年後赴任。
之後,因元朝內亂,百姓流離失所,便選擇了隱居講學,直到他五十九歲的時候,通過鎮守休寧的張思結識了,朱元璋麾下的大將鄧愈,經其推薦,受朱元璋召見。
於是,朱升遂赴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首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略,由此開始知名。
在朱元璋稱吳王之時,朱升任翰林學士,上《賀平浙江賦》,援據儒家的攘夷理論,為朱元璋對攻打兩浙的軍事行動進行辯護,稱其為“驅胡虜而複聖域,變左衽而為衣冠,再造之功於是為大,自開辟以來,帝王之興未有盛焉者也!”
正是因為這套理論,使得吳軍將士上下一心,牟足勁的攘外必先安內,隨後進行北伐。
不過,朱升很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在洪武二年,就選擇了辭官退隱,並於明年病逝於家,算得上安享晚年了。
朱升的能力毋庸置疑,基礎智力達到了98點,在他和朱元璋、雲霽的謀劃下,成功的瞞天過海,將漢軍的援軍吸引過來。
徐達這次施展的計策,自然就是圍魏救趙了,而他圍困的地方正是長社之地,因為駐守在那個地方的,乃是漢軍主將朱俊。
……………
潁川郡,舞陽縣!
由於徐達施展的計策,使得城內留守的人馬隻有一千多人,大部分兵馬都被守將帶走,去支援長社之地。
正是因為城內人馬,被守將帶走了大半人,給了黃巾軍一個難得的機會,城裡的太平衛密探在夜晚時分,當即打開了城門。
太平衛密探打開的城門,乃是南門,駐守在這裡的乃是漢軍將領趙至,此人是袁家的家臣,頗有一身武藝。
見南門突然打開,大量的黃巾軍進入城中,給舞陽城帶來一定的混亂,趙至當即率領麾下的親衛大軍,前去堵門,誓要將入城的黃巾軍給趕出去。
但是,麵對蓄謀已久的黃巾大軍,他想要完成這步操作,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快,快將黃巾趕出去,一旦讓這些蛾賊進入城中,我等全體官軍,都將死無葬身之地!”趙至焦急的大喊道。
“哈哈,倒是有自知之明,不過本將既然已經進來了,想要讓本將再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在趙至剛剛出言,借此來鼓舞漢軍軍心之時,就有一道嘲笑之聲傳來,來者不是旁人,正是黃巾大將湯和。
說完這句話後,湯和當即挺槍向著趙至殺去,隻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殺將上去,在半道之上就被一個少年攔住。
“湯叔父,這等無名小卒,哪用得著叔父你親自出手,交給小侄就行,保管幾錘就送他歸西。”少年自信滿滿道。
湯和聞聽此言,嘴角頓時不由得一抽搐,無奈笑罵道:“你這個臭小子,還跟你叔在這裡搶起功勞來了,也罷,就交給你了。”
“那多謝叔父了。”
得到湯和的應許之後,少年頓時欣喜不已,隨後仰天發出一聲長嘯,道:“我乃豫州朱副都督之義子,金錘將朱沐英是也,敵將…受死吧。”
在朱沐英發出一聲長嘯,給自己提氣之後,當即催動胯下的戰馬快步向趙至奔去,與此同時,他雙手各持一個擂鼓翁金錘,雙錘在手中不斷舞動,可謂是沾之即殘、觸之即死。
在趙至的命令之下,沿途有不少漢軍士兵前來阻擋,但以他們的實力,隻要一接近朱沐英戰馬的身邊,就會就立馬砸飛。
在這股巨力之下,甚至就連他們後麵的人也被砸傷,受到了無妄之災,以這樣的戰力表現,根本無法擋住朱沐英,哪怕隻有一刻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