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巢果然謹慎,看到我軍大擺宴席,居然沒有偷襲,就這麼眼睜睜看著。”
此時此刻,端坐在主位上的秦旭,喝了一杯烈酒,一臉無奈對下方的青年文士,也就是軍師戲誌才說道。
“將軍,這不是在你的意料之中嗎,黃巢畢竟是張角的弟子,在黃巾軍中也是智者存在,僅次於我那蘇兄。”戲誌才也是喝了一杯藥酒道。
知道戲誌才喜歡喝酒,可謂是無酒不歡,王羽就專門弄這種藥酒給他,這樣,即便是他喝酒,也不會造成什麼壞的影響,反而是對身體有好處。
秦旭聞言也是一笑,他確實料到黃巢不會上當,所以才會大肆慶祝一番,也是鼓勵青州軍民,抗擊黃巾的決心。
當然了,如果黃巢趁夜前來襲擊,那就更好了,畢竟,秦旭也是安排大將設伏,他凡事都喜歡做兩手準備。
…………
“報……”
就在眾人觥籌交錯之際,一名身穿黑衣的傳令兵,迅速跑進大帳之內,焦急的說道:“報,啟稟太守,並州傳來消息,主公派遣秦彝將軍統帥一萬騎兵南下,預計很快就到達青州。”
一旁的秦廣聞言,當即就站了起來,興高采烈地說道:“沒想到外甥就把大哥派來了,有了這一萬騎兵的加入,對付黃巢就更有把握了。”
秦廣,秦旭的次子,自然是本土人物了,雖然他的能力比不上大哥秦彝,但差距並不多,而且,秦廣的內政水準,要遠遠在大哥秦彝之上。
可以說,秦廣是跟李文忠類似的大將,上馬可以治軍,下馬則可以安民,雁門郡能夠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秦廣也是占據了很大的功勞。
秦旭一共有著三子,長子則是秦彝,次子秦廣,至於三子則是正在駐守雁門的秦川,是三人綜合能力最強的。
不僅武藝高強,而是智力和內政也不低,五維屬性全部達到了九十以上,乃是一名六邊形戰士。
堂下諸將一聽還有援軍,而且領軍之人還是大公子秦彝,也是紛紛激動不已,畢竟秦彝的能力,可不在其父之下。
不同於眾將的喜氣洋洋,端坐在主位上的秦旭,臉上卻是沒有任何的表情,在戰場廝殺多年,不知經曆多少爾虞我詐的他,早就已經養成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境。
況且,如果連他都他,都表露出心中的想法,很容易讓手下人產生,輕敵大意的思緒,畢竟,這次來的援軍,可是一萬騎兵。
“怎麼,來了一萬援軍就高興這樣了,這些日子的憋屈,難道都忘記了,我們的對手,可是那狡詐如狐的黃巢,隻要稍有不慎,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我希望諸位都能夠保持清醒,不要因為這一萬援軍,而忘乎所以。”秦旭緩緩說道,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諸將見自家太守如此鎮定,心中也是羞愧不已,原本有些浮躁的心,也逐漸平靜了下來。
看到秦旭並沒有因為,並州援軍到來而忘乎所以時,戲誌才也是不禁在心裡暗暗點頭,不愧是子英的外公,難怪可以生出如此優異的後代。
或許,這支援軍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就在兗州戰場、青州戰場,陷入僵持之時,東南方向的揚州戰場又發生了變化。
張士誠在揚州之地,相繼拿下一個吳郡、半個丹陽郡以及會稽的三縣之地後,沒有選擇繼續進攻這些地方,而是轉而攻打了九江郡。
九江郡下轄十四縣,原本的治所在陰陵,不過時任九江太守的錢道戢,在兼任揚州刺史後,便將壽春作為九江的郡治,同時也是揚州的治所。
想要攻打壽春城,就必須拿下靠近淮河南岸的曆陽,這是九江郡的門戶之一。
而張士誠他們所在的軍隊,現在在丹陽郡的蕪湖、石城、丹陽城等地。
張士誠原本是在吳郡,他之所以進攻南方的會稽三縣,西邊的丹陽郡數縣,就是為了俘獲一些丹陽的百姓。
而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在數百年前登場於曆史的兵種。
那就是丹陽兵!
當初的李陵,能夠憑借五千人抗擊匈奴八萬精銳,正是因為這五千死士,乃是來自丹陽的精兵。
然而,卻是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以匈奴驍騎之勇,在麵對五千丹陽兵時,依然讓單於喪膽,幾乎要撤退。
最後,還是李陵手下出現了叛徒,使得匈奴單於知道,李陵屬於孤軍作戰,沒有任何援兵後,這才敢進攻,丹陽兵善戰可見一斑。
而且,丹陽兵在沒有箭矢的情況下,仍然靠著殘餘的兩千精銳士兵,阻擋數萬匈奴騎兵,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
最終,副帥韓延年戰死,主帥李陵被迫投降,隻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但是,就是這麼絕境一戰,漢軍依然取得,斬殺匈奴數千的恐怖戰果。
正是因為這番戰績,使得匈奴單於對李陵格外看重,想要將其招降。
而在原史之時,稱霸淮南一方的袁術,曾經以“此地精兵輩出而聞名”來評價丹陽。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跟從劉備東征西討的白耗軍,其實就是以陶謙的丹陽兵為基礎。
在比如孫策,因為父親孫堅的戰死,而喪失根據地的他,更是曾經招募五百丹陽兵,去投奔舅父吳景。
後來,吳國的丹陽太守沈瑩對晉作戰裡麵,僅僅率領五百餘丹陽兵,頭綁青巾,隻執巨錘,數次向晉軍的陣地衝鋒,突破晉軍的堅牢防守。
丹陽兵之勇令人聞風喪膽。
雖然後麵的事沒有發生,但隻憑李陵的一個事例,就足以證明丹陽兵的恐怖。
所以,在軍師張卞和的建議之下,張士誠隻是拿下最靠近,吳郡之地的會稽三縣,便放棄了進攻會稽,而是轉而攻打丹陽。
這個時代的丹陽太守,正是原史上的徐州刺史陶謙。
按照原史發展,現在的陶謙還是擔任議郎一職,不過,這個時代終究不是原史時期,因為太平道的發展,實在是太過令人驚異。
陶謙從中感受到不對勁,再加上楊賜等人多次上書,請求漢帝針對太平道,但最後卻是沒有任何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