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未卿聞言坐在馬車裡,閉目養神,隻道:“回環采閣。”
侍衛得令,上前驅趕,“滾遠點。”
吳商頭在原地對著馬長富,愁起一張苦臉,“這都什麼事,這下好了,咱們也跑不了。”
吳商頭真想和王觀金說一聲,你惹他乾嘛!
*
祁遇詹收到石幫消息時,正在寫他的計劃書。
“少爺,吳商頭那邊傳來消息,環采閣老板到那不知找什麼人,最後將知府親戚帶走了。”
祁遇詹一臉了然,最後聽到了這個身份,有些意外地停筆看向樊魁:“你說帶走了誰?”
樊魁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了一遍,祁遇詹才知曉,原來昨晚那個王富戶是梧州知府的親戚。
以小反派的手段,這人即便不死也要脫層皮,倒也省了他的麻煩。
祁遇詹繼續提筆書寫,低頭吩咐道:“王觀金被帶走,應該沒人記得還有裴錦這個人,在他放出來之前這段時間,裴錦就跟在你身邊教導。”
既然承諾了,就要做到,這是祁遇詹的原則。
“是。”樊魁依舊是不問緣由的照辦。
這件事也算是收尾了。
祁遇詹放下筆,抖起宣紙輕吹一口氣,吹乾墨跡,他的計劃書也終於完成了。
這是他根據劇情整理,主角攻受到梧州之後發生的事情,以及書中提到過的罪證。
主角攻受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到,那些事距離目前還遠,提前知道隻需多做些準備即可。
目前祁遇詹手中隻有布政使和通判侵占軍田的罪證,若是做為籌碼,說服力過於微弱,收集罪證才是現在緊要的事。
接下來幾天,梧州及周邊州府皆有一位名為張三的江湖俠義之士的傳言興起,傳聞大俠張三劫富濟貧,鋤強扶弱,懲治了好幾個貪官。
這天晚上,祁遇詹剛換下夜行衣,收好從官員那裡“收集”來的證據,門便被敲響了。
“進來。”
樊魁見禮後,舉著一封書信遞到了祁遇詹眼前,“少爺,薑州傳來一封書信,是王爺親筆。”
齊王?他這便宜爹寫信估計不是什麼好事。
祁遇詹沒有期待感地展開信紙,一共三頁,來信中心思想其實隻前一個,齊王問他的玉佩找到沒。
信中提到找到玉佩即可回薑州接掌軍權,軍權是原身所求,看樣子齊王這是著急了,卻又不直說,而是以原身三寸拿捏催促他,齊王自私多疑又善於籠絡人心,看樣子他這兒子也不例外,被當做下屬給籠絡了。
玉佩是要找,不過不是為了齊王而是為了他自己留著防患於未然,這枚玉佩可以調動齊王部分士兵,這個也是齊王著急的原因。
他不是原身,不想要軍權,齊王拿捏不了他,不過還是得回封信穩住他這便宜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