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婚前(2 / 2)

獨寵夫郎 不曾阿 8626 字 5個月前

一天供應二十斤,一斤可以掙一百文,二十斤就是二千文!

日入二兩銀子,天呐,跟做夢一般!

心裡頭高興,他也說起了他做被褥的事。

上午他和王桂花正做著被褥,李瓶來了。

李瓶是來買沙琪瑪的,順帶八卦一下昨晚的事兒。

昨晚陶樹摔的挺嚴重,不僅額頭的傷口崩開,血流不止,鼻梁也斷了,整個人處於半廢狀態。

李瓶八卦完了,陶竹便進廚房做沙琪瑪,他和黎蕎都沒想到村子裡的人會來買沙琪瑪,因此家裡沒有現成的。

李瓶看需要等好久,便乾脆坐下來幫著做被褥。

正是有李瓶的幫忙,原本得大半天才能做完的活計,半天就做好了。

“我多給了她二兩豐糕,也讓大嫂和小蘭吃了幾塊。”

“應該的,這些都是小事,你做主便好。”黎蕎點頭。

陶竹聞言笑了下,心裡甜滋滋的。

做主。

他今天上午就是在做這個家的主!

黎蕎吃過飯,兩個人又開始做沙琪瑪。

做完二十多斤沙琪瑪,天黑了。

陶竹回黎糧家睡覺,黎蕎睡了兩個多時辰,然後起床去抓魚。

他現在太窮了,反正魚不需要本錢,他準備再賣兩天魚。

如同前幾天那般,這日賣魚加上沙琪瑪,他掙了四千多文。

回到村子之後,他稍微歇了歇,便和陶竹一起做沙琪瑪。

這一次,兩人特意多做了一些,因為後日就要成親了,當天他不可能再去縣城,所以明天要把後天的量也送過去。

而且,沙琪瑪將作為一道甜品出現在他們的婚宴上。

雖然現在天氣熱,但沙琪瑪放個兩三天不成問題。

這一晚,黎蕎依舊去抓魚,等天亮到了縣城,四十斤沙琪瑪加上三百斤魚,他得了六千文錢。

明天就要成親,他沒有在縣城多耽擱,買了一些成親所需的物品就匆匆回家。

回到家之後,他顧不上歇息,直接進了廚房。

廚房裡,陶竹正在做麥芽糖大嘛花,這是酸奶大嘛花的低配版,這道麥芽糖大嘛花會和沙琪瑪一樣,成為明天婚宴上的一道菜。

除了這兩道自製的甜品,當然還有魚,雞和豬肉都需要花錢買,而魚不要錢,那魚必須得出現在明天的婚宴上。

忙活到傍晚,陸陸續續的,他要邀請的那幾戶人家都來了人。

大家來商議明天的親事,按照村子裡的習俗,是中午接親,拜堂,然後吃席。在這之前,兩位新人是不能見麵的。

但黎蕎這邊情況特殊,隻要不耽誤拜堂的吉時,其他的都按照兩位新人的想法來。

還要壘三個簡易的灶台,明天要在家裡做大席菜。

夜晚,眾人散去。

陶竹跟著黎糧、王桂花回去睡覺。

黎蕎也洗洗睡下。

不過,兩輩子第一次成親,他失眠了,哪怕是末世養出來的秒睡也沒能讓他成功入睡。

腦子裡一會兒是陶竹的臉,一會兒是日後兩人一起生活的各種場景,輾轉了小半個時辰,他才睡去。

淩晨四點,他起床去河邊抓魚。

等他抓魚回來,天微微涼,小院已經熱鬨起來了。

他邀請的那幾戶人家都來了人。

眾人都不是空手來的,他們把自家所隨的份子提前帶來了,因為黎蕎情況特殊,他和陶竹這個小家實在是太缺少物資了。

在鄉下隨份子,大多數都是直接給的物品,隻有少數富裕的人家才會直接給錢。

莊家和鄭屠戶家境都不錯,但這兩戶人家帶來的不是份子錢,而是物品。

莊家送的是一麻袋小麥,足足有一百斤。還有很大一捆乾柴。

鄭屠戶拿的是一陶罐豬油,足足有十斤,另外還有黎蕎找他買的二十斤豬肉。

黎穀拿的是一袋子黍米。

黎大忠拿的是兩個大冬瓜,一籃子黃瓜,還有二十個雞蛋。

與黎父交好的那位叔叔拿的是十五斤豆腐、五十個雞蛋。

至於黎糧,他用板車拉來了一麻袋小麥,一麻袋黍米,還有做大席所用的蔥薑蒜等調味品。另外還有所需的鍋碗瓢盆,桌椅等。

湊份子湊份子,黎蕎和陶竹兩個年輕人的家底太單薄,大家夥兒湊一湊,好讓今日的親事熱熱鬨鬨,兩位新人也能開開心心。

黎蕎瞧著眼前這熱鬨的一幕,視線掃了一圈,發現陶竹正坐在板凳上擇菜,神色認真,整個人看上去沉靜又出眾。

他忍不住笑,活了兩輩子,他終於要吃自己的席了,要有自己的家了。

而院子裡的眾人瞧見黎蕎竟站在院門口一臉傻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毛頭小夥兒都是這樣。”黎穀和顏悅色的開口。

“我當年也跟他一樣,不,肯定比他傻,畢竟我沒他長的俊。”鄭屠戶也道。

這話引來了眾人的大笑。

陶竹也輕笑,雙頰微微發紅,但看著黎蕎的雙眸亮的驚人。

“小蕎,你魚抓好了?”黎糧走過去問。

“抓好了,讓大嫂和竹哥兒跟我去河邊殺魚吧。”黎蕎笑著答。

“竹哥兒是新夫郎,怎麼能沾染一身魚腥味,你也是。讓你大嫂和你二嬸、春生媳婦、春桃她們幾個人去。”

“你留下來去磨麵,中午吃雜糧餅子。”

中午有一百多人要吃飯,所需的雜糧餅子可是個不小的數字。

於是,接下來眾人就忙碌了起來,殺魚的,磨麵的,做菜的,一直忙活到快中午,所有的大席菜終於做好了。

接下來就是迎親。

陶竹早就回了黎糧家,他雖然想乾活,但他是新夫郎,眾人又怎會真的讓他從早忙活到中午。

黎蕎換上那套石青色的棉布短打,在黎大山、黎大忠等一眾年輕人的簇擁下,高高興興的去黎糧家迎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