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立(1 / 2)

九號半 銀河L 14014 字 6個月前

“羅馬U18的扇麵推進,一看是圍繞著高啟來展開的!”

“支點中鋒-大衛,頂在了最前端。”

“高啟在左邊路的帶球速度...不夠快啊。”

“要被追上了。”

“曼聯U18的後衛沒有直接上搶,而是想要卡住了高啟往內線的傳球角度,很聰明,切斷聯係。”

高啟掐算著自己與對手的身位間距。

對手靠近的瞬間。

他一個急停,高大的身材差點沒控製好重心,踉踉蹌蹌。

此刻的羅馬小隊友多麼希望他可以短個十八厘米。

大模型的缺陷,難以避免。

曼聯UI18的小後衛的身體協調能力很強,猛地刹車,控製好重心,但還是漏出了內線的傳球空檔。

僅僅是半個身位的空檔。

啪!

足球離開了高啟的左腳。

貼著草皮,掠向禁區弧頂處。

羅馬U18的中鋒-大衛,背身倚住了對方防守球員,艱難接球後分向右路。

此時的紅狼青年軍,以多打少。

隨時送出致命一擊。

...

卡靈頓基地的四麵看台,紅魔球迷發出了一陣驚恐的呼聲。

曼聯U18的門將不是蠢蛋啊。

不是動不動就目瞪口呆、呆若木雞的木樁。

麵對羅馬U18邊前衛的內切單刀。

小門將右膝著地,右腳彎曲,張開雙臂,讓身體形成一個“K”字。

K型封堵。

2010-2012兩個賽季,五大聯賽統計,門將麵對邊路內切單刀成功率最高的撲救方式即是:K字封堵。

當然,這個數據很大程度上...是被曼聯一線隊的天才門將-德赫亞“刷”上去的。

...

“可以打門了!”

“還在磨蹭什麼啊?”

“沒角度了啊!”

真的沒射門角度了。

倒三角的傳球路線也被最後一名曼聯中衛封堵住。

再磨蹭下去,就喪失了這次進攻的機會。

光頭伊萬在場邊手舞足蹈、大吼大叫...聲音轉瞬間便被觀眾們的驚呼淹沒。

下一刻。

羅馬小邊衛看到遠門柱方向,出現了一個高大的黑發身影。

對。

就像訓練時的那樣。

高啟總會及時出現在終結點。

...

足球比賽中,一次成功的動態傳接:不僅僅是傳球者一個人的功勞,接球者的跑位也做出了貢獻。

傳球的空間,就像黑夜中的手電筒,對方的封堵能夠遮蔽光線,己方跑出的空檔,能夠凝聚光線。

啪!

平平無奇的傳球。

在半空中兜出了一記平平無奇的軌跡。

曼聯U18大部分小將已經落位了。

偏偏那個高大的黑發身影,出現在了遠門柱的真空地帶。

手電筒的光,穿透了縫隙。

高啟猛蹬草皮,起跳,用腦袋頂向足球。

一路盯防的曼聯後衛,無能為力,恨不得自己能長二十厘米。

四麵看台的紅魔球迷,心不由一緊。

“漂亮!”

“哎呀,橫梁...哇!足球還是彈進了網窩!”

“羅馬U18打破僵局!”

“高啟!!!”

高啟的頭球質量不高,足球飄飄忽忽地砸在橫梁上,折射入網。

方才還在近門柱防單刀的曼聯小門將,儘最大努力...也無法阻止比分的改寫。

0:1!

卡靈頓基地似乎沉默了一刹那,隨即爆發出潮水的掌聲。

紅魔球迷從來不會吝嗇讚美!

...

高啟拍了拍額頭,沒有獨自慶祝,第一時間擁抱了給自己送出助攻的隊友。

他決定要把頭球也加入到每日的訓練內容中。

為什麼近些年的小球員,頭球能力都那麼差?是因為小朋友練習頭球有概率會引發積累性或長期性的腦部損傷,尤其是15歲以下的小朋友腦部發育還未完全。

“高,你跑得真好!”

“高,你的腦子轉得真快!”

羅馬小將們激動慶祝,在主裁判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跑向中圈。

場邊的光頭伊萬異常興奮,不僅僅是因為進球,還因為442陣型的奏效。

“圍繞著高來踢!”

“他在進攻端能夠很輕易地幫球隊建立優勢。“

....

博格巴望著高啟的背影,一臉的不服氣。

驕傲的心,被掀起了一絲波瀾。

‘就這?’

‘這個東方小子爆發速度慢、身體協調一般、還不會過人...憑什麼能先進球?’

小黑蛋是很容易把心情寫在臉上的人。

多年以後,他麵對采訪時也承認過:“我從小是阿森納球迷,我不喜歡傳球給隊友,傳球得看心情,我不在乎彆人看法,這是我的風格,我是世界杯冠軍!”

嗶!

伴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

比賽中圈重開。

林加德開球回傳給到博格巴。

任憑曼聯U18主帥-沃倫怎麼罵...小黑蛋還是自己悶頭帶球往前衝。

沒有任何組織梳理。

博格巴想要像以往青年隊比賽那樣,自己帶球,來解決球隊的整體推進問題!

比足球小將還要足球小將。

...

“曼聯天才的奔襲,充滿了力量感!”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種美,生命的美!”

“麵對三名羅馬小將的攔截,博格巴輕巧把球往後一拉!半轉身再一撥,從人群中衝了出去!”

“天才!”

“觸球精度太高了!”

“足球曆史上,從未出現過‘控製半徑如此長’的一米九中場!”

“他對近身空間和時間軸的把握,已臻至化境!”

“難以想象,他今年隻有18歲。”

ESPN的解說員,語氣激動。

能夠解說天才球員的表演,也是一種享受。

...

高啟很興奮。

即使被博格巴擺脫,他在奮力回追的過程中,也仔細觀察著小黑蛋的步頻和動作傾向。

暗暗下定決心:回去一定要找小黑蛋的錄像學習。

能學會就好咯。

自己和他的身材模型,相似度太高了。

高啟完全不擔心自家後防會出現問題,羅馬U18的青年歐冠成績,是靠防守打出來的!

何況麵對一個獨狼博格巴。

...

片刻後。

曼聯還未威脅到羅馬的14區,博格巴腳下的球就被羅馬小將們協力搶斷。

足球是團隊運動。

再天才的幼年體,也難以挑戰亞平寧傳承數十年、不斷進化的防守體係。

曼聯U18主帥-沃倫,坐在教練席,一臉生無可戀。

莫名其妙的,內心開始幻想:要是讓博格巴這小子以後取得一點成績,哪個教練能壓得住他?

...

“足球有時候就像是回合製遊戲。”

“接下來,進入羅馬U18的自主進攻階段。”

“注意看。”

“推進過程中,他們的陣型結構很穩。”

“不錯,高啟在這個階段不吃球權,遊弋在兩線之間,抓對方中場防線背後的視野盲區。”

“我發現了,他的體能很好...能夠長時間頻繁切換跑動節奏。”

反擊戰作為第一策應點,吃球權。

自主進攻戰牽製拉扯,不吃球權。

這就是光頭伊萬圍繞著高啟構建的“魔改版442”。

除非哪天高啟擁有博格巴的過人...那才是“完全體的442永恒之陣”。

...

高啟沒有亂回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