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林匹克球場,歡呼聲此起彼伏。
同城德比的火藥味,終於在“拚刺刀”階段,彌漫出來了。
按照教練組的安排。
羅馬的高位壓迫,沒有組成協調的網狀。
鋒線三人組:博揚、拉梅拉封堵後場向兩側的出球,兩側傳輸線路被堵,拉齊奧中衛想要往前推進尋覓出球空間時,高啟就上去肉搏。
中場四人組:一對一貼身,如影隨形,擠壓程度相當於高峰期擠地鐵。
這個打法,是由拜仁時期的範加爾所創造,在當年那個曆史時期的適用性非常廣。
全歐洲都能用。
實戰中隻要針對一下對麵的陣型結構,稍微優化魔改,調整對位人員。
因為那個時代大部分勁旅的後防線,站著的是傳統中衛,出球能力極差。
2011年。
魔獸世界的奶媽,都要一邊治療一邊打輸出。
你們歐洲足壇的中衛也要一邊防守,一邊組織串聯梳理進攻。
...
雷亞很煩。
他有點懷疑自己跟不上時代了。
明明是準備“圍剿”高啟,偏偏羅馬又進行了戰術調整。
自己的中場反而被圍剿了!
66歲的老頭沒有獨自思考,轉頭就奔向教練席,繼續開會!
不可能。
怎麼高啟那小子在場上,羅馬就變得那麼“聰明”了?
...
比賽第20分鐘。
他把幾名弟子喊到身前,麵授機宜。
比賽一恢複。
還是藍鷹球權,後場出球。
拉齊奧兩名中場猛地往外側移動,帶開了德羅西和加戈。
“哎呀!”
“空檔漏出來了。”
“同樣是讓後衛鏈接鋒線!”
“克洛澤!”
“連停帶過,擺脫了克亞爾!”
“這就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啊,哪怕球隊在戰術層麵處於下風,超級巨星會通過個人能力來改變局勢!”
奧林匹克球場,輪到羅馬球迷發出驚歎聲。
34歲的德國射手,越老越妖,動作簡潔高效。
隻可惜在俱樂部踢球的時候,克洛澤身邊沒有穆勒那個類型的前鋒。
“羅馬防線的重構速度很快!”
“克洛澤陷入包圍圈後,左右兩側沒有接應點。”
“隻能回傳。”
“拉齊奧又陷入了惡性循環...”
克洛澤近些年的職業生涯,被評價為:在國家隊天神下凡,在俱樂部平平無奇。
但他已經很成功了,從小木匠到世界杯傳奇。
...
時間流逝。
衝突愈發激烈。
隻不過,有的衝突點比較奇怪。
第28分鐘。
拉梅拉和場邊的拉齊奧教練組發生爭吵,兩家俱樂部數十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推搡。
安保人員立馬出動。
平息混亂後,主裁判衝著拉梅拉和拉齊奧一位助教各出示了黃牌。
比賽第32分鐘。
海因策去撿界外球的時候,不小心撞到攝影機。
這貨暴脾氣一來,邦邦給了攝影機兩拳,還罵了幾句攝影師。
球迷們對這個畫麵有點似曾相識,海因策是第幾次捶攝像機來著?
主裁判懵逼了幾秒,果斷出示了一張黃牌。
...
中場休息。
博揚拉著高啟去場邊喝水。
一邊走一邊低聲說道:“我們這些新加盟俱樂部的球員,在德比戰很難共情,但要一定裝裝樣子,例如海因策捶攝像機,我們也要跟著上去...”
喜歡是一種慣性,仇恨則是要不斷鞭策自己。
高啟點點頭,沒有完全理解。
跟上去?一起邦邦兩拳攝影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