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斯塔爬起身,整理了一下發型。
拍手鼓勵了一下小徒弟-蒂亞戈席爾瓦。
傳奇中衛還是老了。
傷病纏身。
大多數時候隻能靠意識預判來阻擋對手的攻勢。
範博梅爾和隊友們伸手致歉,因為自己的丟球,才導致了高啟的衝鋒陷陣...
他前段時間炮轟拜仁當初不給自己公平競爭的機會,結果近期在意甲頻頻出現失誤...老了,大器晚成球員也扛不住歲月的洗禮。
...
“聖西羅球場草皮的質量很差嗎?皮亞尼奇怎麼無緣無故摔了一跤。”
“受氣候影響,這個季節的米蘭城比較濕潤。”
“巴薩向歐足聯投訴聖西羅的草皮,被歐足聯駁回了。”
“市政廳得舍得花錢好好維護球場啊。”
天空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起了濛濛細雨。
米蘭球迷的激情沒有被澆滅,四麵看台的聲勢愈發浩蕩。
...
教練組在賽前會參考天氣預報。
天有不測風雲。
這個季節偶爾會發生大雨傾盆導致停賽的狀況。
足球在綠茵場上傳遞著。
濛濛細雨沒有給雙方球員帶來太明顯的影響。
阿萊格裡的AC米蘭,火力猛烈,是全亞平寧進球數最多的俱樂部,但是推進階段張弛有度。
不是那種喜歡把你按到在牆上展開圍毆的踢法。
而是把你拉出來,再繞後踹你屁股的踢法。
...
比賽第26分鐘。
蒂亞戈席爾瓦後場接到門將的傳球。
高啟迅速壓了過去。
博列洛則是衝向內斯塔。
羅馬兩個大中鋒,不以爆發速度見長,搶球成功的希望不大。
目的還是乾擾米蘭的後場出球節奏。
“範博梅爾撤回來輔助出球,兩名邊後衛往前衝,米蘭切換到了三中衛的形態。”
“中場的阿奎拉尼也跑起來。”
“AC米蘭還是走邊路!”
“羅馬有經驗了啊,陣型沒有太靠後,中路屏障拉得很寬,後防線收縮...”
伊布很聰明。
他觀察到羅馬陣型的變化傾向,迅速撤出兩線,悠悠哉哉地靠向左半場。
他的跑動量,時常被媒體詬病。
不少名宿也批評他懶。
足球進入了羅馬半場的三十米區域。
左路的讚布羅塔,帶球完成突破的一瞬間。
伊布跑了起來,一米九五的身板,邁著大長腿壓向14區!
...
35歲的讚布羅塔,年輕時曾經是遊戲中“BUG”存在。
頂級的雙腳均衡能力。
技術全麵。
什麼位置都能打。
羅馬後衛-海因策,提前卡位,試圖阻止對手的推進;
今夜恩裡克排出了三中衛陣型,經驗豐富的海因策又要幫後防小弟擦屁股。
這個阿根廷老將今年也34歲了,年輕時是頂級邊後衛,攻弱守強,脾氣非常暴躁。
“兩位老將的對決!”
“哇!”
“讚布羅塔過去了!不愧是當年最會過人的邊後衛!”
“空間出來了。”
“伊布的位置很好啊!”
“阿萊格裡的AC米蘭,最常見的一幕,把對手的後防線扯出來打!”
...
伊布伸出大長腿,把球停下。
麵對衝上來的克亞爾和加戈。
身高一米九五的米蘭大中鋒,從容不迫。
靈巧踩球。
轉身擺脫。
雙腳仿佛在拉小提琴。
“帥翻天!”
“誰說大個子不會過人。”
“伊布一出道,就改變了人們對大中鋒笨拙的刻板印象。”
“羅馬的中場線和後防線要被攪亂了啊!”
“哎呀!”
“伊布加速!突入禁區!”
“德羅西什麼時候撤回來的?經驗很老道,阿萊羅西奧也站到了近門柱附近,羅馬對AC米蘭的進攻方式還是有研究的!”
聖西羅球場再次發出狂熱的尖叫聲!
高速狀態下的伊布。
一個急停。
晃倒了德羅西。
還沒完。
一米九五的米蘭中鋒,用插花腳送出了致命一傳!
身披紅黑球衣的小黑蛋,再次魚躍衝頂!
直麵空門!
啪!
足球擊中立柱,飛出了底線!
聖西羅球場,一片短暫的惋惜聲後,掌聲雷動!
...
直播間。
-【伊布一米九五,這樣急停變向?他的膝蓋怎麼沒事?吃得住嗎?】
-【伊布小夥子這種踢法,職業壽命會很短!】
-【冷知識,伊布比卡卡大一歲,比羅納爾迪尼奧小一歲。】
-【NBA那些兩米多的球星,不是天天急停變向嗎?更頻繁!】
-【隻要不是像大羅那樣用“鐘擺過人”,傷不了。】
-【有幾個人能像大羅那樣踢球啊!】
-【高啟這場比賽要輸了,年輕人輸輸球沒事。】
...
高啟剛剛回防到大禁區弧頂處,見球門沒事,連忙折返往回跑。
這場比賽的難度有點高。
AC米蘭本賽季是意甲爭冠級彆的隊伍。
伊布的前場牽製能力、羅比尼奧脫離鋒線後的前後場反插、內斯塔領銜的後防線。
戰術層麵:這個時期的阿萊格裡...也甩恩裡克幾條街。
高啟一邊跑,一邊觀察著米蘭老將們的走位,想到賽後的表現結算...頓時鬥誌昂然。
...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隨著雨勢,雙方沒有多少危險進攻的機會。
局麵演變成“慢節奏”的絞殺戰。
兩邊的老將們,在聖西羅球場拚勁十足。
高啟和蒂亞戈席爾瓦又進行了三次地麵對抗,沒有人被掀翻,看上去更像是“友好地”抓抓摸摸。
米蘭中衛不再輕易地變化重心,肉搏戰中漸漸占據上風。
嗶!嗶嗶~
主裁判吹響了上半場結束的哨聲。
綠茵場上的兩色球衣,沾滿泥濘,分不清汗水與雨水。
...
羅馬更衣室。
恩裡克不知道時候鑽了進來,拖來戰術板,快速撥動磁旗。
“AC米蘭的陣容太老了,70分鐘之後我們的體能會占據上風!”
“雨越下越大,聖西羅變成了一片爛菜地,不要打太多的地麵配合!”
“下半場,高和博列洛往他們禁區擠,我們起高球砸他們!”
“德羅西和皮亞尼奇在外圍多嘗試遠射!”
“多簡單的事,你們一定做的到!”
羅馬球員紛紛點頭。
他們早已習慣這種“網友教自己踢球”的戰術調整。
高啟也跟著點頭。
手中的小本子勾勒出了圈圈點點。
他在抓緊時間複盤著上半場的比賽細節:
範博梅爾這個點已經抓不了,還能抓住哪個點來幫助球隊建立進攻優勢?
羅比尼奧?
拖後前鋒?
反插路徑?
終結空位?
視野中,桀驁的曼聯7號背影,若隱若現。
坎通納。
大空間感知最敏銳的九號半。
...
另一邊。
米蘭更衣室。
阿萊格裡像個大學教授。
“羅馬上半場的壓迫網更像一個W。”
“巴薩的壓迫網更像一個Z。”
“巴薩的高位壓迫是為了讓我們進入它的節奏,羅馬的高位壓迫是為了不進入我們的節奏。”
“我們在出球階段要注意高的壓迫傾向,兩名拖後型中場不需要頻繁後撤輔助出球。”
“羅馬防線站的很死,我們在推進過程中要欺騙他們的陣型重心,騙出弱側後迅速轉移!”
“恩裡克下半場肯定會趁著雨勢來打長傳衝吊。”
“但是他們沒有那種擅長利用反跑空檔抓落地的前鋒!”
“羅馬的高空轟炸會很單一,我們應該...”
有的球員聽不懂。
不過他們也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