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脫胎換骨,五勁化元(2 / 2)

陸鳴淵這一拳與她碰撞在一起,兩人之間爆發出刺耳的氣爆音。

一拳之後,兩人再次後退。

紫芸退後七八步,可陸鳴淵僅是退後了一步,便站住了身形。

他看著自己的拳頭,若有所思。

“殿下實力過人,奴婢不敵。”紫芸的神情格外詫異,恭敬行禮道。

六皇子殿下能以洗髓境中期戰脫胎後期,這份實力已經足以讓她震驚!

陸鳴淵卻是搖搖頭,對自己表現不滿意,對著修煉成《太荒龍象勁》倒是有些喜悅,輕聲道:“還不夠,這是修煉了《太荒龍象勁》的功勞,運用了一絲龍象之氣,不然不可能擋住你剛剛那一拳。”

他清楚,如果沒有焰骨陽花滋潤武道勁氣,青猛牛魔丹錘煉血肉,哪怕有龍象之氣,對上紫芸,還是有不小的難度。

還需要繼續修煉。

無論局勢如何發展,壯大自身準沒錯,隻有自身夠強,才能應對一切危機。

若是他躋身武道十二境天人,返璞歸一,大道初成,還需要看彆人的臉色嗎?

若想讓人聽得進去你的道理,自身拳頭得硬。

某種程度上,拳頭就是道理。

經過這一來一回的喂招,陸鳴淵心生感悟,同時感覺氣血翻湧,開始繼續吸收青猛牛魔丹的殘餘藥力,說不定有意外驚喜,可以突破到脫胎境。

脫胎換骨,五勁化元。

便是脫胎境。

這一句話,來源於一位前輩修士“造就千金重骨、方有一兩氣”的說法。儒教修士在此境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儒家重視養育浩然正氣,一般而言,運氣數量比其他人都要略多,質量也更好。

這裡的五勁,指的是人體肉身的五個組成部分,分為是“皮肉”、“內臟”、“骨髓”、“血液”、“心臟”。

脫胎境算是下七境武夫的第一個分水嶺。

從此刻起,能開竅納氣,開始從天地間汲取靈氣,人體三百六十五個竅穴,就像三百六十五座天然而生的洞天福地。

與丹田勁氣相融合,然後孕育武道元氣。

道修吐納天地靈氣,凝道炁,修道基,構築心胸長生橋,進而叩問大道之門。佛修聽禪納坐,吃齋誦佛,出世了卻因果,修煉功德金光。

儒士君子修身養性,養浩然正氣,立命牽引天地,明誌而崇德,以匡扶天下為己任,以拜入儒廟為追求。因為能在儒廟中擺放一座自己的石像,乃是天下讀書人都為之向往的事情。

武夫錘煉元氣,鑄人體武爐,打破肉身潛力,隻能一步步突破,沒有捷徑可言。

而儒、道、佛三道都很吃天賦。

練氣士若是觀山河,悟心境,可以很快突破,或者被真人仙神收為弟子,可以傳授道行,突破很快。儒道文生和佛修也大體如此,需要明悟書中的道理,觀世間疾苦,博覽眾生,才能有所突破。

但是有一點,是武修唯一的優勢。

武修的境界沒有頂峰,可以一直突破自身極限,所謂十五境,隻不過是前人留下的記錄,若有後來居上者,驚才絕豔者,這個記錄是可以被打破的。

陸鳴淵打坐吐納,運轉《血饕天隕經》,直到所有藥力被吸收。

眼前的字數緩緩改變。

「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四層:4000/5000)」

「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四層:4500/5000)」

...

「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五層:0/8000)」

在邁入第五層的一瞬間,陸鳴淵感覺體內的勁氣像是開閘的洪水,開始瘋狂湧動,開始與天地靈氣結合。

融合出來的紅色氣煙繚繞之物,便是武道元氣。

武道元氣逐漸從丹田通向四肢百骸,從心臟,到血髓,再到五臟六腑,最後讓皮膚泛起了道道奇異光芒。

紅色元氣湧現在陸鳴淵的麵龐上,在其身後形成了一輪大日氣象,如同旭日破開海麵,初升現世,迅猛懸空,伴隨陸鳴淵收納丹田元氣,然後驟然間,消隱不見。

紫芸在一旁守候,恰好看到了這一幕,目光震驚。

殿下破入脫胎境了?

而且還凝聚了脫胎氣象。

據她所知,隻有潛力驚人的武夫,才會在突破脫胎境的時候凝聚氣象。

如同那些儒士君子胸中的春秋筆,錦鯉硯,道門的陰神嬰孩,佛庭的金蓮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羅漢類似,都是彰顯修士潛力的體現。

此時此刻,陸鳴淵緩緩睜眼。

內窺體內,發現體內的三百六十五個竅穴,才開了十分之一。

暗自有些鬱悶。

能多少個竅穴,取決了脫胎境,乃至鑄爐的戰力如何,這表現確實有些差。

“六皇子殿下,出來迎接聖諭吧。”

就在兩人各想各的時候,清燭殿的大門之外,傳來尖鴨嗓的太監聲音。

“聖諭?哪裡來的聖諭?”

陸鳴淵十分不解,父皇不是還在東夷島那邊嗎。

難不成父皇回來了?

...

還有一章,晚一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