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早已暗中彙聚在文淵閣之外,沒有出聲打擾,默默觀察。
而陳恪還在閣中調養胸中蘊養的浩然正氣,對外界之事,混無所知。
因為他發覺有體內一縷玄鳥之氣似乎活了過來,吐出一道靈明之火,幫助自己熬煉文氣。
“氣運反哺,玄鳥為其凝練文氣,這真是天大的機緣!”
閣外趕來的諸多大儒見此一幕,皆是羨慕不已。
儒道第一境養身,需要很多文氣積累,除了積累,還要淬煉,十分的困難,越到後麵越難淬煉。
而如今的陳恪觀閱藏書太多,身上文氣難免繁雜,身體會受不了。
現在玄鳥用神火幫其淬煉,凝實鞏固,打造根基,不正是大機緣嗎?
陳恪隻感覺一股玄奧強橫的火焰靈力進入體內,蒸騰氣海的文氣,境界瞬間從君子境入門的層次攀升至君子境巔峰。
文氣不斷濃縮,被神火淬煉,漸漸變成了一堵泉眼。
文氣之泉。
凝練了天道賜下的所有文氣,宛若真正的靈泉一般,可以做到文思泉湧。意味著,他入品儒道得到的文氣磅礴如海,這是其他任何一個養氣境儒修都不能比擬的。
一般的第一境儒修,實力不顯,若是文氣耗儘,就如同一個普通人,手段儘失,隻能任人宰割。
但如果是陳恪這種,氣海生出文泉的儒修,就根本不怕這種情況。有文泉不斷輸出文氣,遠超了九成九的儒修。
並且他感覺,自己胸中的浩然正氣在源源不斷的湧出。
君子境,是儒道第七境。
此境乃是儒修精神力修煉到頂峰的象征,以三寸不爛之舌,可以做到駕馭外物,虛空禦筆,甚至能影響他人的意識和價值觀,能講能輸出,說的話讓人百口莫辯。
所以隻需知一點。
儒修不像武夫和練氣士那樣,用肉身力量,法術神通,匹敵妖獸,鎮壓不祥。
而是用自身浩然正氣,牽引天象,誅殺違逆大道之人。
正當閣外諸公眼睜睜陳恪儒道入品的時候,天空中降下數道身影,伴隨各大異象傍身。
尤其那一朵金色神蓮,宛若太陽,普度眾生,照耀萬靈。
大殿中一時間氣浪翻湧,諸多為官的怔怔的看著這一幕。
不知何人前來。
大炎四大供奉之一的人屠守在帝宮之前,鎮定自若,並不慌張。
既然國運反應,說明不是妖魔邪道前來,而是大炎內部之人,能進入皇宮,說明得到了帝京三院修士放行,以及內閣的首肯。
“哈哈哈,好一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我看看是何人,居然有如此氣魄!”
一道爽朗笑聲從異象之中踏出。
一位深藍色長褂,長相消瘦的老者出現在大殿內,引起眾人注意。
不少人覺著眼前這人頗為眼熟,尤其是這一股灑落爽朗的氣勢。
忽然間,他突然想起。
“這是.梁文公!”
“文公來了!”
一位內閣大臣一臉震驚,如同見到偶像一般,好歹也是一介二品大員,居然急匆匆的上前拜道:
“學生見過梁老!”
此言一出,門口頓時熱鬨了起來。
“梁文公,可是‘恰似孤雁萬仞山’的梁伯雁?”
“這可是湘南書院的大儒啊!當年先帝親賜的國公爵位。”
“見過先生!”
很快,一個個官員連連問好,隻為混個眼熟。
梁伯雁作為湘南書院的大儒,誰不知曉,湘南書院可謂大炎最猛書院,每年湘南府、豫章府考取進士的最多,占了大炎取士的三分之一,湘南書院功不可沒,這朝堂之上,好多官員都是他的學生。
陳恪在文淵閣見到這位慈祥的老者,則是既驚訝又奇怪。
他連忙,不知什麼時候閣外已經聚集了這麼多人。
驚訝的是,這些大儒神龍不見擺尾,隻有在書院裡講課的時候才能有幸看到一麵,而且絕大多數的時候,這些大儒都不會親自講課,而是親自挑選可塑的弟子。
如今,他居然在門口,看到了一位天下聞名的大儒?
真的假的?
陳恪感覺自己跟做夢一樣,一切仿佛都不真實。
這就很奇怪了,堂堂一介大儒,跑到這裡來做什麼。
難不成是被自己引過來的?
陳恪心中猜測。
梁伯雁見眾人如此歡迎自己,撫須笑道:
“今天來的人,可不止我一位,老夫是陪同其他人前來,其中一位,即使是老夫,也不能奪了他的麵子。”
見梁文公如此謙虛的話語。
朝廷百官紛紛好奇的看向天空之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