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見過兩位神仙姐姐。”
他上前打了個招呼。
青衫女子拍了下腦袋,想起來,輕笑道:“我記得你,你是城隍廟的那個窮酸小儒生。”
“青兒,不得對先生無禮!”
白紗女子嗬斥之後,對著陳恪極為客氣道:“你是文聖一脈的弟子吧,我乃玲瓏宗玉玲瓏,久仰先生大名。”
她看出此人氣息浩然,悠揚綿長。
顯然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儒生,而是一位君子。
這位文聖新收的弟子,整個帝京傳的沸沸揚揚,基本上沒人不知道的。
陳恪也沒料到白衣女子會如此客氣,有些不適應,還是問了聲好:“我確實是先生座下弟子,不過隻是記名弟子,兩人不必如此客氣,我觀二位可是剛從道院之中出來?”
“正是。”
玉玲瓏微微頷首。
“剛從祀堂上香出來。”
陳恪算是了解了。
大炎王朝的仙家勢力,會不斷跟王朝官府打交道,以各種方式換取那些靈氣相對充裕的山清水秀之地,然後打造成一方福地,例如各種雲海島嶼、空中閣樓和仙峰蒼海,然後招收弟子,恩澤永存,綿延百年。
綿延百年的基本條件是香火不斷,香火一方麵是靠人才引進,另一方麵則是在王朝之中的影響力。
所以大多王朝往往會利用這一點去牟利斂財,派發一種特殊貨幣,名為神銅,買賣山頭,有些隱蔽山頭裡麵就會出現福地洞天,皆是古人留下來的。
王朝需要這些仙家勢力給自己培養出足夠多的人才,也不會割的太狠,彼此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
而那些山水正神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那些人間神邸守衛自己的疆土,免遭歹人霸占。
大炎敕封山水正神,為神邸立廟,並非朝廷一意可決,受封者大致分為三種。
一是山水當中有妖魔作亂作惡,實力強勁,朝廷會招撫,若能商議妥當,就能成為助力,妖蛟為廟,精怪為廟,為一方土地降雨,比如龍王廟,土地廟。
二是地方賢德,有頌揚千裡的大人物,生前凝聚了民心願力,受到了一方天運認可,朝廷會追封立廟,記錄在地方縣誌上,代表官身,青史留名,隻要有人記得,就可以存在許久,綿長悠久,比如城隍廟和文昌閣,金身寺廟。
三是天生成精,洞天福地自身孕育的,力量之強,可掌握一方天地大勢,即使沒有朝廷,也能掌握一方氣運,比如大江之中的水神。
此時的雷池道院之中。
“見過副山長。”
“嗯。”
一襲白衣道袍的許長卿慵懶的答應了一聲,財大氣粗,大袖一揮丟出不知多少袋銅錢,背著一大籮筐的泥塑小人,有金有銀,來到祠堂之中。
站在其中一位香火像之前,眼神閃過厭惡之色。
“采陰補陽,以丹為本,也想追求長生大道,五行道觀怎麼會選擇四皇子。”
他肩負代表道盟考察京城,擇人支持。
如今過去半年,卻沒有合適人選,他也沒有貿然做出決定。
許多宗門催促自己選擇隱而不發的四皇子。
他卻偏偏瞧不上。
就是沒放香火小人,一直拖到了現在。
可是如今道門那邊卻催的越來越緊,說什麼觀天命有異,速速做抉擇。
真是煩死他了。
重新選擇四皇子,帶著一籮筐的小人,來到四皇子這一脈麵前,他還是忍不住惡寒。
如今二皇子,八皇子,七皇子選擇的人最多,小人數量也最多,如遍野山頭的鬆樹。但也基本放不下了,得到的香火回報也最少。
要怪就怪他們道門失敗了一次,還拖拉了這麼久。
大皇子和三皇子一開始也很多,但是現在小人像許多都破碎了。
許長卿慢條斯理的將一個個泥塑小人放在四皇子一脈那邊,很快也滿了,畢竟不是所有宗門都有參與此役的資本。
他緩緩打量周圍。發現有一座小人石像,明明隻有一座,卻赫然發出光輝,神蘊栩栩如生,顯然已經初具規模。
他掃了一眼頭上牌匾的小篆,神色意外。
“居然六皇子一脈?”
“我記得紫陽真人不是推算過了,他運勢不是消散了嗎?”
“是因為冠軍侯武運和儒廟文運的影響吧。”
他沉思了一會兒,掐轉道訣,開始卜算過去。
“居然不是,那就奇怪了。”
微微眯起眼,繼續掐算,想算算未來,卻什麼也算不出來。
漸漸的,他額頭浮現出一滴汗珠。
他道行太淺,自身的大道不夠算?
真的假的?
“呼。”
他輕吐出口氣,不再掐算,害怕天機反噬。
最終還是忍不住,將諸多道門石像中的一個拿出來,將天師府的金色精雕石像放到了這座簡陋石像的前麵。
感謝“了反打字名”“~毅~”的大額打賞!
感謝“了反打字名”“霧凇仙道”“Harry小公主”“月圓之夜誒嘿”“某鹹魚的冒險”“~毅~”的打賞。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