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身為文聖三弟子的水鏡先生,念著陳恪口中的新真言,微微低喃:
“我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心學的三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超過了大部分聖人教誨。
不少大儒看著天上的驚雷,顯然這句話已經得到了天道的認可。
他們神色迷茫,有很多理學一脈的學子,不斷低聲念叨著:
“難道我們真的錯了.”
“天理.難道真的不可信?”
“本我之道.才是對的?”
“轟!”
忽然,一道金色雷霆落在陳恪的身上。
在他的身上不斷流轉,宛若成千上萬的金色龍蛇。
這些細若遊絲的電弧彙聚成了一個新的儒家真言——“知”
金色文氣彙聚的“知”,很快遁入了陳恪的體內。
這一幕,讓現場大儒當場震驚。
“居然是兩個本命字!”
“據說隻有十三境的聖人,才有可能凝聚兩個本命字!”
“天道也認為陸鳴淵是被冤枉的?”
水鏡先生眼中浮現出欣慰之色:“兩個本命字,起碼已經有了成聖的條件。”
同時,他挪向陸鳴淵的目光中,充滿了思索。
陸王心學的三道真言,皆是被天道認可。
也側麵證明了陳恪的話語是正確的。
看來這一次,天道是真的站在陸鳴淵這一邊。
一個剛剛出世的陸王心學,能招來如此大的動靜,顯然儒道即將變天了,大炎將注入新的氣象。
他身為南離帝師,還要考量一番。
自己雖然號稱醇儒,憑借文聖一脈出仕治國延伸而出的“修身齊家治國”,能擁有如今的地位,想更進一步,難於登天。
如果說淮安王真的有辦法能讓陳恪參悟大道,那這份智慧,不容小覷。
必須跟文聖交涉一二。
不能與淮安王交惡,甚至,還要與其交善。
如今國學雖是四大學派之一,可已經逐漸式微了,被不少大儒批成是功利主義的工具,隻知道做官科舉,不知經世致用,還吹捧其他百家的學問,不尊儒學,無異於忘祖之舉。
為此,先生隱世數百年,想要破解此法。
可還是失敗了。
趁著文聖閉關百年的時候,理學出世,大行天下。
一個學派的興起,就代表了上一個學派的衰亡。
心學的崛起,是對理學的抨擊。
水鏡先生極為看好陳恪,以及對方背後的淮安王。
憑借陸王心學,淮安王就能獲得天下讀書人的支持,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身側的陸鳴淵見到陳恪獲得第二個本命字。
不禁思忖起來。
聽外公說,皇城門口還跪了這麼多士子百姓,都是抨擊自己不配得到赦免,請求聖上收回成命的。
這道金色天雷,不僅讓陳恪凝了第二個本命字,還讓他們成了小醜?
看來這大勢不可阻攔,天道都跟自己對著乾,是執意要自己出冷宮了。
“你們看。”
“齊先生要破境了。”
此時此刻,盛京書院的動靜也不小,有書院士子開口指向齊行硯。
紫幻竹林之間。
一層層聖輝灑落在齊行硯的周圍,化作一重重的光芒,如同湖中漣漪,重重蕩漾而出,光芒越來越熾烈。
“看來心學,與你的大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出世,解答了你的一些疑惑,說明你的道,確實無錯。”
在一側旁觀的儒廟禦史,澹台明盯著胡須飛揚的齊行硯,一臉微笑道。
“托了他的福,我心即是理,正是老夫追求的人人如龍之大道。”齊行硯麵帶笑意道。
澹台明微微頷首。
齊行硯的大道乃是願天下寒士,人人如龍的大道,此道很是寬敞光明,卻十分難走。
因為得不到各大王朝的認可,大部分王朝都是以世家貴族為主,豈有寒門的位置?
但心學的出世,打破了這個局麵。
我心即是理的本我概念,補充了齊行硯的大道根基,學說也變得紮實,讓人人如龍變得更有說服力,所以才讓其成功證道,躋身第十二境。
伴隨漣漪越來越大。
一重重波及千裡之地。
齊行硯籠罩在聖輝之下,顯得格外不同。
而他的氣息,也在這一刻產生蛻變。
是的。
齊行硯要成聖賢了。
陳恪向世人闡述了陸王心學。
從而齊行硯也有一些感悟。
再加上天道降臨恐怖的大道之力,讓齊行硯徹底踏入聖道。
聖賢前麵之所以有一個“聖”字,是因為其證道圓滿,擁有了比肩聖人的實力,儒家聖人,口含天憲,一言一行,可以讓天道降下懲戒,鎮壓忤逆之人。
身為聖賢,也擁有了牽動天象的能力。
轟隆一聲!
終於。
就在刹那間,恐怖的氣浪自齊行硯身上爆發而出,席卷出去。
聖賢的氣息。
也在這一刻瞬間彌漫在帝京城內。
大炎誕生了一位聖賢。
儒道需要精氣神三者合一。
也要完成三不朽方可成聖。
齊行硯,如今已經明悟了聖道,達成了其中一條。
“我等拜見聖賢。”
盛京書院的書生士子,皆感受到書院裡麵有一股衝天而起的浩然正氣,紛紛趕來,看到中央的齊行硯,開口朝著先生深深一拜。
儒道第十二境。
再往前一步就是真正的聖人。
聖人有三不朽。
立功。
立德。
立言。
齊行硯如今已經達成了其二,隻差立功圓滿,就能成聖,可謂是一踏入十二境,就站在了頂峰。
或者說,這本就是他應得的,如果不是大炎皇帝這些年的疏遠,大皇子一脈的氣運反噬,借著一口心氣,他早就該順利成為聖賢。
齊行硯的腳踏出一步,一旁的澹台明就看出了他的意圖。
“剛剛躋身十二境,你就要去皇宮?看來我之前說的話,你沒有聽進去。”
齊行硯沒有絲毫悔意,平靜道:
“大道之爭,三教為棋,大炎必須終結眼前的一切,這一趟,我必須去。”
澹台明聞言,沒有阻攔。
齊行硯縱身一躍,消失在盛京書院。
澹台明目光深邃道:“你不是不明白真相,隻是不願坐視悲劇的發生。”
忽的。
皇城大門。
聖光拂照,跪在皇城門口的士子百姓,見這一幕,皆是抬頭,宛若見天神下凡。
“什麼人哦.居然是齊先生!”
“是他,沒想到他老人家居然成了聖賢!”
“他就是大炎新誕生的那位聖賢?剛剛那道強大氣息就是他散發出來的。”
齊行硯看著這些被人利用的士子百姓,淡淡道:
“全部回去吧。”
“一切已經結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