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舉國之戰,赤金命格「真龍天子」,大世爭鋒,我得天命(1 / 2)

此時的朝堂。

聖明宮。

文武百官在沉凝的氣氛中穿過午門,佇立在每個人固定的位置,諸公來到恢弘華麗的大殿。

今日的朝會,其實有些晚了,因為是臨時有情況,天亮之後,宮裡才通知京官上朝,聖上有令,不許以任何借口請假,包括生病,隻要沒死,抬也得抬進宮。

諸公大部分是老油條,縱身官場數十年,他們深知,肯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京官們有條不紊進了大殿,隊伍整齊排列,寂靜無聲,這時,本已經辭官的內閣首輔袁玄罡,卻出現在聖明宮門口,緩緩走入大殿之中。

他讀完了陸雲卿留下的信。

這位昔日黑發硬朗,氣色紅潤的鐵血帝王,此時仿佛大限將至,命不久矣的老人家。

“先生常說,所謂帝王之道,可為一家而棄一人,亦可為一城而棄一家,甚者,為一國而棄一城乃至數城。一直以來,我始終奉為真理。”

永安帝默默的看著這一幕,收斂起臉上的情緒,重新變得無悲無喜。

隻有無數像齊老先生這樣為國為民的讀書人,才是真正讓各大王朝,以及妖魔不能來犯的原因。

單說大軍折損的問題,算上邊關損失慘重的傷亡,就已經是當頭一棒的打擊,更不要說一位聖賢的隕落,足以動搖國本。

“好的,我知道了。”

“屬下告退。”

八弟釋然的死去,選擇了成全自己,可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目前還在調查之中。”袁玄罡低頭道。

陸鳴淵感覺體內血液經過胸口,仿佛獲得了重獲新生的力量,發出淡淡的金光,變得神聖起來,可以看到胸口無數道光流彙聚而成的黃金長河!

一股無形的大道氣息在他的身上湧現。

一根雪白狼毫筆。

可是提示,卻不會因此消失。

“可有證據?”

「煉化度抵達5%,解鎖命格特質-天命」

人族損失慘重,大炎國力倒退,進入了被大冥支配的時代,每天都要膽戰心驚,而不像現在這般,占據微弱的優勢。

這隻筆,蘊含了陸雲卿一身修為氣機,包括儒道氣運。

陸鳴淵看著眼前的提示,緩緩閉上了眼睛。

信裡是這樣寫道的:

這些日子。

她還是第一次看到殿下露出除了從容樂觀之外的情緒。

「真龍天子」命格加身的一刹那。

在場的所有人,不禁想起了被一百多年前,大炎被兩座天下入侵的一幕幕。

臉上的悲痛,不似偽裝。

那是大炎第二次遭受聖冥和莽荒的圍攻。

袁玄罡出列,上前一步:“陛下,臣還有一事啟奏。”

一談及此事。

她著一襲輕勁黑衣,還是推開了大門。

“殿下?”

一開始,其實群臣也是本能的不相信這個事實,可千裡加急的軍報,不得有假。

他也會悲傷。

「天命:我為真龍,當得天命。得天道氣運加身,可獲得國運異象加持,修為得到大部分國運加持,能保護命主,妖魔不可侵,修為隨著氣運增長。」

永安帝露出了驚異的神情,好似真的不知情一樣。

一刻鐘後,永安帝從殿後進來,此時的他,不再身著在深宮中的便衣常服,而是一襲明黃九爪龍袍。

部分嗅覺敏銳的官員,見此一幕,若有所思。

這一幕,讓朝臣振奮不已。

這乃是陸雲卿的本命法寶。

即使是聖上,都被驚動。

對於這件事,朝廷諸公,基本沒有人能夠冷靜下來。

“肅靜!”

也會內疚。

齊行硯的犧牲,讓諸公心生動搖,集體失態。

駱影發現,這位外界傳的褒貶不一,滿腹謀劃的太子殿下,其實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金剛至尊體被譽為稱尊體質,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它那恐怖如斯的修煉速度和恢複能力。

“一死了之,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但願在未來,皇兄有問鼎九五的那一天。”

原本的銀魚至臻體,開始躋身圓滿。

說完之後,老太監高聲道:“退朝!”

陸鳴淵感覺到身上的氣勢猛然暴漲。

老宦官手持拂塵,尖銳的聲音響起,在空蕩蕩的殿內回響。

在之前,或許壓根沒有人會想到,當年英明神武的永安帝,豈會浮現如此老態,自然是認為聖上還能帶領大炎再鼎盛六十年。

自聖上罷朝以來,大炎國運接連受挫,不是一天兩天了。

今日的東宮府,很是寂靜,駱影發現自己敲門的手,都有些猶豫。

顯然,這位新首輔,是對比了雙方的損失後,一致認為此時的大炎,狠下心來,拚上未來十幾年的國力,出征魔國,隻要將這個雄踞在北境數千年的龐然巨物擊敗,那就是一樁千古功績。

永安帝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就像太子說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言倒是說的極好。”

隨後骨髓心臟從明亮的銀色,開始變成了璀璨的金色!

「赤金命格:天道中興,真龍方生,一氣直壯,五星曜靈。威加四海,統禦八荒,天上帝王,是為人主,大世爭鋒,我得天命!」

早年的紈絝六皇子,完全無法跟眼前此人聯係起來。

【崇文王陸雲卿道心散於大千滄瀾圖,問心局以命主獲勝結束,八皇子身死道消,儒道氣運成為無主之物,龍運消散。】

這便是他的帝王氣象。

現在都不知道兩人的情況如何。

忽然。

緊接著,現任內閣首輔,一位麵容清朗,八字胡的緋袍中年,情緒激動的說道:

“六哥,當你看到此信的時候,我應當是已經輸了此局。不過我並不後悔,反倒是有些釋然,終於不用忍受如此艱難的抉擇,不用背負大家的期望,也不用擔心先生再失望,隻是可惜,我也沒有臉去見寧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