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陽,我劉琦又回來了!(1 / 1)

“是孝直兄啊!”張鬆看清了來人的相貌,笑著將寶劍收入了鞘中。隻見這來人身長七尺五寸有餘,雖然身穿鴻儒一般的長袍大氅,卻身姿矯健,麵容堅毅,尤其是一對眼睛,炯炯有神。來人不是彆人,正是劉璋麾下謀士,姓法名正,字孝直,現官居軍議校尉。法正笑著來到張鬆、黃權麵前:“永年兄,子度兄。在下不請自來,失禮了。”“你可把我嚇到了。”張鬆看著法正,搖頭苦笑道。“怎麼?難道永年兄還怕我將你們揭發了不成?”法正笑道。孟達上前拍了拍法正的肩膀,笑道:“孝直玩笑了!我三人乃是至交,既然來了,不妨聽一聽永年兄的高論?”張鬆看了看孟達,又看了看法正,笑著點了點頭。他是了解法正的,用足智多謀這四個字來形容他也不算過,其才學過人、思維敏捷,且善於奇謀。就是一向自視甚高的他也不得不佩服其才智。但是,就是這樣的人物,竟然不得劉璋的重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法正隻是劉璋麾下的一個小人物,在一個叫做新都的小縣擔任縣令。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法正才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雖然有大才,卻懷才不遇,不僅不被劉璋器重,甚至被州邑中的一些小人誹謗,這讓法正十分苦惱。法正的種種遭遇都讓張鬆慢慢看清了劉璋不善用人、眼光短淺的弊病。“我剛剛聽到了。”法正道:“劉璋是庸主不假,目光短淺也不假,可是劉備也隻是風評較好而已,未經證實,我不敢相信他就是所謂的英主。”“這有何難?”張鬆湊近了法正,道:“我等一起上書給主公,請主公準許我等其中一人出使劉備。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到時候自然會水落石出。”“此言甚善!”法正、孟達齊齊拍掌稱讚。一天後,早會的時候,法正、張鬆、孟達三人果然聯名上書,請求出使新野劉備。劉璋一細想,似乎隻是出使一下,又不會有什麼事情,更不會對自己有什麼損害,於是就同意了,令張鬆出使劉備。臨近出發,孟達、法正二人將張鬆送出城門。“永年兄,這可就托付給你了!”法正將手裡的錦囊交到了張鬆的手裡:“此一去,若是劉備果真是英主,你就將此物獻上,可若是他言過其實,便即刻回來!”“二位放心!”張鬆將錦囊放在自己馬鞍下的包裡,拱了拱手,便拍馬而去。此時的襄陽城外,已是被圍得水泄不通。城外戰旗招展,都大寫著“劉”字。這裡已經被圍困五日了,劉琦投入了將近五萬的兵力,將襄陽團團圍困。而經曆了蔡瑁的慘敗身死之後,反觀襄陽城內的守軍現在隻不過千把人馬。縱使襄陽這座堅城再如何的堅不可破,此刻也是岌岌可危了。劉琦坐在帳中,看著眼前的城池,似乎全局已經在掌握之內。此次攻城他親自出馬,帶了趙大眼、武鬆、祖逖三人;而徐達、魏延、林衝等將領已經被劉琦派出攻打長沙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前番祖逖因擒獲郭闓等功勞,被劉琦提拔為偏將軍。“現在外麵的戰局怎麼樣了?”劉琦問道。趙大眼站在劉琦身邊,說道:“現在我軍已經圍困襄陽五日,期間不停地從四個城門發起小規模的試探進攻,已經消耗掉了城內守軍的大量精力。現在,是發動總攻的時候了。”劉琦靠在胡椅上,沉吟片刻,拍了一下大腿,道:“在發動總攻之前,我軍還要辦一件事情!”襄陽城外有一條寬闊的護城河,連通著城外的漢水,一直連到了城內的內河。在攻城開始前,心性率直的趙大眼自作聰明地向劉琦獻策,稱可以向護城河投毒,讓城內的守軍失去戰鬥能力,到那個時候,取襄陽就是易如反掌。可惜,這樣的餿主意直接被劉琦和軍師劉基一票否決。劉琦還為此教訓了趙大眼整整半個時辰。晚上,劉琦麾下的幾十名士兵在祖逖的帶領下來到了漢水河口,這裡再往襄陽方向走二三裡,就是護城河了。士兵們將準備好的一筐筐的竹簡一個個順流拋下,看著這些向著襄陽城外圍漂去。第二天,襄陽城頭上很多士兵手上都拿到了竹簡,上麵寫著的是劉琦親筆寫的勸降信,在軍中抄寫了幾百份,扔到了河裡。竹簡上,無非說著荊州的士卒們,你們都是我父的麾下,跟隨著蔡瑁作亂,今日蔡瑁、蔡和均已自裁,隻剩下你們沒必要陪著蔡瑁陪葬。但凡是前來投降的,上至守將蔡中,下至任何一兵一卒,皆不必承擔任何責任。該說不說,劉琦的這招心理戰術起到了奇效。就在深夜,襄陽的城牆上出現了無數道黑影,從城牆上緩緩係下,逃離襄陽城,來到了劉琦軍營中投降。劉琦均命人好生招待,給予其乾糧、帳篷,供其吃住。這些人無不感恩戴德,仰天跪謝!眼見大廈將傾,城內的蔡中感到了一種無力的感覺,隻覺得回天乏術。其實,自從蔡瑁、蔡和二人的死訊傳來之後,蔡中就已經絕望了,但是不知道是對於死亡的天然畏懼還是什麼,使得自己一直沒能狠下心來。“我真是糊塗啊!苟且活了這麼久!”蔡中站在城牆上,回首看向周圍的士兵:“我一死足矣,你們儘可投降!”說罷,蔡中拔劍出鞘,一劍封喉,屍體如流線一般摔下了城池。一切都再次歸於塵埃。“獻城投降!我等要投降!”隨著城門沉重地緩緩打開,城內的守軍幾乎魚湧而出,大大小小的官員、將領也分列在一旁,跪在地上,迎接著劉琦的到來:“恭迎荊州牧!”“入城!”看著眼前闊彆已久的城郭,劉琦感到一陣的陌生,因為畢竟他也隻在這裡待過兩三天而已。但是,劉琦卻知道這裡對自己的意義!“父親,我回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