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立刻認出了此人,不正是昔日的尚書令,漢室的肱股之臣楊彪嗎?
但是,隨即伏完臉色又暗淡了下來,問道:“楊大人不是上表稱自己重病纏身,辭去了所有官位嗎?怎麼今來看我?”
楊彪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看看左右無人,便輕聲道:“從前陛下顛沛流離,飽受亂賊欺辱,董賊、李郭相繼而起,我本以為曹孟德是亂世良臣,能扶大廈之將傾。可是卻沒想到……他如今竟成了最大的欺君之賊啊!”
“嗬嗬……”
伏完發出了一聲無可奈何的苦笑:“事到如今,還這些又有何用?”
楊彪道:“我本以為漢室無望,所以有了歸隱之意,但是卻未曾想今日又有你我展翼之日了!”
“什麼?”
伏完聽了這番話,眼神微微一變,急忙看向了楊彪,隻見對方眼神錚亮,正死死地看著自己。
“你?不是我……”
楊彪搖頭苦笑道:“文先啊,你不見那袁紹揮軍數十萬,被曹操打的吐血身亡,冀州之地儘數姓曹,憑你這副年邁之軀,也敢與曹操為敵嗎?”
楊彪聞言,勃然變色道:“我楊家世代受大漢國恩,今日就是拚了這條老命,也要再將大漢扶上一扶!而再也不可畏首畏尾,當奴顏婢膝之徒!”
著,他從黑色袍子裡麵掏出一塊帛書,攤開來放在霖上。
“這是!?”
伏完見了,臉色大變。
楊彪道:“如今大漢如累卵之危,若我等再不行動,恐怕會飲恨千古啊!”
接著道:“不瞞大人,楊家有我的一位外家親族,現在正在馬騰身邊,我已經和他取得聯係,更聯合了朝中的臣子親信,隻需掐準時機,和馬騰裡應外合,便可匡扶漢室!”
“你……”
伏完有些猶豫,歎息道:“前車之鑒啊!董妃之禍猶在眼前,被許褚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當場勒死!今日老夫和女兒恐怕也終究免不得一死……若是這東西泄露,如之奈何?”
“昔日國舅董承謀事不密,故有一敗。”
楊彪冷聲道:“今日此份名單之上,皆是我朝中有誌有識之人……”
帛書上,就是那些饒名字。
從前將軍馬騰,到征西將軍韓遂、尚書令楊彪……
其中,一個饒名字各位顯眼。
“越騎校尉,朱……元……璋?”
伏完不禁疑惑:“好耳熟的名字,此是何人?”
“元璋乃是朱儁朱將軍的族弟,自朱將軍在李郭之亂中死後,他被蔭封為越騎校尉。”
楊彪道:“此人見識不凡,極具才識,他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朱標,如今官拜長安北部尉,一個叫朱棣,賦閒在家。依我看來,這二人都是當今不世出的英才。若能善用,皆是複興漢室的股肱之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