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人的長伍,行至一個中途小鎮。
“長弓,安排人手巡夜。”
黃昏將至,徐牧沒有繼續趕路的打算。時間來得及,又並非是急行軍。
“主公放心。”
這一回隨行的千餘人蜀騎,大多是弓狗的神弓營人馬,上馬為哨探,下馬為步弓。
“拜見主公。”鎮子的郡守,是個退居二線的徐家軍老都尉,看到徐牧到來,急忙領著本鎮的吏官,在城門相迎。
“無需多禮。”
回了一句,徐牧抬起頭,看著麵前的小鎮子。這鎮兒,在當初攻入蜀州之時,徐牧也有印象。
在那會,這鎮子貧瘠無比,多的是茅草木屋,但現在,已經有了活氣,舉目之下,土磚之屋數不勝數。
隨著秋稻豐收,圍過來的鎮裡百姓,眼眸裡終於有了絲絲神采。
徐牧心底欣慰。
“知道主公要來,鎮裡的人,齊捐了十七隻羊羔,三十五匹蜀錦,藥材八擔,還有蛋雞十頭——”
“告訴他們,本王不需要這些,讓他們留著討生活。”
“我先前也說了……他們硬塞過來。”
“你便說是本王的意思,若是不收回去,可要罰銀子的。”
老都尉點頭,讓屬下將東西用騾車馱著,一一發還回去。
“對了主公,前兩日有幾個俠兒,想要入成都。但我收到了官報,知主公要途經鎮子,便讓他們在此地等著。”
徐牧怔了怔,轉頭看了旁邊的殷鵠一眼。殷鵠想想,搖了搖頭。
“我隻聽見,其他的俠兒,喊領頭的那位,叫上官堂主。”
“他來尋我作甚,還以為回去籌糧草了。對了,他人呢?”
“主公,先前去了城外,我已經讓人去通告了。”
約在一個時辰之後,猴急的上官述,騎著馬趕了回來。在後,還跟著幾個負劍的俠兒。
“江山霧籠,白衣負劍莫等閒。方正堂堂主上官述,拜見總舵主!”
“拜見總舵主!”
徐牧聽著臉色古怪,尋思著以後有空,要學兩手秀一點的劍法了。
“起。”
起身的幾個俠兒,紛紛在郡守府裡,尋了椅子坐下。
“上官堂主,去而複返,莫非是有事情?”
“正是。”上官述也不矯情,“去了半路……我收到了一個情報。”
尋常的事情,上官述傳個口信即可。但現在的模樣,估摸著是不小的事情。
“今年入夏,在陵州附近一帶,不知哪兒出來的傳言,說河灘裡發現了金碎。去的很多人,都撈著了不少。等消息傳來,到處都是來撈金碎的人。這些人赤身入江,又聽說上遊也發現了金碎,從陵州往西,一路打撈。”
“上官堂主,有多少人?”
“至少十餘萬,看模樣,都是貧苦的流民。”
“左師仁那邊,有何動作。”
“挑了青壯充作兵丁,又裝模作樣地搭了幾個粥棚,便放任不管了。這些人赤著身子,從下遊到上遊,或乘烏篷,或造艄船,一路往上,直到楚州和滄州的位置。”
徐牧皺住眉頭。若是真有金,又在陵州地帶,以左師仁的手段,早該據為己有了。
“上官堂主,後麵這些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