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好客魯東(2 / 2)

這倒是實話,龐各莊的西瓜沒有影,平穀的大桃沒擴展種植,這可是傳說的貢桃,量少的很,還沒熟呢。

水果現在南邊倒是多,聽說有些地方野生的都是滿山遍野,根本沒人要,可這也運不過來,就是有車皮,到地方也都該壞了。

這時候的火車車速還提不起來,正常也就四五十,極限不超過七十,現在的第一條電氣的據說在京—津海實驗呢,要是成功了,據說能提高很多。

…………………

“抓住他,小偷,沒長眼吧,偷爺身上來了。”

果然,沒一會小偷就被抓了,這小子真是頭鐵,居然耍單幫,這要被發現,根本沒機會跑,等著唱鐵窗淚吧。

兩人都沒當回事,倒是聊了起來,原來中年人是京城紡織廠的,物資科,叫袁軍,現在全國都缺棉布,為了解決京城的棉布供應,紡織廠也是努力生產,可惜上級撥調的棉花不夠。

這次就是帶隊去魯省看看能不能搞到一點棉花,估計希望不大,這幾年的京城冬天是越來越冷,沒什麼希望也得來試試。

棉花,自己也急需啊,自己的被子都被夏雨嫌棄了,進了一次山後,自己也老覺得有股豬騷味。

袁軍介紹,幾個棉花主要基地就這個最近,要是沒戲,還得往遠處跑,新江的棉花最多,品質最好,可也最遠,好幾千公裡。

兩人又聊了一會,袁軍倒是表示,的確有一些回收的舊棉絮,可以幫忙搞一點,正常程序就行,互相留了個聯係地址,又都睡了過去。

天慢慢亮了,已經進魯省了,鐵路兩旁的田地裡種滿了莊稼,果然棉田不少,一片片的,現在才四月,棉花苗都還不高,還都在慢慢發育。

這袁軍是不是來得太早了點,要提前這麼久就開始下手嗎?

袁軍笑了,這提前來的都是搞指標的,真要收獲了再來,肯定是毛都沒有。

朱雪峰算是漲了見識,物資緊俏比自己想象的要嚴重多了。

天旱對棉花的影響不算太大,就是日常的澆水很是辛苦,後期開花後最怕下雨,缺水影響倒是不大了。

一路走走看看,到了省城,兩人都下車了,袁軍還帶了兩人,一起吃了個早餐,一人一個煎餅卷大蔥,一碗甜沫,倒是很香。

幾人分手告彆,朱雪峰的路還很遠。

沒有細細打量泉城,更沒空去看看趵突泉,黃河的水位聽說很低,也見不到哪種壯觀景象。

最後還是聽人勸,坐汽車,這個不用怎麼等,找到長途汽車站,坐上長途汽車,直奔大海。

這邊算是平原了,路況要好了不少,但車還是跑不起來,好像四十多就是極限了。

一路上搖搖晃晃,朱雪峰已經是頭昏腦脹,遠遠比不上火車的平穩,朱雪峰開始懷念昨天晚上的木板條凳了。

到達海邊城市微海時,已經有點黑了,也看不清城市的模樣。這城市可是大大有名,近代史上幾次大的海戰都與它有關。

找了個招待所,拿出介紹信,住下,這年代沒介紹信可是寸步難行,根本沒法住宿。

住一晚也不貴,這地方條件一般,可票價是按統一印刷的票據來定的,就三毛五一晚,彆嫌棄條件,定價是統一的,招待所說了也不算。

“小同誌,您這沒熱水了,哪能打點水啊。”

朱雪峰想清洗一下再休息,可房間的暖瓶是空的,隻好來前台求助。

前台換了個小姑娘,應該是來上夜班的,衣著雖然樸素,但相貌和氣色都還不錯,就是有點黑,估計沒少往海邊跑。

“這個,真是對不起了,廚房也滅了火,沒熱水了,您湊合一晚,把水壺留下,明天早上我打好了,給您送過去。”

熱水是沒了,但服務員的態度是真不錯,這個時代的好客魯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