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孽債》(2 / 2)

能寫中長篇的作者基本上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筆風格,張雲樺要是敢套用一眼就能被人家的忠實讀者給看出來。

若是被人定義為某某二代倒還好說,可要是被打上了抄襲的名頭,這碗飯算是吃到頭了。

雖然沒法‘借用’彆人的文章,但是這也難不住張雲樺。

抄不了文章,咱還抄不了影視作品麼,以七八十年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可不老少。

比如《走西口》、《平凡歲月》、《西北錘王》、《權貴的浪漫、貧民的血色》、《人世間》、《老大的幸福》等等,隻是這些作品僅僅隻寫到八十年代初期,沒有九十年代或是更久遠的時間線用來和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做對比文章就沒法升華到另一個高度,讓人讀了後隻會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感。

好在張雲樺看的年代劇也不少,思索再三便選定了兩部催人淚下的影視作品——《孽債》和《櫻桃紅》。

《孽債》,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群返城知青的子女從遙遠的西雙版納到上海尋親的故事。

返鄉知青離開雲省邊疆時,拋下了他們的青春情懷和愛情結晶——孩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孩子們懂事了。

有的隱隱約約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秘密,於是他們中一些膽大的便呼群結伴,瞞著養父母偷偷踏上了開往滬海的列車,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然而,滬海的親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兒女。

千裡尋父的孩子們哪裡知道,他們的到來就像一枚枚炸彈,給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衝擊波瀾……

為了貼近現實,張雲樺將時間線改到了1980年,同時也將文中孩子們的年齡更改為十二三歲。

為了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張雲樺並沒有照著原劇的故事線走,而是用女孩被親生父親趕出門,流落街頭不知前路在何方為開篇。

張雲樺剛把黃金三章整理出來,陳小旭看得梨花帶雨,以至於晚上回到家時,陳導演還以為被張雲樺欺負了,嚷嚷著要去給女兒出出氣。

當他看完手裡的稿件後,手裡不知何時多了一條已經被眼淚打濕的手帕,一旁的王老師還在一抽一抽的擦拭著眼淚。

要不是顧及文章還沒發表,陳導演都迫不及待的想把其搬上話劇的舞台。

可即便如此,陳導演也沒放過張雲樺,每天下班都不是先回家而是先到榮家去拿今天的文稿。

有時候看到高潮後麵還沒寫出來,陳導演還會催稿。

麵對未來嶽父的線下催稿,張雲樺隻得悲催的加更。

就這還沒完,等到劉錦蘭被王老師種草後,也加入了催更大軍。

左邊是未來的丈母娘給端來的瓜桃李棗、右邊是大娘的噓寒問暖,麵對兩個‘娘’的催稿,張雲樺哪裡敢拖拉。

當然,這麼大的工作量可不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一部分是他口述,陳小旭執筆,否則單靠他自己,手腕累斷也做不到。

為了能讓《孽債》能有個好的歸宿(賺更多的稿費),張雲樺還專門翻看了國內幾大文學雜誌以往的文章,洞察主編的喜好。

翻了一圈,‘滬海文學’脫穎而出。

之所以選擇‘滬海文學’首先它最愛刊登知情生活的文章。

其次,《孽債》講述的內容就是滬海知情的事情,能夠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

投遞出去了這麼久,一點消息都沒有,張雲樺有些發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